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報導 2003-03-17

2004總統大選對台灣未來影響甚鉅

【記者翁履中報導\陳國良攝影】本校國際研究學院所開設的「淡江論壇」,上週一(十日)於台北校園校友會館展開本學期第一次的討論。討論主題是「論2004年總統大選」,特別邀請親民黨立委林郁方、民進黨立委林濁水、前陸委會主委釱本校陸研所教授蘇起、新黨全委會主席郁慕明等國內各黨派人士參與。與會人士一致認為,2004年總統大選的結果將對台灣未來的發展具有極重要的影響。

蘇起:決定兩岸未來走向妥協還是衝突

出席的前陸委會主委釱本校陸研所教授蘇起表示,2004年總統大選將決定國家未來在「經濟」、「外交」、「國防」、「國內安定」及「兩岸關係」的重要發展面向。其中,特別是兩岸關係部分,將關鍵著兩岸未來會走向妥協和緩的道路,還是對抗衝突的道路。

從「經濟」面來看,過去幾年,台灣經濟表現嚴重衰退,但其實並非基本面受到傷害,而是人民信心受到打擊所產生的影響。2001年外國對台灣的投資減少了26%,國內投資的低迷與國民的信心有關,如果選舉的結果讓民眾的信心回昇,外資自然會湧入,經濟便能恢復成長。在「外交」方面,這兩三年來,台灣在精神方面的外交的確有所斬獲,例如總統夫人訪美、總統過境美國……等等,或許讓國人們感到振奮。但事實上,台灣過去這幾年在實質外交上的進展卻是衰退的,受到經濟力下降的影響,連外籍人士來台的數量都較以往減少了10%,因此期待在經濟回春之後,我國實質的外交關係也能有所突破。

就「國防」政策面來說,政府對美國的依賴過高。美國官方與智庫人員自臺灣政黨輪替以來,從對扁政府寄予高度希望,轉而變成高度失望。而我國的國防預算比例不僅遠低於美國,甚至低於同樣有臨國威脅的南韓。另一方面,國軍部隊中一種不知為何而戰的心理正逐漸發酵。美方對於我國在硬體防衛上不願花錢,軟體上又沒有良好的心理準備下,產生不願也不知為何仍要協助台灣的疑問。2004年不論誰當總統,對我國的國家安全政策都應有一番新的思維。再談到「國內的安定」,族群問題與省籍議題是否在本次的選舉中再度產生效應,挑動此一議題的後果,將是這次選舉值得觀察的部份。至於兩岸關係方面,就目前的國際情勢而言,因為美國需要拉攏中國大陸來打擊恐怖主義,但一方面又不希望大陸勢力過於強大。台灣便在這樣的情況下成為美國牽制中國的一顆活棋,台灣目前在還擁有保護自己的能力時,我方應該還有不小的談判空間可以利用。

黃光國:台灣的情況能否改善並不樂觀

台灣大學國家講座教授黃光國強調,2004年選舉過後,台灣的情況是否會得以改善,其結果可能並不樂觀。「專業治國」是一個民主進步國家的常態,但台灣現在淪為「意識型態」治國。從許多例子中,我們看到了非專業性的政策與主張不斷的出現,例如十四種國語的提案,增建南部國際機場問題等。在在反映出各種「意識型態」不同的主張。最近有些事情更是明顯地缺乏專業,任由意識形態作祟。像是「拉法葉艦案」和「興票案」,在上軌道的國家,司法應該是獨立的,案子發生應該按照司法專業考量就是了,結果現在很明顯是已被當成是「修理」對手的工具,這不是國家常態應有的方向。一個上軌道的國家,遇到問題時都應該有公平而獨立的裁決機制。對於廣大的選民而言,不論誰當選,是否能排除以民粹主義治國,真正的以理性施政,才是選民所希望見到的。關於下任總統大選,選民結構其實非常清楚,那就是支持「民進黨」與支持「泛藍」的一方態度都很堅定,很難說服或改變任何一方。因此「中間選民」勢將在最後選舉結果中扮演關鍵,而「中間選民」在乎的是專業政府專業治國,勝過於誰當總統。不過,依目前情況看,不管誰當選下任總統,是否能放棄意識形態治國?能否不操弄民粹主義?情形令人悲觀。如果朝野不能走出意識形態的歷史陰影,變相形成天天在拚選舉,又如何能面對現實考量國內外的局勢,讓專業政府專業治國?

林濁水:治國要有共同理念

出席的民進黨立委林濁水反駁,專業治國不見得一定是好的,如果我們一直強調專業,那麼政府各部門的施政一定會遇到很大的問題。如果經濟部要開放更多外勞,提高生產力。勞委會難道不會反對嗎?因為這一定會損害台灣勞工的權益。只有專業是不行的,一定要有共同的理念,而理念也是一種“意識形態”。台灣就是缺乏這樣的共同理念,沒有共同的方向才會產生這麼多的問題。另外,國會選舉制度的問題造成我們好像天天在選舉,台灣的複式選區制度使選舉結果無法產生真正具代表性的共識。2004年的總統選舉,民進黨不會去挑起族群的問題,爭取中間選民是民進黨要去努力的。另外,說到大陸政策方面,民進黨的作法是對北京友善但決不讓他們有機會,不會讓他們覺得我們向他們靠攏。現在任何人都不敢提“一邊一國”的說法,雖然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實,但是理性的來看這個問題,我們不想去刺激民眾,因此,對北京的態度依舊維持友善,是民進黨的基本立場。

邵玉銘:一味強調本土化沒有好處

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顧問釱本校戰略所特約講座教授邵玉銘表示,“一邊一國”的概念不知道從何開始的,過去的“一個中國”概念,大家都知道所謂的中國是兩岸共同的大中國。不知何時起,台灣自我矮化,把“一個中國”看成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自己就退出了與大陸競爭的行列。台灣不論經濟或是人才都比大陸優秀,千萬不能妄自菲薄,如果我們的下一代對中國存有對抗的心理,那麼就能和他們共同角逐大陸的市場。另外,近年來的教育改革中,所有的教材都把與中國相關的部份減少份量或是刪除,在民進黨執政後,不斷的強調本土化與去中國化,對台灣並不是好事。如果,我們台灣真的可能完全斷絕與大陸在文化或是血緣上的關係,或許去中國化不是壞事,但今天我們與大陸的關係如此密切,經貿的交流如此頻繁,一味的強調本土化,除了滿足本土意識形態的心理外,並沒有任何好處。

郁慕明:兩岸關係與國際關係密不可分

新黨全委會主席郁慕明從國際關係的角度看兩岸未來關係的發展,他指出,國際情勢在二次世界大戰後形成美、蘇兩大集團,後來蘇聯瓦解變成美國獨大,而這情況已到臨界點。他研判往後可能又將產生兩強,又是兩極化的趨勢,法國會藉此機會結合第三世界阿拉伯回教國家,產生另股國際勢力與美國對抗。假如未來國際局勢果真朝著兩強、兩極化的趨勢發展,台灣要選邊嗎?如果要選邊,要選哪一邊?假如中國大陸也選邊,而選的正好是與台灣不同邊的時候,台灣未來要如何應對?這些都應未雨綢繆。

林郁方:炒作本土化是民進黨勝選的利器

親民黨立委林郁方對2004年的選舉提出看法,民進黨政府很會點火,卻沒有滅火的能力。總統大選,他們為了爭取更多的選票,必然使出族群牌,炒作本土化,因為對他們來說,這是勝選的最好武器。畢竟,在經濟不景氣、政治不穩定、外交無建樹的情況下,唯有強調這樣的議題才能有勝利的機會。

本校國際學院院長魏萼在會議的尾聲特別指出,學者對國家應該要盡建言之責,這是知識份子的責任。淡江論壇設立的目的在匯集各方的意見,將學者的看法表現出來讓各界了解,希望能為國家的發展有所貢獻。

NO.530 | 更新時間:2010-09-27 | 點閱:1392 | 下載:

  • 版權所有:淡江時報社
  • 電話:02-26250584
  • 傳真:02-26214169
  • 建議使用 Chrome 瀏覽器
  • 個資相關問題請洽受理窗口,分機2040
  • 管理者:潘劭愷 / 建置單位:淡江大學資訊處
  • 更新日期:2024-04-25 09:58:46
  • 線上人數:5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