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香聊天室 2013-10-21

全像宇宙投影三部曲: 【第二部】心志與肉體

導讀 李慶烈 電機系教授

作者泰波在第一部《發現真實世界》中,描述了量子物理學家大衛.波恩的貢獻,波恩認為電子等量子的運作模式具有全像的特性,甚至是具有「生命力」的,他進而破天荒地提出有一隱含秩序層存在的觀點:這個「真實世界」只是來自隱含秩序層持續不斷的全像投影而已(全像學背後的數學基礎是傅立葉轉換)。

神經生理學家普力邦經由對腦神經的研究,也發現腦的記憶與認知等等的工作模式具全像的特性。當心(腦)的運作與物(電子等量子)的運作道理皆具有全像的特性,這樣的意涵正巧謀合著東方哲學中的「心物合一」說法;而那個「一」是什麼呢?對普力邦而言,真正存在的是一個波與頻率的巨海,我們的腦不斷地以數學方式轉換(傅立葉轉換)另一空間頻率的能量成為所謂的「現實世界」。

上述2人觀點的隱含意義與在其他領域的應用,在第二部《心志與肉體》中可以看到不少,例如,約翰霍普金斯大學葛洛夫博士說:現有的神經心理學模式皆不足以解釋在許多精神病人身上發生的意識共同體現象、考古經驗及其他各種異常現象,惟有全像模式足以解釋之。

另外,物理學家沃夫博士指出:明夢(異常清楚的夢—作夢的人知道自己是醒著的)可以用全像來解釋,沃夫相信明夢是一個人同時經驗兩個不同的「現實世界」。加拿大皇后大學皮特博士認為:超常巧合(超常之巧合看起來像是心力所造成的,而非偶然的機率所造成)可用全像來解釋,超常巧合揭露了我們的意識與現實世界的密切關係,一種自然界中隱含著的無垠一體之本性。

更多的異常現象無法用現有的科學來解釋,傳統的科學界也盡量避免去面對。反過來看,如果不再刻意的予以忽視—就像過去我們面對UFO的態度一樣,我們將需要發展新的科學領域乃至對宇宙的新看法來解釋;而如前所提及的一些例子,已有越來越多的科學家選擇以全像的概念來解釋大部分的異常現象與超常巧合,這些儼然成了全像模式最具有說服力的證據之一,更多的例子可詳見於《心志與肉體》一書,包括心志與肉體的各種關聯與應用場景。

NO.907 | 更新時間:2013-10-21 | 點閱:2793 | 下載:

  • 版權所有:淡江時報社
  • 電話:02-26250584
  • 傳真:02-26214169
  • 建議使用 Chrome 瀏覽器
  • 個資相關問題請洽受理窗口,分機2040
  • 管理者:潘劭愷 / 建置單位:淡江大學資訊處
  • 更新日期:2024-03-28 19:44:53
  • 線上人數:3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