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流讀書人 2015-04-07

《不公平的代價》

導讀 林金源 經濟系副教授

經濟學諾貝爾獎得主史迪格里茲(J. Stiglitz)教授是位有良心、有見識的一流學者。他是西方知識分子當中,少數具有儒家恕道精神的佼佼者。行文論事,常能推己及人,關懷弱勢。他曾擔任世界銀行資深副總裁兼首席經濟學家,對於落後地區具有溫情與善意,常指責美國對他國的不公不義。當中國經濟逐漸超越美國之際,這位厚道君子不但樂觀其成,沒有忌妒、仇中情緒,還勸自己的祖國必須內省,不該圍堵中國。

史氏《不公平的代價》一書,探討美國政經體制面臨的大問題,鞭辟入裡,信而有徵,也是臺灣讀者的他山之石。此書另有一個語重心長的副標題,《今日的對立社會如何危害我們的未來》。史氏眼中,美國是個「1%所有、1%所治、1%所享的社會!」這種社會,豈能不對立?史教授曾說,「佔領華爾街運動」早就該爆發了。

貧富不均不利於經濟成長與穩定。美國的不均度在1930年代經濟大恐慌,以及2008年金融海嘯時,都攀到最高點,這並非巧合。造成當前局面的,是美國一向引以為傲的民主。史氏說:「民主已由一人一票,變成一元一票,1%的富人對社會洗腦,綁架政府決策,犧牲99%大眾的生計!」金融部門與頂尖富豪對政治的干預,使得美國經濟已經無法正常運作。

去年太陽花運動把貧富不均、薪資凍漲等罪狀,全推到馬政府的兩岸經貿政策。對照本書所描述、分析的美國狀態,臺、美面臨的經濟窘況非常類似。史教授為美國開出的藥方說:「工作機會消失,經濟成長停滯,不是全球化必然的結果,是政府管理失能,政策失當。」我們可把這段話中的「全球化」,改為「兩岸經貿」,其餘部分應可適用。

與美國相比,臺灣富豪對政府政策的操縱,可能比較輕微。但臺灣獨有的認同問題,卻又深深左右重大政策。我頗好奇史教授如果活在臺灣,他會如何分析臺灣面臨的經濟難題?他是否享有理性的對話空間?

NO.960 | 更新時間:2015-04-07 | 點閱:1071 | 下載:

  • 版權所有:淡江時報社
  • 電話:02-26250584
  • 傳真:02-26214169
  • 建議使用 Chrome 瀏覽器
  • 個資相關問題請洽受理窗口,分機2040
  • 管理者:潘劭愷 / 建置單位:淡江大學資訊處
  • 更新日期:2024-04-18 13:34:22
  • 線上人數:4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