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莊靜專訪】華盛頓大學醫學院放射科教授、甫獲「2013美中西區華人傑出學人獎」的宋勝魁,頂著擴散磁共振照影國際知名專家的光環。你很難想像,當年從文化大學轉學考至淡江大學化學系的他,是個對未來規劃感到茫然且對於主修「化學」更只以「緣份」淺淺帶過,宋勝魁的大學導師吳嘉麗(現化學系榮譽教授)和曾教導他的王文竹(現化學系教授)都不約而同說道:「當年宋勝魁不是成績最頂尖的,卻能保有一定水準而且很有想法。」
宋勝魁笑談大學歲月,習慣獨來獨往的他,沒有留下太多求學回憶,但一提及印象深刻的師長時,他彷彿化身品質保證的代言人,大讚淡江師資優良,「像是王文竹和吳嘉麗2位老師,是我到美國留學後,也沒有找到比他們教得更好的老師。」
宋勝魁自覺在淡江化學讀得不出色,但始終深信著化學系當年聲名遠播的實力;因此,利用當兵的空餘時間準備出國留學,「我想再給自己一次機會,看看我能做什麼。」爾後,他先在阿拉巴馬州立大學伯罕明分校取得物理化學碩士,接續更在美國華盛頓大學修得物理化學博士。
在因緣際會下,具化學背景與磁共振專業的宋勝魁將敗血病作為研究論文,過程中他對病理剖析備感興趣,許多現象都建立在化學基礎上,同時發現自己對疾病的理解力比化學強,「很多疾病牽扯到腦和脊髓,我知道磁共振若做得好,無論是10年或半世紀後對患者會有很大的幫助。」像是看見未來的曙光,宋勝魁終於找到自己的目標,掀起頂尖的研發序幕。
宋勝魁在研究擴散磁共振照影(Diffusio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DMRI)的同時,許多專家學者也爭相研究,但他發現別人沒發現的事。他娓娓道來,人體的神經如同電線裡的銅線,而裹覆神經的「神經鞘」是導線,與水不相容,在擴散磁共振照影技術中,須以擴散係數(水分子移動的距離佔時間的比率)分析;因此,假想5根手指是神經,在正常情況下,直向的水分子移動速度快,擴散係數大;橫向距離短,擴散係數小,進而他提出結論:「當神經受傷時,因傳導的阻礙增加,擴散係數會降低;但神經鞘損壞,橫向間隔變寬,擴散係數會增加。」10年前這個全新的理論不被學界接受,他費時1年半載,成功地說服大家,至今該報告被引用逾850次。
同時,他早已開始擔心,人體組織受傷時會發炎、水腫,各種原因可能使得神經鞘的擴散系數變大,卻不代表神經鞘受傷,且在擴散磁共振照影時無法被偵測。因此,自2009年起,他偕同博士班研究員建立一個數學模型,研究擴散基組光譜照影(diffusion basis spectrum imaging,DBSI),進而準確地檢測發病原因,並於2011年發表且申請專利,宋勝魁說:「對我而言,這是一件興奮的事,因為從來沒有人做過這樣的事!且不再仰賴顯影劑,便能有進一步地判斷。」雖然技術仍在起步階段,但在美國已應用在多發性硬化症、脊髓受傷患者、腦中風等臨床病人上。宋勝魁坦言,想廣泛地運用在醫學中,仍有努力的空間。而對於此項突破性的研發,他回憶道,除了經驗累積的實力外,「在淡江化學數學是我唯一高分的科目!」
做研究的過程中困難重重,並非三言兩語能訴說,但再完美的實驗都必須有「人體」參與實際測試,隨著對病人的保護愈加嚴密,不同症狀的患者對新技術的接納度不同,因此溝通和信任顯得格外重要。此外,他希望未來擴散磁共振照影硬體設備能有所改進,讓病人在檢驗過程中能降低不適感。宋勝魁直言,擴散基組光譜照影仍需要更深入研發,能夠直接地透過影像瞭解病源,而非透過病理的比對來驗證。
身為博士班指導教授的宋勝魁,「我自認為我蠻會教的!」執教鞭已有10餘年的經驗,常受邀至各地演講,總能以深入淺出的方式解說技術和觀念。有人曾告訴他:「你是今年第四位受邀講『擴散張量』的人,但你是第一位讓我們清楚了解實質意涵的人。」此外,教導研究生的過程中,他希望學生不只是學技術,觀察並學習解決問題也很重要,如同他在擴散磁共振照影中,發現別人不知道的問題,使他更精進地研發擴散基組光譜照影,尋求問題的根本,因此他希望學生能了解自己做一件事情的目的,且不斷地問自己:「做了什麼實驗?為什麼要做這個實驗?這個實驗給了什麼資訊?怎麼樣才能做得好?」不斷地反思,才能對症下藥,因為「好方法」不是多麼獨特先進,而是運用在正確有效的地方。
「對於成功我不敢講,但是我不放棄!」親切謙虛的宋勝魁有感而發,即使年少時期對未來迷茫,他選擇給自己一次機會,繼續深造;即使實驗失敗持續半年,最後他選擇堅持,找到盲點;即使他馳名中外,仍舊專注於實驗。邁向下一個里程碑,「我覺得我是打不死的,拼命在做、不放棄。」
宋勝魁觀察淡江人的實作能力很強,而且很能吃苦。他期勉學弟妹,「只要願意給自己機會,遲早會走出一條路,不要太早說『我不能做』,因為當年我對自己也沒放棄,而對於化學系的後輩,我還是認為找到自己的興趣很重要。」他希望未來能回饋母校,為淡江化學拓展照影技術教學,「我可以開課,更能協助設計課綱計畫。」
「不要小看自己,因為人有無限的可能」這句看似老生常談的話語,卻如實地印證在宋勝魁的人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