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江時報論壇 2017-09-28

注重基礎需求 持續校園建設

沈慧虹(交管系校友)

離開淡江的校園,已經27年了。

淡江大學4年,所帶給我的影響,卻一直永恆如新。因為這是一所與時俱進,永遠預先走在時代前端的教育園地。與大環境共容的校園,不只發揮在對趨勢的敏感與預測,還在自然裡共容共存。淡水校園,背山面河,走出教室,整個歷史小鎮就是我們的教室。當時的課程,對應經濟變遷,科技的發展,淡江都預先做好人才培育的安排。我記得我碰觸的第一台電腦就是在淡江,當時學校把計算機與文書處理都列為必修,進入職場,對電腦都不陌生,也很快就在科技浪潮裡,縮短適應時間。

一所持續前進的學校,就能培養具有敏銳神經能夠源源精進的學生。現在,學校開展第五波元年,不只在硬體建設的不斷精進,對於未來

全球局勢也有了更精確的認知。體現到教育的內涵上,當然能夠培育出更多在趨勢快速改變裡,毅然前進的拔尖人才。

許睿元(企管系兼任助理教授)

本校歷經過去奠基、定位、提升、轉變四個波段的發展,已是具有相當規模以及優良傳統的學府。欣逢即將進入第五波段的新里程碑,吾人無不希冀學校能在原有的穩固基礎上,繼續大步向前邁進。對於淡江的未來,個人提出以下兩點淺見:一、應避免過大班級教學,以利教學品質:部分課程,存有開課人數過多的問題,面對選課學生破百的班級,老師也只能用講演方式進行課程,很難與每位學生互動,更遑論時下倡導的翻轉教學,建議校方考量調降修課人數上限。二、宜加強同學品格教育,維護學校形象:校方積極廣伸觸角、辦活動、做交流、改善設備的同時,學生的品德教育仍不容忽視,倘在校時垃圾亂扔、聚集走廊吵雜、不懂尊重師長,將來出了社會若依循相同模式,必將砸了學校的招牌。凡此,有賴全校師生繼續一同努力,攜手共創淡江更好的明天。

黃聖志(資傳四)

淡江在經歷了奠基、定位、提升、轉變,我認為在第五波發展,應以「全面」作為方向,思考在此高科技的時代,如何保有本校的各方面質與量。站在學生的立場,希望能提升教學品質,必須要從所有學生都能選到預期中的課程開始;校內的運動場地有限,如何完善的規劃與協調,讓大家都能盡情活動更是刻不容緩。學生需要的是在學期間可能獲得更多知識與身心的提升,所以上面兩件事情非常重要。

目前校內本身的處所單位服務已經明顯完善許

多,應投入更多的資源在師生權益上,若能夠持續延攬更多學者、專家來新建的會議中心演講,相信應該能充實校各學院的學生,共同

提升內涵、視野廣度,獲益良多。

周立翔(電機博二)

成為淡江學子以來,經歷七年多的學生生涯,從大學、碩士到博士,淡江的進步與成長盡收眼底,學校的用心不在話下,身為這大家庭的一份子,我一直以淡江為榮,感恩學校不斷栽培,才能有智慧自動化與機器人中心的輝煌成果,「守謙國際會議中心」的落成不僅僅是一里程碑,更是淡江化蛹成蝶的全新階段。

邁入第五波的當下,感恩各系所及傑出校友們的付出,更期許淡江持續重視未來電機產業需求,培養更多即戰力。繼機器人碩士班及博士學分學程開立後,亦可向下扎根,規劃相關基礎教育,讓學生的學習與研究更臻完備,未來成為業界不可或缺的人才,創造淡江師生及學校雙贏的局面。

陳佩琳(運管三)

我認為學校社團的活動場地不多,能大家聚在一起開會的地方也很有限,希望守謙會議中心在舉辦會議之餘,也能開放中小型的會議廳及同舟廣場供社團活動使用,如此不僅能發揮其最大效益,也更能蓬勃並提升學生課外活動的品質,我覺得這是蠻不錯的選擇。

課程方面,希望學校可以更妥善運用守謙安排演講及講座,讓演講者更有受到尊重的感覺,願意常到學校分享相關的經驗,讓學生在更好的環境下仔細聆聽並吸收,提升更多專業能力 ,同時更有自信,對未來更有想法與目標,讓自己在畢業後更容易與社會接軌。

陳寧人(日文碩三)

針對第五波的起步,筆者認為是在於內部落實的重要性。好比「經營理念:使命」中所提出塑造社會新文化,培育心靈卓越的人才。而在培育之餘,培養的環境也至為重要。好比光鮮亮麗的大樓,內部若是斑駁老舊,除了帶給外人負面的觀感,內部也會受到影響。

舉例來說,校園內一些教室,老舊的連體桌椅,那甚小的桌面是否方便學習?是否符合上課效益?又或是圖書館旁通往郵局的樓梯,大小不一,無形中也可能成為潛藏的危險角落。因此,若注重學校歷史傳承的延續和發展願景下,內部的呈現也是很重要,稍加修繕它們,便會化阻力為助力。且若能凝聚內部共識、內化價值觀,進而深化學校的內部價值,也許會成為學校永續經營的助力之一。

劉靜頻(圖書館約聘人員)

淡江自創立至今,歷經奠基、定位、提升與轉變等四個階段。隨著守謙的落成,邁向第五波的淡江,應持續深化淡江人與學校的連結。

守謙的落成,是淡江人龐大力量的集結,現在的學生,是我們未來的校友,如何能讓「有感」帶著走?或許應該讓有感內化,而不僅是物質有感。例如,除培養專業能力外,作為教育單位,我們應該更正視當前台灣教育體制下缺乏的思辨能力。正視現行教育中所欠缺的,實際傾聽學生需求,才能真正讓有感內化,深化學校與學生間的連結。

而就組織內部而言,有非常多的潛在淡江人─「職員」,提供更完善與合理之升遷管道、建立鼓勵自我進修的獎勵機制,才能使得組織內階級得以流動,讓潛在淡江人亦能有感。

NO.1044 | 更新時間:2018-05-01 | 點閱:920 | 下載:

  • 版權所有:淡江時報與媒體中心
  • 電話:02-26250584
  • 傳真:02-26214169
  • 建議使用 Chrome 瀏覽器
  • 個資相關問題請洽受理窗口,分機2799
  • 管理者:潘劭愷 / 建置單位:淡江大學資訊處
  • 更新日期:2025-01-03 18:08:21
  • 線上人數:4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