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報導 2008-12-15

外卡效應在淡江--日語系:活用日語 探索多元領域無往不利

(日文系國內外優秀系友名單請點選右下角"檔案下載"處)

文�謝慶萱、張家綺

引言

日文系有42年歷史,課程豐富多元,自民國70年起,與日本麗澤大學互派留學生,民國84年起,每年陸續派遣交換生赴日進行短期留學,首創國內大三學生出國留學學分制,也積極拓展姐妹校關係,留學人數迄今持續穩定成長。根據《遠見雜誌》2008大學院校辦學特色調查,96學年度全國各大學到國外修學分之學生數,本校以385名居全國之冠。97年本校外語學院大三出國約154名,日文系67名,前往日本麗澤、京都橘及平成國際大學等校研修。其國際化與開放的學風,是本校日文系最大的特色!

系主任彭春陽

日文系課程內容多元,除基礎語言訓練,將會話課細分類別,供學生依興趣選修。入學的新生,大部分從未接觸日文,因此會優先注重聽與說的能力,若立刻讓新生接觸艱深的文法,會抹煞學生的學習興趣。語言是一項富文化內涵的工具,要能達到溝通是最重要的目的,也希望學生能以此工具接觸想深入的學習的領域。在大一和大二的課程中,以奠定日語基礎能力為主,大三和大四則以文學、語學、文化三大領域並重,以培養對於日本文化整體的認識和學養,大四的日語會話課分為商用、電影賞析、跨國遠距、映像作品製作、討論辯論異文化理解、表達與理解、商業會話、口譯等導向,依志願選習,不僅日文能更上一層樓,還能兼顧興趣。此外,未來大四暑修的日語實作將不只限於目前暑期前往日本玉川大學與日本學生一同上課的形式,考慮將暑期的企業實習列入畢業學分,未來經系上確認,在不支薪的日商公司實習滿36個小時即認可學分,旨在鼓勵同學積極於課程以外的領域活用日語。

課程多元活潑

日文系要同學去思考:透過日文可以學習到什麼?學生能以日語去學習自己有興趣的事物,可能是動畫、貿易、科技等任何領域,因此,日文系的課程內容由於教師們教學上的十分用心,使得它多元活潑!例如教授日語會話的助理教授堀越和男,會要求同學繳交影音專題報告,分組製作Flash短片或拍攝紀錄片等方式,更有日籍交換生加入各個小組,讓實用日文的時間不僅限課堂上的2小時,在討論報告、蒐集資料、進行訪談的過程中,有許多機會使用日文。同時,相關研討會的時候,教授日語會話的講師蘇南芬也會帶著班上的同學,直接在現場擔任同步口譯。至於大四畢業專題也不再只限論文形式,參與公演、辯論賽、影音專題製作、翻譯作品等皆可達到相同的學習效果!

日檢通過人數年年提升

97學年度起入學的新生,畢業門檻需具日語檢定一級,未通過者須修習替代課程。彭春陽表示,日文系以學習語言該有的步調及態度指導學生,為了鼓勵學生通過檢定,以提升未來升學及就業競爭力,大三的同學只要通過檢定,即頒發1000元獎學金以鼓勵學生。統計數字顯示,95年為95人,去年相加總數則為108人,人數持續增加中。

社團活動興盛

「日本文化研究社」於民國97年8月成立,並邀請曾到日本學習日本傳統舞蹈8年的系友鄭姵萱,回校指導同學茶道及舞蹈文化。每週均有兩次在文化教室上課,並每年舉辦音樂日本舞蹈公演及成果發表會。此外,在新生入學時,也會招攬新生加入「阿波舞」培訓行列。每年固定舉辦「搗麻糬及阿波舞」、「日語卡拉ok大賽」及「日語戲劇公演」,讓同學們在非課堂上的課外活動中,活用日語。在研究方面,期待碩士生能對社會有所貢獻,曾由系主任彭春陽、副教授陳山龍、助理教授馬耀輝等帶領10幾位研究生造訪台南文學館、糖廠等地考察,讓學生了解日據時期遺留下來的書籍資料,日後協助翻譯,期待能藉翻譯過去日人留下的古籍,研究分析日治時期的歷史脈絡。

日本姐妹校互動交流頻繁

日文系每年有交換生前往日本麗澤大學、城西大學、城西國際大學、京都橘大學、長崎外語大學、平成國際大學等校,此外也與許多日本學校往來密切,如助理教授崛越和男的日語會話,帶領20位學生與東京外語大學學生進行跨國遠距課程定期交流,針對文化議題進行2小時的討論。同時,東京外語大學也以本校日文系學生為對象,調查平時的日文單字用語、使用方法及頻率,歸納出使用率高的字,編纂成「語彙庫」,將用於檢定考試的命題等。另外,與玉川大學的互動也十分密切,每年暑假派學生至玉川大學暑期研修為期3週,以旁聽生的身分和日本學生一同上課,如此一來學習的範圍會更寬廣,不僅限語言而已,而是與他們一同生活,體驗文化。玉川大學每年亦有為期兩週的教育實習活動,派1至2位學生來台,協助日文公演。諸多與姐妹校的交流互動活動,使得日文系的學生,能更深入接觸日本文化。

系友回饋豐

日文系系友每年到畢業季,必定會回系上找尋人才,給予學弟妹肯定與學習的機會。此外,優秀系友陳育德和趙台健,每學期均各捐10萬及36萬元回饋日文系,作為清寒或身障學生補助金;另外優秀系友鄭姵萱曾赴日本學舞8年,回國後捐出價值80萬的茶具組,並返校指導學弟妹茶道文化。另外,外語大樓3樓的古文庫,是由曾於 1981 年至 1984 年間任教於本校日文系的教授古俣裕介的夫人,將教授生前收藏的日文近現代文學相關藏書,共7千餘冊捐給日文系,供系上師生借閱。

此外,日文系號召1000位系友,每人捐出1000元,合力打造耗資1百萬,位於外語大樓一樓的文化教室。內部裝潢模擬和式房間,放置八塊榻榻米,木板地還能透過控制自由升降,搖身變成討論室,可容納30多人。還有液晶電視、投影機可供遠距教學或上課使用。

系友憶當年

下克難坡前要練好一身功夫

艾克思公司總經理 陳育德

當年在學校時,與系上教授互動密切,除了課堂上的相處外,下了課也常一起聊天、打球,學生時代上課非常愉快,與老師和同學的互動就如同一家人。老師們的鼓勵讓我在未來的路途上,更加正面開朗。大學時很愛玩,許多課沒去上,唯獨日語會話課每一堂都到,老師的上課方式讓學生會投入課程,前一週先預告下週討論的時事,讓學生預先找資料,在課堂上以日文討論這些題目。日文表達能力就在不知不覺中進步,出了社會,發現自己的表達能力足以在工作上派上用場!

當時台灣只有輔仁、文化、東吳等校設有日文系,日文的媒體也顯少出現在台灣媒體。在資源比現在少的情況下,系學會常與當時另外幾個學校合辦活動,讓彼此能有所交流,因此在辦活動的過程中,也學到領導能力、溝通組織能力。此外,由於當時語文的資源少,也曾與三位同學到故宮跟隨日本觀光團,將日語導覽錄下,回家反覆的聽,訓練自我學習的能力。提醒學弟妹,自己主動找尋資源及學習,真的很重要!在下克難坡之前,不要留下任何遺憾,因為山下競爭比山上激烈,不會有任何競爭者等待你進步;因此在下山前,一定要練好一身的功夫,多充實自己,培養第二專長。

大學要多方培養專長了解社會動向

美雅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張明理

畢業30年,但教授陳伯陶、林丕雄及副教授張瓊玲,他們的教學精神讓我印象深刻。陳伯陶當時為系主任,在他任內確立未來日文系走向,並聘請外籍教師為學生授課。已故的副教授古俣裕介即是其中一位。古俣老師教授日本文學,以賞析的角度,帶領我們閱讀,讓我們深刻體會到日本文學的深度及含意;林丕雄秉持對教育的熱情,為日文系付出良多;陳秀蘭是位嚴師,每堂課的隨堂考督促學生努力研讀,也因為如此,為學生打下很深的基礎。深受諸位教師的影響,畢業後也想為日文系付出,因此每年固定會捐贈獎學金,提供系上同學。

出社會後,發現學校是最單純的地方。建議學弟妹,大學時要多方培養專長,了解社會動向。大學時代,在校培養日語能力,關於商業相關知識會透過家人並參與學校相關活動來累積,使我不但擁有語言優勢,也有商業概念,這對於未來求職十分有助益。今年校慶回到淡江,與過去的恩師及學長姐相聚,倍覺溫馨親切。

從想進入的產業著手充實自己

愛之味股份有限公司行銷企劃本部產品經理 方勇達

回憶起在淡江日文系四年的求學生涯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蕭碧盞老師的初級日語,那是生平中第一次接觸日語,剛開始真如鴨子聽雷;一個字都不懂,課程為6學分,雖然一開始跟不上,但老師嚴格督促,便漸入佳境,現在想想沒有當時的辛勞,日文可能無法成為我的一項利器。台灣和日本在商業貿易上交流頻繁,懂日文可加速吸收日本方面的新知,相較於只懂英文的人擁有更多的優勢。系上所提供的會話課,大部分皆由日籍教師擔任,非常輕鬆有趣,教師們各個經驗豐富,讓我們在無壓力的狀態下,達到最佳的學習成效。建議學弟妹在校期間可以多參與課外活動,拓展人脈,了解活動流程的規劃,日後對於管理組織方面都有助益。對於即將進入職場的學弟妹,建議可從想進入的產業開始著手,多旁聽商管學院相關系列課程,充實自己,讓自己擁有專業知識外,利用日文創造更大優勢。

融入日本文化藝術增加學習效用

京華日本文化藝術交流協會理事長 鄭姵萱

淡江日文系的師資非常優良,印象最深刻的是大一曾教過我日文會話的副教授孫寅華,她是一位很有氣質的老師,很喜歡上她的課進而愛上日文,也因此為日文打下不錯的基礎;另有系主任彭春陽,當時教授日本生活文化的課程,開啟我對日本文化的認識。系上每位教師都非常具有日本優雅的氣質,因此上課時很容易感染日本文化濃厚的氣息,這也讓我從中學習待人的道理。

畢業後至澳洲留學,因喜愛日本文化藝術,因緣際會下參加雪梨日本文化中心所舉辦的日本舞踊課程,也遠赴日本進修,習得相關和服著裝、穿戴假髮、對白等知識。後因深感系上較缺少文化相關的課程,例如:茶道、日本舞等,因而決定回母校設立日本文化研究社,藉由文化啟發學弟妹對日文的學習興趣外,也能讓學生們對日本文化有更深一層的了解。透過生活層面的感受,如茶道中的敬語,可增加對日文學習的實用感,也希冀利用這樣的課外社團,輔助學弟妹們學習日文。

設備資源豐富讓你收穫多

企業家管理顧問有限公司負責人張振盛

結婚生子後,曾帶著孩子「回娘家」,讓孩子在福園奔跑,在一旁回憶大學時的點點滴滴;今年校慶又再度回到淡江,看到母校改變許多,雖然有些陌生,但卻覺得與有榮焉,感受到它的蛻變及進步,成為一所優秀的大學。不過也偷偷覺得可惜,為什麼不是生在現在設備資源更加豐富的淡江!

校慶當天,到宮燈教室附近看看。記得當年在校時,老師及同學感情都相當好,也因上課教室大部分在宮燈,許多滿滿的大學回憶都在那裡。有趣的是,當初我不是一個認真的學生,上課常常遲到,老師會要求我以日文道歉,因此我最擅長的日文句子就是:「對不起,我遲到了!」畢業已久,許多知識都「還」給教授,但這句子卻忘不了。年紀越大,懷念大學時代的生活及對於學校的認同感,卻未因時間的推移而減少。今年有幸被選為系友會會長,希望在明年邁入第30年的同學會,希望能和系友齊聚一堂,並與系上教師話當年。

日語能力延伸無限能力

上海達芙妮國際控股有限公司行銷管理部大中華地區總監黃英哲

具備日語溝通的能力,使我服兵役時能在建國日報(當時軍中的報社)擔任一年半的文字記者與編輯,而後進入緯來體育台擔任主播。中學即很喜歡運動的我,也因具備日語能力,才能把兩項興趣結合在一起。曾在921地震,訪問來台參與賑災義賽的鈴木一朗,並成為全場唯一不透過翻譯,直接以日語採訪的記者,比透過翻譯採訪的效果還高。之後也曾以中文翻譯、解說相撲轉播賽,許多與日本有關的國際賽事或轉播,無論蒐集資料或採訪,都比別人多一項語言優勢。學校教的日本文學、古文等,若不走研究或教學路線,看似無用,但無形之中卻讓學生對日本的風土民情有更多的了解。現任公關人員的我,也常接待日本客戶,正好符合了我當初選填日文系的動機,語言工具對工作是十分加分的!

"附加檔案:"

NO.736 | 更新時間:2010-09-27 | 點閱:2627 | 下載:

  • 版權所有:淡江時報社
  • 電話:02-26250584
  • 傳真:02-26214169
  • 建議使用 Chrome 瀏覽器
  • 個資相關問題請洽受理窗口,分機2040
  • 管理者:潘劭愷 / 建置單位:淡江大學資訊處
  • 更新日期:2024-03-28 10:02:14
  • 線上人數:38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