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蔡晉宇、攝影/朱樂然
圖片來源/盧國屏
對於每個漢字為何這麼寫,我們曾思考其來龍去脈嗎?因為天天用,我們似乎失去了對每個漢字構造、意義的感受力。為讓讀者更深入理解古人造字的心意與趣味,本期特邀中文系教授盧國屏、西語系副教授戴毓芬就《漢字的故事》一書進行對談,透過中國文學與外國語文學的不同觀點激盪,帶領大家一窺博大精深的漢字之美,重新感受漢字與老祖宗生活經驗的關聯。
記者:作者林西莉是瑞典漢學家,其母語非中文,卻對漢字深感興趣,亦有精闢的分析。兩位教授分別為研究中文和西語專業之學者,請分享漢字迷人之處?
中文系教授盧國屏(以下簡稱盧):我的研究專業有漢語、漢字,教授課程包括文字學、漢字與社會、漢字與文化等,和本書作者算是同領域。很慶幸自己在當初選擇漢學的專業,因為它是一座讓人探索不盡的迷人寶山。漢字迷人之處在於,「簡單、易理解的邏輯」與「容易感知的文化」。
例如:春、夏、秋、冬,大家都會書寫的四季,但鮮少人知道為什麼是這樣寫;其實,回溯到商朝甲骨文,就可以很容易地知道這些詞的邏輯性。例如:「春」的本義是「植物從大地中向上生長」,引申義為「春季」;「夏」的本義是「蟬」,引申義為「夏季」;「秋」的本義是「作物收成後的火耕」,引申義為「秋季」;「冬」的本義是「結繩記事時,把一根繩子的兩端編成結,代表事件結束終了」,引申義為「冬季」。
於是,透過甲骨文,不僅充分反應了四季所代表的事項,且背後蘊含「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概念,也都可以輕鬆感知了。
西語系副教授戴毓芬(以下簡稱戴):單純從喜愛中文的角度出發,我覺得漢字的迷人在於,一、「它的一筆一畫、一音一語都記載每個人學習、成長的生命故事。」由於漢字非拼音文字,需要透過理解過程,才能讀得出來;西班牙語文則是學會發音規則,幾乎就能唸得出來。此外,漢字的書寫相較嚴格,學齡兒童寫出一筆一畫的同時,師長也在分秒中陪伴成長,是一種很深刻的記憶。二、相對於古埃及文、古巴比倫文等消逝,漢字能跨越千古、屹立不搖,讓我體悟到漢字具有相當的韌性及適應性。三、「隨意組合」:漢字在任意排列下,呈現一種很弔詭的美學,例如:蜜蜂、蜂蜜;白雪、雪白等。且以「方便」為例,就能變化出多種意涵:「我去方便一下」、「給個方便吧」、「方便拜訪您嗎?」進而衍生成屬於漢字獨有的魅力。
如同盧老師所說,漢字具有易理解特性,能引領我們思考渾沌的當下,遠古的祖先是如何發揮想像、創意與天地萬物對話,進而營造出文字的溝通模式。這種「想像」和「創意」的對話,我認為這是生命脈動與躍進的根本。
記者:作者傳達核心概念,認為漢字不僅是溝通橋梁,更能反應出傳統文化。請問兩位教授如何看待漢字與中華文化的關聯?
盧:兩句話說明漢字之於文化的關係,「中國文化孕育漢字、漢字完整記錄中國文化。」這從中國人最愛的「福」字,就能看出意涵。何謂福呢?漢字本身就是答案。「福」的本字是「畐」,本義是酒罈子,穀物在供人溫飽之餘,通常會拿來釀酒,所以「酒」是一種具有系統性的生產能力、生活有餘裕的具體象徵,且在生活文化裡,有能力釀酒、買酒來喝,同等於福氣。
之後,酒又演化成祭祀中的重要祭品,才加上「示」字偏旁,也表示天佑我福。從「福」字,我們看到了中國酒文化孕育了漢字,而漢字又完整記錄了中國酒文化的事實與精神。再延伸舉例「富」字,上面「宀」是指屋子、下面「畐」是指酒罈子。「家裡有酒喝,可以自我娛興,也可供祭祀行禮,這便是富裕了。」我用「福」與「富」說明漢字與文化的緊密連結,也將這兩字送給所有淡江人。
戴:我同意作者認為漢字能反映傳統文化的觀點,她透過考古、文化、神話、風俗民情、地理、歷史、文學經典、宗教等範疇,來探討漢字及其關連性,用意在於想要傳達漢字充份反映了傳統文化與歷史遷徙。書中講述大禹治水、曲阜孔府、太陽從泰山升起、愚公移山、武松打虎,甚至是《詩經》、《楚辭》、《本草綱目》、中國一詞之起源等著作,皆讓讀者在認識漢字的同時,也理解中華文化和風俗民情。因此,書中介紹的每一個漢字,背後都有中國文化一脈相傳的積累,極具有豐富的人文特質。這本《漢字的故事》不僅是文字學書籍,也是一本相當適合認識中華文化的入門書。
記者:漢字能反應傳統文化,請問兩位教授,外國語言是否也有此現象?
盧:所有人類語言、文字都能反映文化,而且還會是貼近當地生長環境。在此舉兩個例子說明,首先是在亞馬遜叢林,只有400人的皮拉哈族,擁有皮拉哈語,這個族群與語言的特色之一,是沒有紅黃藍白黑這類的色彩詞,但透過當地環境的認知,對於顏色的精準描摹卻更勝於我們,例如:「如同葉子」來描述顏色。皮拉哈人互道晚安時,會說:「別睡,這裡有蛇!」因為叢林中危險無所不在,熟睡會讓人無從防備,所以他們很少連續睡上幾小時。從皮拉哈語中,我們看到一個純真語言與自然文化的相互對應。
第二個例子是古埃及聖書體文字,這種象形文字如同漢字,同樣承載著當地文化的風貌,例如:「神」的文字是以神殿的旗幟來表示;「靈魂」是畫成人頭鳥,因為在埃及宗教裡,人頭鳥是人的靈魂象徵;「紅色」用火烈鳥來表示,在埃及人心目中,火烈鳥的顏色是紅色的典範。從聖書體象形文字,我們可以快速理解埃及人的社會文化。
戴:我的研究專業領域有翻譯與文學、翻譯與文化,認為語言都會與文化有連結,這也是在翻譯時,我們談到的「文化元素」,或是「文化空缺詞」。舉例說明,西班牙有句俗諺:「Ayunar, o comer trucha.」這句話直譯是「不吃或是等吃鱒魚」,因為在西班牙黃金時代的文學中,鱒魚代表美食珍饈,因而才衍生出此句俚語,真正的意涵是指「不要或是全要」,亦可解釋為「等待更好機會,但也可能錯失眼前機會。」
另外,西班牙諺語:「A carne de lobo, diente de perro.」直譯是指,牲畜常受到狼的攻擊,狗必須要捍衛牲畜。因而延伸成為「在艱困的情況下,要立即做出果斷決定」的意思。類似的語彙不勝枚舉,顯見語言充分反映文化、生活中,這是無庸置疑的。
記者:書中介紹304個最貼近漢人生活的象形字。請問兩位教授對於哪一個漢字的圖文介紹感到印象深刻?
盧:每一個漢字都是有趣且富有邏輯性,所以書中介紹的304個字,我覺得都有意思,值得閱讀和進一步討論。例如:「魚」字(第64頁),作者從人類社會發展、談到夏朝以前的彩陶文化期「彩陶魚紋」,再連結到中國文化中,年年有餘的思維,甚至談到中國養魚的歷史發展,充分顯示漢字與社會文化、文明發展的密合度。此外,作者提到距今7,000到5,000年前的「半坡文化」,我補充一張圖片「人面魚紋盆」,書上沒有提到的代表文物,圖騰形象表現出魚可以接近水下的神靈,人類卻不可以的概念,反映出中國人
企盼成為悠游在水中的魚,於是「魚」也成為中國重要圖騰與精神,且形象更在歷代文化中不斷展演。
戴:對於非專業讀者的我,熟悉的是國文課本所學的日、月、水、山、田等,較直覺就能看出的象形字。在閱讀「舟」這個字時,與一旁圖片對照,立刻覺得相似,因此十分有記憶點。且「舟」(第123頁)也是從周代以來,就一直沿用至今的水上工具,讓人讚嘆!我個人也喜歡「雨」(第137頁)這個字與其圖像。另外,比較引起我好奇的是「土」這個字,一般認知以為是一棵苗破土而出的形象,但是作者林西莉的老師、瑞典著名漢學家高本漢認為「土」是一個清楚的「生殖器」形象(第136頁),這理解讓我印象非常深刻。
記者:請問以繁體字來深入瞭解漢字與學習中華文化,是否較簡體字更加清晰?
盧:一般人對此都有一分為二的誤解,其實許多字的寫法是相同的。再者,分兩部分討論,有些簡體字是採用更古早的漢字,例如:「丰」與「豐」、「从」與「從」等。具體說明如:「遷」與「迁」,遷的古漢字為「千」,字形是在人的腿部加上一個指事性符號,這是漢字常見的一種造字方式,通常是指人不斷地行走,而成為具有「遷徙」的意義,之後又再引申為大量數字的「千」。由此可見,簡體字「迁」,反而比繁體字更能讀出其中的意涵。
又有一些簡體字是將草書的寫法轉成楷體,例如:韦(韋)、寿(壽)等字,這些是可以接受的簡化形式。但也有太過簡化的簡化字,與本義相距甚遠,例如:「習」字上方是鳥的雙羽,代表翅膀,下方是鳥巢,本義是指幼鳥在鳥巢裡不斷的振翅、練習飛翔,而後擴大解釋為所有的練習、學習。如果簡化字只留下「一邊的翅膀」,那則失去邏輯的理解與文化紀錄的功能。
總而言之,繁體字從歷史、形體結構、文獻使用仍是漢字正宗,但繁簡的分野應該有理性、學術基礎來探討;倘若以政治考量,將會完全漠視語文在社會文化、工具應用的本質。
戴:我們在繁體字的環境下學習、成長,在捍衛字體的主觀心態下,多數人會認為繁體字的字形結構能梳理漢字的演進脈絡,但這也不全然是主觀意識。如同作者林西莉認為,從跟隨恩師高本漢學習漢學開始,就一直在學習繁體字,往後學習新字亦堅持使用繁體字,是因為透過繁體字才能真正與古代充滿智慧的先人對話。我相信繁體字的確較能深入了解中華文化與漢字脈絡。以「愛」字為例,簡體字少了「心」,難以描摹出愛的樣貌。
不可不讀的理由
戴毓芬認為:作者林西莉以散文式的筆觸介紹漢字,讓讀者有輕鬆的閱讀空間,且書中很多段落彰顯她獨特、優美的文筆,亦是值得學習的寫書方式。從林西莉身上,看到對於中華文化的熱愛,為了解漢字的演進付出了努力與心血。就華語教學而言,本書非常適合研修華語相關領域的師生來閱讀,畢竟擁有外語溝通能力,卻少有歷經母語漢字的洗禮。
另外,作者利用西方讀者熟知的觀點講解,以「既有的」介紹「引進的」概念,更是傳遞知識文化的一種策略,例如:她介紹中國延安地區的花窗,就以西方教堂的彩繪玻璃來對應(第229頁);鳥籠是圓柱形狀,很像切達乳酪(第88頁)等,幫助外國學生理解漢字奧妙及其文化歷史,進而觸發更多學習興趣,所以非常推薦中文非母語的外語學習者一同閱讀,領略漢字與其背後豐富的文化,亦盼自己在教學現場,能像林西莉扮演的角色一樣,啟發學生學習的感情和動機,堅持專業。
盧國屏認為:語言必須結合社會與文化,才能激發出趣味性,學習相對有效果,因此我推薦這本書給同學們閱讀,從學習漢字的過程中,領略中華文化。再者,如同作者林西莉雖是外國人,卻對漢字相當著迷,全球學習中文儼然已形成一股趨勢。2010年至2011年間,我前往維也納大學漢學系擔任客座教授,該校漢學系學生人數逾700人,且課堂上聚集多國籍學生,可見漢學市場相當具有前景。這也是提供給讀者思考的方向,面對龐大市場、商機,我們在各自專業領域能做什麼呢?例如:大傳、企業管理等,皆具有發揮空間,推廣漢學絕對不只有中文系能參與。
書中還傳達一個重要概念,任何學術領域皆具有多元性,像《漢字的故事》就牽涉人類學、考古學、宗教學等專業,因此無論同學們就讀任何科系,都不要把自己侷限了,具備更廣大格局的視野,必能從中發掘到知識的樂趣。最後,延伸推薦一本在第三題談到的《別睡,這裡有蛇》,書中描述亞馬遜叢林中的皮拉哈族,其語言與自然純真文化呼應,相信能帶給讀者更多不同收穫。
本書簡介
本書是由瑞典漢學家林西莉所著,書中介紹了304個最貼近生活的漢字,她不僅從個人的體驗出發來講述「故事」,也親自踏訪中國鄉鎮考查、拍攝古文物、記錄現代漢語文化裡的民俗生活,讓古老的甲骨文和金文搭配圖片解說,體現象形字和實物的緊密關聯。
林西莉跳脫嚴肅論述的筆調,以獨特觀點,深入淺出的描述漢字核心結構、歷史意涵,以及象形字的起源,讓沒有文字學研究背景的人,甚至是中文非母語的外語學習者,皆能從她的「字」裡行間認識中華傳統文化、感受漢字源遠流長之美。原書出版至今逾20年,一直受到西方漢學界高度讚揚;2016年,本書發行臺灣版「暢銷十周年紀念版」,邀讀者一同徜徉在漢字的故事裡,領略中華文明的瑰麗與璀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