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要聞 2022-11-05

用自然書寫奠基文字能力 王秋今分享教學創新經驗

【記者鍾子靖淡水校園報導】教師教學發展中心10月28日中午於I501舉辦「大學中文課教學創新成果分享」講座,邀請國立清華大學中文系講師王秋今,分享近年在課堂中應用到的創新教學經驗,近20位教師參與。

王秋今首先分享自己對於論文著作的熱愛,近期也曾共同發表於《西廂記》的文章,而清華大學的教學主要以論文為主,所以她決定以論文寫作為課堂主軸。為了讓對學生對中文的印象不再流於傳統的文本分析,王秋今在課堂中以自己熟悉的自然書寫為基礎,透過單元方式教授大綱、前言、分析方法等部分,並在期末要求學生交出2,500至3,000字的論文,「雖然跟專業論文的長度、深度仍有差距,但我希望能藉此為學生打穩論文寫作的基礎。」

王秋今指出,由於身處網路世代,學生通常對文章的著作權警覺性較低,往往容易在撰寫時不小心侵權,她花費不少時間說明如何正確的引用與改寫,避免學生在正式論文中犯同樣錯誤;另外,為確保學生論文的原創性,她禁止學生使用任何網路資料寫論文,藉以讓他們習慣引用期刊、論文等認受性較高的來源。

「教學相長的意義在於,老師也可以從學生身上學到意想不到的東西。」王秋今為了可以跟學生深入討論論文內容,會要求學生從指定書單中選定書本作文本分析,再從中找出感興趣的議題延伸討論,此舉可讓她跟學生就議題能有更深入的討論,避免論文流於表面;她特別提到,雖然書本內容是千篇一律,但學生的觀點卻常常給她不同的驚喜,曾經有理工科系學生用科學的角度分析原住民的文化,讓她增加了不少額外知識。

交流時間,王秋今對於如何增加學生學習意願分享自己的做法,建議教師可以在期末舉辦作品競賽,增加學生們的同儕競爭心,也讓他們的作品有被公開欣賞或交流的空間。中文系副教授殷善培和羅雅純表示,今天講者分享很多的教材和教學的經驗,雖然本校不是以學術論文作為教學媒材,但會考慮以較貼近生活的題材作為寫作教學的形式,也會思考更多的教學方式。

關鍵字 #教發中心 #教學創新 #中文課 #王秋今 #自然書寫

本報導連結 #SDG4優質教育

NO.1152 | 更新時間:2022-11-05 | 點閱:816 | 下載:

  • 版權所有:淡江時報社
  • 電話:02-26250584
  • 傳真:02-26214169
  • 建議使用 Chrome 瀏覽器
  • 個資相關問題請洽受理窗口,分機2040
  • 管理者:潘劭愷 / 建置單位:淡江大學資訊處
  • 更新日期:2024-03-29 08:19:20
  • 線上人數:3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