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報導 2001-10-01

未來學專欄

承蒙未來學研究中心林志鴻主任之安排,有幸參與「科技未來」之課程,一學期來每週教授三堂新課程,在與同學的互動中,深深體會「教學相長」的意義。本課程為共同選修之科目,同學大部分來自與理工科系毫無相關的文、法、商、管學系。學期中同學繳交一份以〝我對科技未來之認識〞為題的報告。令人意外的,同學的報告內容相當生動有趣,改變當初以為同學把此門課當作營養學分之印象。

綜觀同學的報告可綜合為三類:1.材料科學。2.太空科技。3.基因革命。而這其中以撰寫基因革命類報告的同學所談及的複製羊、複製人所引發的道德問題,是我輩科學家在研究之餘,值得深思熟慮的課題。

茲摘錄幾段同學報告內容與讀者共享:

1. 在某個小島生活著的年輕人當到達十六歲時就失蹤,後來他們發現所有島上之年輕人都是複製人。到十六歲時,身體的器官在發育上正值巔峰,所以別人把他們殺了以做為器官移植之用。一個活生生的肉體被養育起來就是為了器官,其思想與情感是被「人」忽視著……。

2. 另一個同學談及:若人類的科技進步,對於複製人的技術唾手可得,假若你有一位心儀的對象,你可偷取其頭髮,並藉由基因工程的技術馬上複製你的「心上人」。這是多可怕的想法,若此技術實現。則滿街都是劉德華……。

3. 複製人技術對於家庭倫理上,一位同學談及:有位媽媽痛失其愛兒,在悲傷之餘,她馬上應用複製人之技術,又複製了一位她心愛的兒子,馬上重溫天倫之樂……。

幾個月前,我看一部Disney的影片,講到一位中學生在偶然機會中,獲得一個複製相同自己的機會,當他得到另一個自己後,他便要求他的分身幫他去學校上課,他則輕鬆在家渡過,但幾天後他的分身在學校表現很好,交到很多朋友,於是他要求這位中學生讓他每天到學校上課,後來這位中學生發覺自己分身的表現比自己還好,最後才驚覺要除掉此一分身並非易事……。人類對於複製人的結果可能也會如此,複製人表現比「本尊」還傑出,最後可能演變成本尊與分身的戰爭。以上幾個例子雖然是輕鬆的話題,但我們不禁要問:在科技起飛的現代,複製人的技術已觸手可及,這些看似不可能的任務,必定會實現並衝擊到我們現今的生活。當我們享受科技的方便果實之時,其所衍生的道德問題我們該如何克服,值得我們深思與規劃。人類器官的需求是有其必要,但為了器官而抹殺一個有形體思想之人類又是情何以堪。滿街跑的偶像,以及不循自然的法規的親情,或許這些都是未來我們要面對的問題。

科技進步的技術問題我們可交由科學家去解決,但由於科技所衍生出來的道德問題,則我們應有所警惕與深思。「科技未來」是本校針對人文科系同學首創之課程,對於課程的安排,除了科技介紹之外,對於高度科技發展的社會中,科學技術對既有的道德與文化所衍生的衝擊,可能是同學比較感覺困惑與亟欲了解的問題。雖然這些人文科系的同學,對未來科技有些杞人憂天的想法,但畢竟在可預期發展下,這些都將會變成是生活的一部份,實宜多加深思。

NO.477 | 更新時間:2010-09-27 | 點閱:1135 | 下載:

  • 版權所有:淡江時報與媒體中心
  • 電話:02-26250584
  • 傳真:02-26214169
  • 建議使用 Chrome 瀏覽器
  • 個資相關問題請洽受理窗口,分機2799
  • 管理者:潘劭愷 / 建置單位:淡江大學資訊處
  • 更新日期:2025-01-03 18:08:21
  • 線上人數:5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