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報導 2002-05-06

時報報導的內容可以更多元

主席(發行人張紘炬)致詞

淡江時報一路走來,歷經多位發行人及社長,在一年只發行三十多期的情況下,五百期是個驚人的數目,是經過十餘年努力的成果。淡江大學自英專周刊的三十六期、淡江周刊一千多期到淡江時報五百期,迄今已有一千六百多期,著實值得慶祝。而本校歷任的幾位校長,皆為時報投注了許多心力;過去林雲山校長在報紙印刷前,還要親自過目,顯示其對淡江時報的重視。

淡江時報對淡江大學來說,是個相當重要的橋樑,傳達了包括校園中以及社會上的重要訊息,因此報導的品質也顯得十分重要。以每年票選的企業最愛人才為例,本校每年的排名均名列前矛,更年年居於私校第一,為了能永久傳承這項文化,在淡江時報定期刊有「企業求才錦囊」,提供同學對未來的工作有深入的思考,對工作有更多的選擇;而「座右銘」也可作為學生的參考,讓學生以這些成功的典範為榜樣。

此外,淡江時報更提供本校學生一個創作的園地,許多曾經在淡江時報投稿過的學生,現在也成了知名的作家;每週不同主題的社論,內容值得我們思考,這都是本校永不間斷的文化。感謝淡時報歷任的發行人和所有同仁能一同努力維繫這個文化,讓我們的發行量不亞於中央日報,也讓我們為淡江時報五百期慶生、道賀!

創辦人(張建邦博士)致詞

淡江時報改制至今,已經發行了五百期。最早期以中、英文油印,相當珍貴,只可惜這些珍貴的資料已經遺失,非常可惜。因此,淡江時報對於許多重要的檔案須善加保管、維護,對了解本校的校史有很大的幫助,也能以歷史的軌跡了解現況;除此之外,眼光也要向前看,時報發展已有數十年的歷史,如何持續向前看,不斷自我突破,是非常重要的課題。

淡江時報在淡江校園內扮演著相當重要的溝通管道。希望藉由淡江時報多報導一些關於學術研討的新聞,藉此推廣學術研究的態度,進一步使學生的人文及科學精神都能有所助益。

感謝所有為淡江時報盡心盡力的成員,之所以會吸收非大傳系的學生來擔任記者,就是讓非大傳系的學生也有發展自己興趣、磨練的機會,在報社裡自我訓練、成長;而淡江時報的許多同學,現在也在傳播界有很好的發展,並且對淡江時報有很大的貢獻。

座談紀實

主席:在五百期慶生之際,請各位就淡江時報的發行品質和讀者的滿意度,提供向上提昇的建議,請各位踴躍提出建言。

羅卓君(淡江時報社社長):謝謝各位的光臨,座談會的用意就是希望各位就平時所看到的淡江時報、感受到淡江時報的內容,有哪些需要改進的地方,提出意見供本報參考;也請在座的新聞媒體及大傳系老師以他們的立場對淡江時報提出寶貴的意見,我們的參考題綱只是純粹參考,各位發言的範圍不在此限,歡迎各位指教。

林耀福(外語學院院長):針對淡江時報是否應擴及社區這點,雖然淡江時報是校園報紙,但學校的關懷是「立足淡江,放眼世界」,可將議題酌量地擴展至全世界,不只限於我們的社區,對於國際上的重要事件可適當地報導。我們國際學院人才濟濟,可加以充分地利用,增加淡江時報的資源及可看性。

主席:請時報社好好思考,學校有許多人才,人力資源非常充沛,可做完善的支援。

魏萼(國際學院院長):淡江時報的各方面都很好,能抓到學校政策的原則,也能保有適當的彈性。我的建議是「小而有效率的官僚模式、大而有活力的同僚模式」能夠均衡,過去淡江時報對於大而有活力的同僚模式似乎較少,希望未來能達到平衡。

另外,希望淡江時報能夠加張,提供更多資訊,並且擴大發行量,將發行範圍擴展至全社區;雖然執行上會有難度,仍然肯定淡江時報的貢獻。

主席:院長說的難度都不會有,平衡同僚、官僚模式也是很重要課題,是值得努力的方向。國際資訊方面,本校常舉辦國際研討會,也常有外賓來訪;時報記者採訪時都很專業,也是無所不在的,日前牛津大學國交處主任來訪,時報記者沈秀珍全程陪同,值得讚許。但有關國際研討會的報導偏少,希望各院舉辦國際研討會時,能踴躍提供資訊給淡江時報報導。

蔡金仁(畢業記者):淡江時報無論在報導題材、廣度、深度都廣受肯定,建議對淡水地區的報導能多一些,若受到版面不足的限制,可以二、三版專題的形式呈現。以世新大學的小世界為例,他們關心社區議題,發行的管道很多,包括附近的餐廳等,讓居民與學校的距離拉近;淡江時報可製作兼顧學生及社區居民需要的專題,增加報紙內容的可看性及活潑性。

主席:是否要擴及淡水社區,確實值得思考;加版面如果能讓報紙的內容更為豐富,也是很好的想法。

陳惠美(國交處主任):Tamkang e-Times的概念很不錯,英文新聞的內容也寫得很好,可幫助學生提昇英文能力;若有中英文對照的話更好,能輔助學生學習,也對本校國際化的幫助很大。而時報記者的努力,也是顯而易見的;每次有外賓來訪時,時報記者總跟著我們問東問西的,即使我出訪國外,一回到台灣之後,記者就積極追問整個過程,非常盡責,對時報的努力給予很高的肯定。另外,希望Tamkang e-Times的內容能用國際的思考模式,提到年份時以西元表示,讓外國人不易產生混淆、加速對新聞內容的了解。

主席:鼓勵學校各單位的網站設立英文版,中文內容也要隨時更新,提供最即時的資訊。且Homepage的文宣功能很大,是整個網站最具吸引力的地方,未來要透過這種方法讓人對我們的網站產生興趣,有動機去點選它,希望未來能持續加強。

林耀福:能否利用Tamkang e-Times推廣本校的英文教育,類似中央日報的「全民英語」,撥出一塊版面,針對最近的時事邀請專業英語學者,寫一適合學生閱讀的文章,達到全校學生學習英文的目的。

主席:這意見好,要請外語學院協助,讓全校的英語教學成為裡面的一環。

曾秀瑱(淡江時報委員理學院代表):時報辦到現在,不斷地在進步,個人也非常喜歡。在國際化的過程中,希望能夠真正跳脫出來,讓孩子真正喜歡英文;我們已有外語學院,能否在時報上開闢一個外語專欄,不一定要限定哪一國語言,每一期以不同的語言表現出來,包括各國溫馨的小故事、笑話等,並且加上翻譯,刺激學生對外語的興趣。

主席:加版是勢在必行了,加版之後可增加時報內容的豐富性,也可開闢更多新的發展方向。

楊樺(校友、年代新聞記者):以實務界來看,業界的新聞媒體紛紛改版,以提供更多的新聞資訊,更切合學生的需求,因為校園關心的話題也是社會關心的話題。淡江時報定位為校園報紙,會讓人覺得有侷限於圍牆內的感覺,校園報紙應該把學生、學校、老師、校友及社區這五體合一來看每一個議題。例如最近最被關切的缺水問題,對學生會產生什麼影響、學校要如何因應等與生活有切身關係的議題,都值得我們關切。

版面的配置上,也可以打破限制,成為類似實務界報紙的形式,如科技版、人文版、社區版、校園版等等,關切更多與校園相關的議題。另外,剛剛提到要做宣傳,其實目前有許多媒體,都積極地與學校進行合作,如最近聯合報正在推行的U計畫,就是希望能培養出優秀的新聞專業人才。也建議淡江時報可以和媒體合作做一些調查,因為大部分的媒體也對校園議題有濃厚的興趣,可以朝此方向努力。

至於學校「國際化、資訊化、未來化」的三化目標,也是目前媒體發展的主流,可加以發展,學生新聞是可以與主流新聞相符的。而主新聞之後可適當地加以分析或作深入報導,以淡江時報第四百九十九期為例,頭條是一則國科會專題計畫案通過件數居私校第一的新聞,若能在主新聞之後針對某些較特別的計畫案加以分析或與其他學校做更深入的比較等,可增加內容的豐富性。

主席:大傳系十多年來培育了許多傑出的人才,以楊委員的構思來看,未來在傳播界絕對會是一名響叮噹的人物;楊委員這麼多的意見,對我們時報的發展有很大的幫助。加版面除了讓時報提供更多的資訊之外,也要有更深入的分析,滿足讀者的求知慾,這些意見都是我們未來發展重要的參考指標。

陳錫仁(時報委員工學院代表):我比較關心各位的健康議題,上學期從媒體得知許多大學教授因操勞過度而猝死,這是非常不划算的。既然校長有增加版面的計畫,建議時報可以增加養生保健類的專欄,可以從「如何保養喉嚨」這項所有老師關心的話題開始;而時報記者也可以去採訪一些身體健康的老師的養生之道,提供給其他老師參考。

主席:希望同仁們都能注意自己的身體健康,定期做健康檢查,確保自己的身體沒有狀況。另外,目前嚴重的缺水問題,在BBS上也引起很大的爭議,是否該澆水,每個人的看法不盡相同,但是竟然有人在假日時候把車子開入校園,用學校的水洗車,這樣實在太誇張了;雖然學校對社會一向慷慨,這樣的做法似乎也說不過去,時報可以多重視此類報導。

NO.501 | 更新時間:2010-09-27 | 點閱:1078 | 下載:

  • 版權所有:淡江時報社
  • 電話:02-26250584
  • 傳真:02-26214169
  • 建議使用 Chrome 瀏覽器
  • 個資相關問題請洽受理窗口,分機2040
  • 管理者:潘劭愷 / 建置單位:淡江大學資訊處
  • 更新日期:2024-04-20 12:18:29
  • 線上人數:2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