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話題人物 2015-10-25

電機四黃國恩 比利時交流 偏鄉教育無國界

「隨著時間的推移,大學4年我們不斷地用時間在做交換,換愛情、換學業或者玩社團,換到這所謂的大學必修3學分。那麼關於自己呢?又換到多少分的真實?」說這句話的是黃國恩,一位看見偏鄉教育不平等,且勇於付諸行動改變的電機系四年級生。

這天,傳播館外的風在秋日暖陽的照耀下顯得格外舒適。訪談中時而大笑,時而對自己的經歷侃侃而談,黃國恩有著一顆比別人都更有想法的心。「Beatbox社、學生會、系學會帶宿營、淡江時報攝影記者、創立德瑞克領隊社……」他彎著手指細數大學參與過的課外活動,可想見其精彩。曾以工學院第一高票當選學生議會議員的黃國恩,在社團的努力累積了大量人脈。訪談中,他不斷地感謝,「一路走來,正因為有好多同學與朋友的參與,才能完成這些活動!」並強調,這些人脈,讓他在實踐夢想的道路上,有了更多的能量與支持。

去年,黃國恩因為和4位朋友參加「世界公民島:有任務的旅行-拜訪100位世界領袖」活動的機緣,接觸到了偏鄉教育的議題。優質的企劃書讓黃國恩團隊在激烈競爭中脫穎而出,並獲得機會前往比利時,與以從事街頭教育聞名的「移動學校」(Mobile School)交流雙方在教育資源不足議題上的經驗。

出發前的準備過程中,為了多了解偏鄉教育問題,特別拜會時任教育部長蔣偉寧、資策會副執行長黃國俊等教育專家,聽取意見。黃國恩從而發現,「比起大多只有一兩天的服務隊,在地偏鄉更需要的是長期的關懷。」因此,他結合了3個社團超過20位同學,花了5個週一的時間,實地到了淡水坪頂國小帶小朋友們學才藝,希望能為不平等的偏鄉教育帶來翻轉的契機。

想對偏鄉教育做的不僅止於此,有理想衝勁的黃國恩表示,「我甚至打算成立社會企業,以更有系統的方式從根本來解決問題。」但仍是學生的他不諱言,資金、時間、人力等都是大問題。心有餘而力不足雖然讓人時有無力感,但黃國恩仍鼓勵大家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關心弱勢群體,一同加入翻轉不平等的行列,「實際行動就對了!」從他堅定的語氣中感受到服務的熱忱。未來,黃國恩會繼續累積能量,並期許自己的行動能感染更多人,一同對偏鄉教育投入更多的關注。(文/蔡晉宇)

NO.979 | 更新時間:2015-10-25 | 點閱:1081 | 下載:

  • 版權所有:淡江時報社
  • 電話:02-26250584
  • 傳真:02-26214169
  • 建議使用 Chrome 瀏覽器
  • 個資相關問題請洽受理窗口,分機2040
  • 管理者:潘劭愷 / 建置單位:淡江大學資訊處
  • 更新日期:2024-04-25 19:16:22
  • 線上人數:54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