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 2013-12-15

【卓爾不群】記錄生活真相 忠實傳達生命意念

【記者李亞庭專訪】自1996年開始創作《家國四部曲》之一系列的紀錄片,獲得金穗獎優等錄影帶獎、韓國首爾女性影展首獎、台北電影獎傑出個人表現獎等多項獎項,並且由臺北市校友會提名,榮獲第二屆榮譽校友獎。她是日文系校友李靖惠,以信仰為拍攝紀錄片的動力,用鏡頭訴說一個個關於家與國的故事。

念外文培養國際觀

身為導演的她,並非傳媒科系出身,「就讀外文可以讓我更有國際觀,不僅慢慢累積自己的國際視野,也讓我後來選擇的拍片題材更加豐富。」她形容,在日文系就像小孩牙牙學語,藉由外文去認識這個國家的人與歷史美學,「特別喜歡文學課,印象最深的就是林丕雄教授所開設的日本文學,課程中認識了詩人石川啄木,並且從建築的美感中體認生命態度和人生哲學觀。」

從學日文走向傳播人

課業之餘,李靖惠也積極參與學校社團,「淡江的社團蓬勃,影響我最深的就是報社與淡江聖樂合唱團!」身在基督教家庭,李靖惠自然也接受受洗,但直到加入「淡江聖樂合唱團」,李靖惠才真正認識基督教信仰,她笑說,因為不想當掛名基督徒,才進入淡江聖樂合唱團,實際瞭解信仰的真諦與追尋,這也成為我大學階段中很重要的重心。「神的愛就像江河,去擁抱時才具有愛人的能力,我從中學習什麼是愛、什麼是成功、什麼是夢想的實踐,並且培養人生觀。」她從信仰中明白,上帝創造這個世界,讓每個人都具有獨特性,「我抱持探索的心情,建立自己的自信,慢慢發覺對傳播的興趣,因此走向傳播的領域,因為我認為自己具有執行策畫與推動的能力,所以想成為一個有影響力的人。」而在新聞性社團的磨練過程裡,她從中培養獨立思考與對周遭事物的觀察力,「我有種特別喜歡反向思考的性格,而在社團所培養的各種能力是很重要的訓練過程,尤其當一個導演,企劃能力是很重要的。」

拍片就像上帝賦予自己的任務

她認為電子媒體的能力是無遠弗屆的,它的影響可以擴大至普羅大眾,「我想為社會做些什麼!」因此畢業後的她,進了傳播公司學習影片製作,她回想第一次離開臺灣前往內蒙古與西藏拍片的過程,「某天晚上為了趕赴內蒙古的草原盛會,還被公安攔下來!這考驗溝通協調和臨場應變能力。」

談到踏入電影領域的契機,她覺得電影是個很有影響力的媒介,希望自己的作品可以具有更大力量,在1996年以獨立創作的紀錄片〈歸回〉獲得金穗獎優等錄影帶獎,她發覺,紀錄片具有很高的主導性,可用自己的觀點來訴說每個題材的故事,呈現一種真實的人生,「人生如戲,戲如人生,紀錄片具有戲劇化的張力,我覺得拍攝紀錄片就像是上帝賦予我的任務!」而原本要出國進修的李靖惠,因為家人而選擇留下臺灣,她描繪當時的情景:「在一個陽光燦爛的午後,腦中自然浮現出外公外婆的身影,那時外婆臥床、外公年邁,回想童年,外公總用強力的臂膀抱著我從戲院回家,可是長大之後,外公已經轉換成需要被照顧的人,自己何其幸運可以做想做的事,卻沒有為身邊所愛的人做些什麼。」因為如此,她開始拍攝外公外婆的故事,開始了《家國四部曲》一系列的作品。

《家國四部曲》紀錄真實人生

第一部〈家在何方〉描述家庭把長者送到安養院的不捨與掙扎,她感動地說:「當時陪外公至安養院探望外婆時,看見外公不在乎他人眼光,依然溫柔甚至親吻外婆的神情,那是種至死不渝的愛與力量。」〈家在何方〉為老人題材的先鋒,李靖惠表示:「紀錄片的影響力可以藉不落俗套的方式,讓刻板印象從不同角度去突破傳統束縛,送安養院並非不孝,而是社會邁入高齡化後,人們在當中尋找平衡點的過程。」第二部〈阿嬤的戀歌〉,則以安養院中的張奶奶為主角,由她所唱的歌謠串連整部紀錄片,描述四代女性對於婚姻的憧憬與轉變,這部片在2003年獲得韓國女性影展首獎,在韓國男尊女卑的文化下,此部紀錄片感動許多人達到跨國界的影響力。第三部〈思念之城〉則是老人住進安養院後的過程,李靖惠形容:「老人就像進入生命中的冬季,在安養院走完最後的旅程。」最後一部〈麵包情人〉則描述菲律賓的女性在臺照顧老人的點點滴滴,她暱稱他們為「菲媽」,為了更好的生活而離開家園,在過程中產生懷疑與選擇,在麵包與情人間,什麼才是最重要的?〈麵包情人〉的拍攝長達13年,李靖惠更多次往返臺灣與菲律賓,呈現出這些菲媽們歲月的刻痕與生命的魅力,描述他們在愛與生活中所淬煉出的人生智慧。入圍第49屆金馬獎的〈麵包情人〉在播出後收到極大的回響,李靖惠表示:「許多民眾因家裡都有外籍幫傭,因此對片中的情景特別具有共鳴,放映後我們特別請紀錄片中的兩位菲媽親臨現場,觀眾看到他們時,都報以極大的鼓勵與掌聲,因為那是如此真實,而這些回饋是超乎我們預料之外的。因為這些回響,我們決定在2014年4月舉辦〈麵包情人〉行動電影院,希望藉由巡迴放映,讓更多人參與這些菲媽們的故事。」

拍紀錄片就是一種使命感

從家到社會最後延伸至國家,李靖惠說,紀錄片就像一扇窗,從中看到生命的風景,讓人思考與過去自身經驗地連結,並且產生共鳴與啟發,「我覺得有種使命感就是要拍這樣的電影!這條路是非主流甚至人煙稀少的,但我具有很大的信心與勇氣,選擇義無反顧地去做這樣的事情,因為我知道自己在做什麼,期望可以從這一系列的紀錄片,去喚醒人們重視老人等弱勢族群,實現真正的社會公平正義。」從李靖惠自信的眼神裡,我看到執著與堅定。

NO.915 | 更新時間:2013-12-15 | 點閱:1443 | 下載:

  • 版權所有:淡江時報與媒體中心
  • 電話:02-26250584
  • 傳真:02-26214169
  • 建議使用 Chrome 瀏覽器
  • 個資相關問題請洽受理窗口,分機2799
  • 管理者:潘劭愷 / 建置單位:淡江大學資訊處
  • 更新日期:2024-12-30 18:52:21
  • 線上人數:64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