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報導 2004-12-13

未來中立、未來原生、未來移民

編者按:創辦人張建邦博士於教學與行政革新研討會中,楬櫫第四波的三化目標必須從「移民者」轉化為「原生者」的思考模式與行為。「移民者」與「原生者」之間最大的差距,在國際化上是文化衝擊,在資訊化上是數位鴻溝,在未來化上是未來衝擊。而要如何克服這些差距將是本校在教學、研究及服務方向最大的挑戰與機會。本報特刊載由未來學所所長陳國華所譯的"Future Avoiders, Migrants and Natives"一文,期使本校教職員生可以更深入瞭解此一概念。

在眾多有關於世代之間觀點與行為模式差異的各種分類之中,最有用的莫過於數位原生(digital native)相對於數位移民1(digital im-migrant)世代的用法。數位移民世代指的是出生於電腦已經發明的時代,但是卻尚未有數位環境的存在。這些人從出生開始,逐漸接觸到的工具是打字機,逐漸的進展到文字處理系統,以及到最近才接觸到網路。相對而言,數位原生代則從出生開始,就已經處在一個完全的數位環境之中──無線通訊、網際網路、網貼社群(blogger,部落格)、線上遊戲、人工智慧等等。因此,電腦對他們而言不僅止於是一項工具,更應該是生活的一部份,而且更是生命當中最美好的一部份。

正當數位移民們正在思考著,電腦在處理速度上無止盡的快速發展情境時,數位原生代並不太理會這一種層面的發展,反而他們看到的是,電腦的逐漸憑空消失,而成為生活中一個屬於核心卻隱形存在的部分,換句話說,電腦的消失反而更使它們變得無所不在。

數位移民與數位原生世代的類比,對於了解「未來的未來」是一個很重要的關鍵2,而且我們也能夠很容易的對這樣一個未來世代的類比產生較深度的瞭解,即未來原生與未來移民。但要介紹兩者之間的差異之前,必須先瞭解同時超越兩種時態與世代文化的「未來中立者(future avoider)」。

未來中立者

未來中立者可說隨處可見。首先,他們大抵上都屬機會主義者,都強烈的只對眼前的事物具有高度的衝勁,因為他們大多都認為明日的處境,或多或少與當下不會有太大的不同或改變。他們也不太相信發展典範的轉移必然會發生,因為長久以來,變遷不就一直是以直線累積模式在進展之中。當然他們也思考未來,但未來這個名詞對他們而言,僅是等同於快速的發現趨勢走向,然後據以從中獲益而已。他們會耐心的等待,先觀察其他人實驗新科技的效應,等到確信這些科技具有策略上的重要性時,他們才會跟進採用。對於他們而言,所謂的遠大未來圖像是不需要的,也不在意長程策略、願景與其背景的重要性,未來只是表象,資本與權力才是真實的。

未來移民

未來移民世代跟未來中立者不同之處,在於他們也不太喜歡去關注長遠的未來,但是他們卻無法從中抽離。因為在他們的世界觀當中,未來的這個概念已經深刻烙印在思想裡面,進而使其無法從中逃離出來。他們密切在觀察各種趨勢變遷對於長久未來的影響,例如:共產主義的崩潰、全球化無遠弗屆的影響力、網際網路的誕生、各種新型態的恐怖主義的再現、人類基因圖譜的逐漸被發現、太空的新探索、對於人類心靈與智慧的突破研究,以及其他各種不斷出現的新議題與情境分析方法等等。未來持續不斷的纏繞在他們的生活之中,即使他們想要從中逃離,但卻也似乎做不到,因為他們深切的了解並認為,所有的組織如果不做未來的長遠規劃,或者沒有發展出願景,也不接受源於創新的想法,甚至不了解組織內部深層迷思的話,終將禁不起考驗而結束或失敗。他們也清楚地認為組織的選擇是非常明確的──維持不變、消失、適應或是蛻變轉型。未來移民世代必須勇敢的跨入新世界。

未來原生代

未來原生代事實上是相當截然不同的。他們出生在一個變遷無所不在的社會中,這些變遷是科技的、文化的、心靈的,而且是全球普遍性的。危機不再只是屬於在地性的,而且通常都具有影響整個地球,甚至是人類演化或者是退化的潛在能力。問題不再能夠用傳統的方法來面對與解決,因此他們意識到了核心觀念的改變是必要的。

未來原生世代具有下列幾種重要的特質:

1. 他們是新科技的先端接受者。

2. 他們不斷質疑的不僅是他們本身的價值觀以及他們在真實世界當中的經驗,而且更在於不同的世界觀中,他們所處的相對位置。

3. 他們對許多議題都採取比較多元的態度與立場,並避免使用單一變項來做解釋與找尋答案,例如他們並不認為唯有科技才可以解決現今的問題,或者是唯有價值觀的變遷才可以解決當前的困境,而是盡量將比較多層面與具有複雜意義的觀點都加到考量當中做互動式的思考。

4. 他們的思考是整合式的,不僅觀察外在的世界,將其連結到內在的世界之中,而且不只在意自己同時也關心社會。

5. 他們的想法也是具有多重層次區隔的,了解議題會先從可見的未來開始著手,但是也會看到表象底下,影響到未來體系以及賦予議題的不同世界觀,並且從最深層的迷思中來定義或找尋其他的可能性。

6. 他們對於社會變遷具有較另類的看法,了解變遷是再自然不過的事情,而且個人的實踐也是同時具有影響力的。再者,他們大多對未來持樂觀的態度,以及好的未來是能夠被創造的。

7. 他們看待未來的態度也不在於找尋標竿式的重大議題而已,而是把它當作一種學習的過程,並學習如何去學習。

8. 他們對於未來有相當明確的願景,但是在這願景下的未來卻也是不斷持續變遷的,因此探索其他另類未來的可能性也是必須的,對於未來的思維,也可以被轉化成每日例行的功課,或者是長遠的策略。

9. 他們不僅研究未來並將觀點與他人分享,更重要是了解未來的可開創性。

策略與意涵

首要的策略性意涵是指未來中立者將會維持不變3,因此嘗試要去改變這一種類型的人可能只是浪費時間而已。他們代表傳統信仰的延續,也順應在未來發展中的角色,除非轉變來得太快,太突然,否則他們只期待在未來中隨波逐流,扮演好自己角色而已。未來中立者應該是盡量被分隔開來的,以避免他們將過多的恐懼傳散給其他的世代團體。其次,對於未來移民的策略建議是,他們必須要被賦予一個能夠感覺到安全的情境,如果他們感受到的未來變遷將是無止境的深遠困境的話,他們有可能會轉向到類似機會主義者的惶恐之中。然而,如果能夠讓他們了解創造未來在經濟、文化、政治與科技上的長遠意義,他們將能夠被成功的帶入未來世界的新情境之中。但是在沒有明顯的利益誘因之下,他們將無法被驅動去積極的認識未來,未來仍將會是一個陌生的境界,他們將會覺得自己只是一些未來情境的陌生人而已。

對於未來原生代而言,最重要的關鍵是在於促使他們也能夠了解、認識過去經驗中的一些效益,以便於他們能夠將其他持不同未來觀者也同時帶動起來。否則當他們彼此間的未來觀落差持續擴大,以至於產生與未來世代的認知差距鴻溝時,那麼將會發生嚴重的未來情境轉譯問題。對於許多人而言,未來即將變成一個類似對外國人而言一般的陌生境地,而終致難以被認識與了解,因此有時未來原生世代必須要知道何時將腳步放慢,以便讓其他世代能夠跟進。然而在他們的心靈與遠見視野當中,與未來移民世代的差距可能有千年之遠,因此世代之間的觀念差距鴻溝可能就會造成文化上的衝擊,以至於造成更多開創未來時的不得不被納入考慮的抗拒、恐懼與阻力。

在大學教育的情境之中,我們也同樣可以預期見到比較多的未來移民與未來中立者。因為教育工作環境,通常是比較吸引找尋安全保障、明確規則與管理制度以及慣用垂直思考方式的人。因此對於知識體系架構的變遷與教學方法的改變上,會顯示出比較非主動的適應力,因為他們找尋的世界觀是比較具有持續性以及穩定性的,然而當前的大學與高等教育情境卻正在面臨著急遽變遷的持續挑戰與競爭之中。對於未來原生世代而言,知道改變、擁抱變遷、追尋新穎、真正快樂的敞開心胸面對轉變的挑戰,並大膽的想像未來世界的其他可能變化。然而,不同未來思維之間是難以被相互了解的,因為改變與創造後的未來,有可能是更好,或者是嚴酷挑戰,但必須無懼去面對的。

因此,屬於未來原生世代者,必須要能夠提供給其他不同世代者安全與穩定的感覺,以便於能夠同時減低對於未來的恐懼與抗拒,使得創新未來的想法,可以影響到更多的追隨者,特別是未來移民世代,因為他們相當程度是可以接受系統與典範改變的,因此對這一個世代而言,未來原生代應該極力的提供更多的嘗試性成功個案與新的想法,帶給他們希望以激發他們能夠付出更多的心思在更長遠的未來之上。

若是未來原生代無法成功的將想法與未來移民世代連結的話,他們或許將會發現他們所帶動的不是更長遠、更深層的變遷,而將是引發一股回到過去的真實恐懼之中。在過去經驗的恐懼之中,不僅缺乏對於可期待未來的開創性,而且同時也抗拒了其他因為科技與文化變遷所帶來的更多元的可能性。更有甚者,適應或轉變的態度或是行動將會被消極的維持不變或隨波逐流的意識型態所取代。

因此,最終我們可能最需要的是更有助於未來原生代的第四種型態世代,也就是跨文化的未來世代4,有學者也稱之為三明治文化或第三種文化的世代5。他們同時必須要能夠同時了解未來原生與移民世代,而且扮演起拉近觀念差距的橋樑角色──在未來與現在之間,甚至是未來與過去之間。他們可以同時生活在傳統的科層體制之中,幫助他們運用比較緩慢的改變策略,然而他們同時也可以幫助未來原生世代,提供成長、豐富人生的多元未來思維,並且能夠成功的將未來原生代的願景熱度導引至明確的改革之上。而且更重要的是,他們能夠成功的轉譯原生與移民世代之間的思想以及使用的語言,並避免受到未來中立者的挑釁。唯有透過跨文化未來世代以及未來原生世代,才能夠很適切的在過去與未來之間創造出一個具有倫理與動態的創新能量。

結語

因此,未來原生世代必須要能夠去區隔出組織中的未來中立者以及跨文化世代,以便能夠成功的隔開前者,而且與跨文化未來世代結盟,進而運用策略成功的激發未來移民世代,以求取其他另類未來的可能創新,進而轉變自我與外在的社會情境。

註釋

1.參考網頁:http://www.marcprensky.com

2.有人可能認為數位原生�移民的概念無法類比至未來的概念上,因為我們其實都是未來移民。然而,未來卻也同時深植我們每個人心理與行為之中。

3.參見Jenny Brice, The Virus Analogy. Journal of Futures Studies, November 2004.

4.Yogesh Atal and Elenora Masini, The Futures of Asian Cultures. Bangkok, UNESCO, 1993.

www.tckworld.com

NO.593 | 更新時間:2010-09-27 | 點閱:1234 | 下載:

  • 版權所有:淡江時報社
  • 電話:02-26250584
  • 傳真:02-26214169
  • 建議使用 Chrome 瀏覽器
  • 個資相關問題請洽受理窗口,分機2040
  • 管理者:潘劭愷 / 建置單位:淡江大學資訊處
  • 更新日期:2024-03-29 08:19:20
  • 線上人數:3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