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盧逸峰專訪】看著電腦、滑滑手機,瀏覽來自數位資訊世界的爆量資訊,是現代人生活中再平常不過的,但你還記得上回閱讀實體書是在何時呢?當出版業在數位時代中力拚轉型時,允晨文化發行人、中文系校友廖志峰逆著風,依然守著實體書市場的火光,他以「像在石器時代守著洞穴和篝火的猿人」自許,延續著書本的價值。他身兼創作、編輯、發行人的多重身分,為讀者發掘好書,每月精雕琢磨發行2本,多年來陸續獲得各種獎項肯定,近期所出版的《荊棘中的探索:我的讀書札記》、《作家的書房》分別獲得第39屆金鼎獎「圖書類出版獎:文學圖書獎」和「圖書類個人獎:圖書設計獎」殊榮,他認為,書本有一種科技世界裡感受不到的知覺,名為「溫度」。人有體溫,書本也有。
搭乘臺鐵淡水線上下學是廖志峰珍貴的回憶,他利用通勤時間點校完一本厚厚的《說文解字注》,對母校印象最深刻的是文學館六樓圖書館,在四庫全書環繞的安靜角落度過屬於自己的時光,「因為圖書是開架式的,我可以很開心地在這裡閱讀,當然還可以稍解通勤的疲累。」大三後,選擇租屋節省交通時間,他形容那段時間,「那是我的山居歲月,有別於現在的公寓大廈,在現今水源街的校園後側門旁,當時僅是簡單的農舍,在蟲鳴鳥叫環繞中閱讀,課後漫步在校園中、淡水河岸旁,雖然北淡線、淡水戲院已經走入歷史,但是那段日子很是特別。」
即使畢業多年,廖志峰聊起當時幾位令他印象深刻的老師,那傳道授業的身影仍然歷歷在目,如中文系教授顏崑陽、前教授龔鵬程的「蘇詩」和榮譽教授施淑女的「小說選」以及「文學批評」等大師親炙如沐春風,均讓他印象深刻。他談到,從「蘇詩」中讀到宋詩以詩論事的多種樣貌,顛覆過去對古典詩的認知;而施淑女老師的小說課則讓他更加認識當代的臺灣作家作品,「在當時的政治氛圍下還有多元的教師,讓我們感受到母校的學風自由。」他笑著分享,當時打工時還曾賣過魯迅等禁書,差點被警察抓走。這段講起來可能「被失蹤」的驚心動魄,成了他寶貴的體驗。
1990年憑著中文系系刊經驗和涵養出的文字敏銳度進入允晨文化,一路擔任編輯、經理、發行人,直至現在。在允晨文化的辦公室中,放眼望去,其出版書籍種類多元、不但有文學類叢書,也有南北韓、印度、伊斯蘭國、反共民運人士等各種民族主義的書籍外,國際關係、政治思想等各式各樣,讓整個書架如同展開了一幅視野遼闊的世界地圖,廖志峰希望,能以拓展眼界和提供不同觀點為讀者出書,這也是目前的發展方向之一。
在他的一手帶領下,允晨文化出版的多本書籍獲得多項獎座和獎牌,例如為一位大學畢業至泰緬邊境參與人道援助發展工作至今的年輕女性黃婷鈺出版《105號公路:泰緬邊境故事》一書,該書除了入圍2015台北國際書展大獎「非小說類」,也獲得文化部第37次「中小學生優良課外讀物推介」。他認為,獲獎是對編輯、出版工作一個很大的鼓勵。他以《荊棘中的探索:我的讀書札記》一書為例說明,「當初這本書是作家的閱讀筆記,原先以為只是蒐集、整理之後便能出版,但我們往來修改之間花了5年的時間來雕琢後出版成書,我們也成了忘年之交,成了在我編輯生涯中一個印象深刻的回憶。」
廖志峰被評為獨具慧眼的出版人,他表示,「編輯工作常常要面對的困難,在於怎樣去判別手上書稿的價值和如何去發掘一位好的作家?我們在2010年出版法國青壯輩重量級作家派屈克.蒙迪安諾(Patrick Modiano)的新作《在青春迷失的咖啡館》,該書於2014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而聲名大噪,比大部分的人都更早發掘出經典名著的價值,這就是身為編輯最快樂的事情。」
廖志峰自身也從事文學創作和擔任文學獎評審,在大學時期曾獲得五虎崗文學獎的肯定,經常以生活隨筆、介紹新發掘作家、出版新作等訊息在經營3年多來的臉書平臺上與文學界同好及粉絲好友互動,近期出版的《書,記憶著時光》是收錄《文訊》雜誌專欄、閱讀筆記與心得;廖志峰指出,生活中的觀察與經驗是很重要的創作題材來源,也鼓勵想從事文字工作者的學弟妹,「要多加閱讀,藉由書籍打開視野、學會去體驗書中的真摯情感,更要多加欣賞名家的作品來充實自己對於文學的認識。」他強調,同時也要提升語言能力,因為在越來越多作品是來自國外作家,編輯自然要有與外國作家交流的能力,身為一位投身編輯工作四分之一個世紀的從業人員,他說:「工作中的自律很重要,但只要有興趣,就應該努力並且去試試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