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萬花筒 2012-11-19

學習社群研討會 高校交流創學習夥伴平臺

【記者張瑞文、盧逸峰淡水校園報導】學習與教學中心於14日在覺生國際會議廳,舉辦「教師與學生學習社群研討會」,由校長張家宜開幕致詞,並邀請政治大學教學發展中心主任曾守正、東華大學課程設計與潛能開發學系教授劉唯玉、聖約翰科技大學學生學習資源中心主任鄧桂薰及綠河資訊有限公司專業經理人陳銘嵩等蒞臨本校共同發表論文。張校長致詞時表示,多數的大學,在「教師學習發展單位」的命名上都是把教育、教師放在前面,「淡江是少數把學習放在前面的大學。」大學最重要目的是讓學生學習,「如同淡江的使命,就是要培育心靈卓越的人才。」也期盼透過此研討會的「社群」議題,提供經驗給老師們做為借鏡、交流。

「教師社群論文發表」針對教師參與社群之心理因素,與本校教師學習社群個案研究進行論文發表。其中學教中心教師教學發展組組長宋鴻燕根據研究結果表示,參與社群的教師對信任的「正直」因素認同度最高,加上社群須長時間經營,「建議未來可提高成員彼此間的正向互動品質,以激勵教師更積極參與社群。」總務處資產組專員賴映秀則對本校社群個案分析。教師認為,目前遇到的困境為資源受限、教學或研究主題選擇兩難、社群成果難以具體呈現等,對此她建議在有限的經費下,應將社群補助法修改為分項審核,以彈性補助的方式鼓勵更多型態的社群成立;也希望整合教師智慧,建立社群知識平臺,讓教師在研究的訂定及成果呈現的發想能有討論的空間。

「教師社群及微型教學實驗室」中,由臺北教育大學教育學系教授黃永和指出,「微型教學」的關鍵是透過不斷的演練、回饋相互循環,將焦點放在特定教學技能的精熟上,「微型教學可讓學生學習較複雜的教學策略,讓教學技巧更進一步。」

學生社群論文則針對學生與社群的關係加以探討。學教中心學生學習發展組組長黃儒傑發表大學生學習社群的參與動機,他發現,參與動機以「互惠互利」最高,因此他建議教師應依學生興趣組成合適的社群,創造互惠互利,提升社群效能。陳銘嵩以近年來盛行的專業網路社群分享行為為題,表示網路社群會依知識分享、人際社交、休閒娛樂等不同性質吸引不同的族群,他建議社群的經營也可參考其模式,針對社交及娛樂行為提供更友善的策略平臺,將網路社群的經驗帶入教育中。

最後一場為學生社群實務交流分享,政治大學教學發展中心規劃研究組組員周鈺軒表示,讀書小組反應良好,針對學習力、創造力、行動力,以及時間管理力分組讀書,成果獲得校外文學獎肯定,更下鄉實地參與農村運動,將書中知識力量轉為社會實踐力。而學教中心學發組組員劉欣怡說明,本校同學認為參加讀書會對學習有幫助,且願意繼續參加,她也說未來會提供相關獎勵方案,提升學習成效。教科系計畫案行政助理曹雅雯表示,本身對教師社群就有興趣,「透過研討會了解本校社群的運作和成效外,也吸收了他校的經驗,收穫很多!」

NO.876 | 更新時間:2012-11-19 | 點閱:1287 | 下載:

  • 版權所有:淡江時報社
  • 電話:02-26250584
  • 傳真:02-26214169
  • 建議使用 Chrome 瀏覽器
  • 個資相關問題請洽受理窗口,分機2040
  • 管理者:潘劭愷 / 建置單位:淡江大學資訊處
  • 更新日期:2024-04-23 15:19:38
  • 線上人數:4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