學校要聞 2021-03-20

海洋與科學人文講座 王慧瑜籲「減緩暖化永續海生」

【記者林靖諺淡水校園報導】海洋與水下科技研究中心「海洋與科學人文講座」3月17日上午10時,邀請臺灣大學海洋研究所副教授王慧瑜,在商管大樓B712進行演講,主題為「海洋變遷中的生物海洋:地球暖化對於海洋魚類族群數量變化的影響」,中心主任劉金源表示,之前調查大家對於SDGs17項目標的熟悉度時,發現最不熟悉的就是第14項,特別邀請王慧瑜到校釋疑,逾170位學生出席聆聽。

王慧瑜以「溫度對魚類的影響」、「氣候變遷」及「未來魚會減少嗎」三個部分進行說明。首先從櫻鱒、臺灣鉤吻鮭還有白帶魚的研究,解釋環境的不同會影響到生態成長。她提到生物適應溫度的變化有三策略:表型變化、遺傳變化和跨世代變化,舉例大菱鮃在溫度的影響下,成長速度、活動量和攝食量都會不同,這就是表型變化;而笠螺的熱緊迫基因變異,讓後代具有產生耐熱蛋白質的能力,以此表現出遺傳變化。接著王慧瑜展示青鏘魚成長率圖表,說明當親代受熱,其子代會較耐熱。大西洋鱈魚研究發現,溫度和自然死亡率有正相關,與體型則呈現負相關,當溫度升高時,成長率和死亡率都會提高,進而成熟年齡和體型會較小。此外,溫度改變會影響攝食能量,體型產生改變,並提及在不同棲地,魚群數量的分佈也會有差異。所以在暖化的環境下,不同體型的魚種,會發生分歧影響,像是體型小成長率快的魚種,會較易且明顯減少。

其次王慧瑜提及,研究顯示全球海洋暖化「會讓海洋生物數量變少」,預計西元2048年「海鮮」將會消失!而西元2050年多數海洋將面臨暖化危機,在缺氧區增加的情況下,魚群會移動到溫度較低的區域,像是熱帶太平洋多種鮪魚分佈改變,以及澳洲東部魚群往南極方向遷移。除了氣候變遷,漁業若捕撈大型魚類,也會造成海洋食物鏈的變化,她表示,氣候變遷、海洋食物鏈以及捕撈息息相關,若能管理捕撈,魚類生態將能永續發展。

運管三鄭心瑀分享:「令我驚訝的是,通常大家都認為體型較大的魚類,會消失的較快,但聽完今日演講後,原來許多研究論述顯示,體型小的更不易生存,改變了我的想法。」

(本新聞連結SDG4優質教育、SDG14水下生命)

NO.1120 B | 更新時間:2021-03-20 | 點閱:958 | 下載:

  • 版權所有:淡江時報社
  • 電話:02-26250584
  • 傳真:02-26214169
  • 建議使用 Chrome 瀏覽器
  • 個資相關問題請洽受理窗口,分機2040
  • 管理者:潘劭愷 / 建置單位:淡江大學資訊處
  • 更新日期:2024-03-29 18:23:50
  • 線上人數:3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