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專載 2008-05-19

從社團活動中培養就業競爭力

社團活動是一項訓練,更是一項教育。社團幹部為了成功舉辦活動,向相關單位提出企畫書,能學習到如何規劃與組織;為了蒐集相關資料,可從相互討論中,培養探究與發掘問題的能力;為了瞭解並滿足相關單位的需求,而學到尊重、關懷弱勢團體;為了將籌備過程分享給更多人知道,學習利用各種資訊科技工具記錄活動點滴。更難得的是,社團的成員來自不同系級,要試著學習團隊合作,並表達自己的意見,與人溝通,這些社團活動過程所學習到的能力,都與就業力核心技能的精神不謀而合。

但是,根據統計,本校學生「參加」社團近2萬人,但真正投入「參與」的人數其實是日益減少,從基服、慈幼、炬光、樸毅、親誠等服務性社團接連停社、到金韶獎的停辦,透露出社團經營的警訊。然而,看到期中考後海報街的熱鬧景象,書卷廣場上不時的悠揚樂聲,又顯示出不少社團人對辦活動仍樂此不疲。因此,對於面對外界眾多誘惑下,還能積極投入參與社團的學生實應給予鼓勵,並善加輔導。

目前社團經營面臨的困擾是場地不適及招生不易。由於參與人數少,人力不足只能守成舉辦既有的活動,至於創新的活動只好「留給下屆」;因為場地不適且使用時間受限,只能當抱歉一族,辦活動時頻頻接受鄰近居民與上課師生的抗議。雖然每個社團都有指導老師,但是發揮的功能有限,而課外活動組的人力不足,處理所有社團事務時,也只能先講求廣度而無法顧及深度。

建議課外活動輔導組可將工作重心放在社團學生的學習與發展,紮實精鍊、力求卓越,除了重視社團活動的結果與成效外,更應重視其運作的過程。如針對不同職級幹部舉辦領導知能研習營、儲備幹部研習營、康樂輔導人員研習營、檔案製作研習營、社團總務研習營等專業訓練;輔導社團幹部取得活動企劃師證照;鼓勵社團幹部在活動中融入表達溝通、團隊合作、問題解決等核心就業力之養成,並協助社團瞭解運作過程及規劃發展方向,以改善社團日益萎靡的體質,讓「參加」社團的同學不虛此行,吸引更多人「參與」社團,真正發揮社團的功能與價值。

近來教育部積極推動的「服務學習」,或許是輔導社團活動轉型的契機,讓社團活動經過有系統的設計、規劃、執行,可以實際貢獻學生能力,並且透過反思與回饋,提升學生對社會與人文關懷,喚起公民意識與行動,為追求社會正義而努力,並透過「做中學(learning by do-ing)」,讓學生有親身的經驗,創造學生、學校與社會(區)三贏局面,使學生真實擁有就業力,讓淡江人仍是企業最愛。

NO.716 | 更新時間:2010-09-27 | 點閱:1738 | 下載:

  • 版權所有:淡江時報社
  • 電話:02-26250584
  • 傳真:02-26214169
  • 建議使用 Chrome 瀏覽器
  • 個資相關問題請洽受理窗口,分機2040
  • 管理者:潘劭愷 / 建置單位:淡江大學資訊處
  • 更新日期:2024-04-24 18:13:08
  • 線上人數:2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