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與行政革新研討會為本校重大集會,本次會議的主題為「扎實校務發展‧躍升國際排名」,盼望同仁以輕鬆但不失務實與嚴謹的態度來討論。
針對這次主題的探討,我們要先了解主題本身的背景。目前本校網頁或其他文宣品在介紹淡江大學時,都沒有「世界一流」或「世界級大學」等字眼,而是著眼於「優質、精緻及注重品質的綜合大學」。雖然淡江的師生人數眾多,但以優質精緻和注重品質的態度來追求高品質,一直是我們不變的態度。
然而為什麼不用「世界級大學」來介紹淡江呢?何謂「世界級大學」,稍後請我們的校友侯永琪教授為大家釋疑。侯教授目前是輔仁大學國際教育長,更是國內探討「國際大學排名」方面的權威,對於本次主題的研究累積了多年的經驗,並有許多著作及國際期刊的發表,包括《Studies in Higher Education》等不易發表的國際知名期刊,侯教授都能躋身在這些行列之中。
淡江大學為什麼一直未朝著「世界排名」之目標前進?原因有3點:第一,在追求世界排名的國家中,其政府的政策都是選擇部分的學校,進行重點式的栽培並追求卓越,例如:臺灣「五年五百億,頂尖大學計畫」、韓國「BK21計畫」、大陸「985工程」等這樣的計畫,都是針對少數重點學校,培養他們躋身世界排名。在臺灣,政府重點栽培12所頂尖大學,其中也只有長庚醫學大學為私立大學。而這幾所頂尖大學,要躋身世界排名前10或100大的非常少,所以國立臺灣大學儼然成為一個指標。
第二,根據指標可以看出,「研究」占了很重的比例。本校一向是以「教學為主、研究為重」的大學,所以教學是我們努力的目標,但是,我們也不能忘記研究的重要,因為這牽涉到老師們的升等和獎勵補助。對注重研究而言,淡江要和他校比拚,的確是很困難的。舉例而言,國立大學的研究生幾乎要比大學部人數多,反觀淡江,2萬8千位學生中,大學部學生就佔了近2萬人,對於要往研究型大學的目標,我們仍有很大的努力空間。
第三,我們從世界排名的資料數據中發現,世界排名100的大學中,美、英國家佔了一大半的比例,而這些名列前茅的大學皆為英語系的國家,由此可見,「英語」是世界排名的重要因素。其一,他們的研究皆以英文發表,目前國際間還無法認可中文甚至是他國語系的論文著作,所以這也是歐洲各國,在世界排名的評比下,顯得吃虧的原因。例如德國,以德文書寫的論文,就無法參與評比,而且德國的政策是對他們國內所有的大學一視同仁,資源的分配採取比較平等的觀念,使得其所有學校都一樣好,也導致在世界排名上比較吃虧。現在德、法國等非英語系國家也都在思考,如何提升世界排名的問題。我們看到英語系的國家不論上課、論文皆使用英文,所以全世界的人都容易匯集在這些地方學習,而這也讓我們體認到英語的重要性,另外一個評比的指標是外籍老師及外籍學生的比率,稍後我們會做更詳細的探討。現在臺灣教育都希望能聘請國外在研究領域上高知名度的學者,而這也衍生了目前政府提出了彈性薪資的問題,像新加坡或香港的排名為什麼比我們高?除了以英語授課為主外,新加坡和香港目前的老師薪資也是我們的4倍,甚至遠超美國,所以他們能聘到世界級的師資,以英語教學與研究的優勢提升排名。所以,臺灣現在也提倡以英語授課方式教學,然而這些都只是處於剛起步的階段。
綜觀以上3點,第一、本校非重點栽培大學;第二、本校非研究型大學;第三、臺灣不是以英語為主的國家。這就成為過去我們沒有追求世界排名的主因,但為什麼現在必須開始重視呢?因為現在有了亞洲排名。
今年4月中旬英國泰晤士報高等教育專刊首度公布亞洲前100所大學排名,對本校衝擊非常大。相較於逢甲、中原大學皆榜上有名,我想,這是我們要努力面對的挑戰。
今天邀請侯永琪教授分析世界排名,看看我們可以達到什麼樣的目標,希望大家能在下午的討論中集思廣益。其次,我們請教育學院院長張鈿富,以教育的角度來探討世界級大學是不是值得追求的目標。再者,在世界排名裡,學術聲望占很重的比例,這是交由世界各國的學校去填寫一個學校的優缺點,首當其衝的就是要讓大家聽過我們這個學校,如果連聽都沒聽過,評比當然也不會好看。所以,如何讓淡江大學在世界中打開知名度,我們請國際副校長進行專題報告。
大家可能會覺得這次討論的主題較生硬,而我們是不是只要專注於這樣的議題?去年談品德教育,今天的議題則集中在世界排名,兩者相較,我認為品德教育比世界排名更重要。去年我們將品德教育列為一整年推動的重點,雖然,淡江在世界排名上沒有好成績,但在今年9月,淡江獲得教育部友善校園的殊榮,為唯一獲獎的大學。在各校皆推動教學卓越的時候,我們將品德教育當作校務推動,努力落實,強調與社區的合作、鼓勵學生投身國際志工行列等;而總務處推動企業環保,也讓淡江連續3年獲得企業環保獎的肯定,更得到終身免評的最高榮譽;這些都是大學在社會責任中所該扮演的重要角色,然而這些皆不列在世界排名的評比中。所以我要特別強調,並不是專注於世界排名,其餘的事情皆不用管了,對世界排名之外的事務,我們仍不能輕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