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專載 2005-12-19

輔導工作績優肯定後之再省思

繼本校於3年前獲得全國輔導工作績優學校後,今年再度由全國84所大學中脫穎而出,與彰化師範大學共同榮獲「94年度全國輔導工作績優學校」。本校因落實輔導工作而獲獎,諮商輔導工作走在前端,掌握輔導最新趨勢,例如輔導行政資訊化、建立諮商品質管理與督導制度,籌畫「鬱忘城市」、「分手失落」等創新議題活動,並舉辦諮商輔導相關研討會,主題豐富且多元,參與過的學生滿意度甚高。此外,現聘有1位專任諮商輔導老師、25位兼任輔導老師,皆具有國家心理諮商師證照,並且邀請北投國軍醫院精神科主任周銘坤醫師前來駐診,專業能力備受肯定。

面對多元文化與變遷社會,學校輔導工作者常面臨很大的挑戰與心理壓力,甚至挫折與無力感日增,校園輔導工作不應再被視為僅處理有深度困擾的個案,必須重新調整其角色與功能,思考如何不再侷限於診斷、治療情緒異常者,進而從學校--社區--社會文化的角度予以統整,將改變視為連續的歷程,以增進學生在生活轉換中的能力、強度、資源、因應方式。因此,校園輔導工作不只侷限於某些機構,必須動員全體教職員,以互相合作與諮詢的團隊統整模式,提供學生心理衛生的服務,敏銳察覺個體不同發展階段、文化背景、性別和家庭生活方式的個別差異,提供補救及預防策略、教育及復健功能兼顧的諮商服務。

依教育部最近提出的「學生輔導新體制」的構想,凡是與學生生活、學習與發展有關的任何人,包括教師、學校行政人員、輔導人員、父母、社區相關機構,都應納入整個的學校輔導網絡中,以便相互支援提供最佳的服務;其次,從健康心理學的觀點而言,無論是強調增進個人的免疫力,或是強調建構個人有效的因應能力及復原力(resilience)(Parr, Montgomery & DeBell),均成為學校輔導工作的重點。依此而言,學校輔導工作應將學生的問題與困擾性質分成4個層級來處理:

一、初級預防

初級預防的輔導策略是針對全體學生而設計的,在初級預防的實施裡,學校的每一位教師行政人員與輔導人員都有責任與義務,以班級、團體或其他任何形式,將如何成為一個健康的個人的相關心理衛生知識,主動的提供學生。初級預防的優點是在學生「需要」出現的時刻,早已具備某種態度與信念,以期有效的因應危機發生。

二、次級預防

次級預防與初級預防的差異在於不以全體學生為對象,而以目前正經驗著某些困擾的學生為主,例如學習困擾、人際困擾等。至於從心理測驗中篩選出來的高危險群,或是由於個人已經具備適應不良的潛伏指標(如低學業成就)的學生,都是次級預防輔導介入的對象。依此而言,專業輔導人員與學生關係密切的教師(例如導師),便成為提供輔導的主要來源。

三、補救的(remedial)介入

所謂補救的介入策略是從治療的角度提供協助,處理學校中某些具有長期困擾的個案(憂鬱症、恐慌症等),或是某些目前正遭致生活突發性變動而給個人帶來危機的個案(如自殺、父母離婚等)。補救的策略介入著重於個案症候的早期鑑定,治療的目標一則減緩目前的症狀,二則從長期角度來看,協助個案重新面對未來的壓力挑戰,能主動使用諮商專業資源和支持系統,學校行政則處於輔助的角色。

四、成立整合性的輔導諮詢小組

由系統觀念的出發,學校應成立由「學校--家庭--社區」共同組成的輔導諮詢小組,負責提供下列之服務:

1、鑑定�找出(identify)學校、家庭與社區的共同需求

2、列述輔導工作的共同目標

3、在學校、家庭與社區間規劃一個理想的協調與合作計畫

4、針對學生、教職員、輔導人員、社區機構擬定一個適當的

輔導與教育計畫

5、建立適當的轉介網絡

「學校輔導究竟從變遷的社會裡學到什麼?」如果學校輔導能把社會因經濟活動和科技衝擊而產生的「地球村」的概念納入學校輔導工作規劃;如果學校輔導能將個人在面對日益失控的環境時,預先擁有因應和控制的能力;如果學校輔導能發揮專業的人際關係,則學生輔導工作未來的發展樂觀性將是可預期的。

NO.629 | 更新時間:2010-09-27 | 點閱:1111 | 下載:

  • 版權所有:淡江時報社
  • 電話:02-26250584
  • 傳真:02-26214169
  • 建議使用 Chrome 瀏覽器
  • 個資相關問題請洽受理窗口,分機2040
  • 管理者:潘劭愷 / 建置單位:淡江大學資訊處
  • 更新日期:2024-04-20 11:55:18
  • 線上人數:2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