趨勢巨流河 2019-02-18

【產學合作圈】徐新逸用科技實踐教育目標

文/楊喻閔、攝影/羅偉齊、VR影像提供/徐新逸、影像合成/潘劭愷

教科系教授徐新逸

學歷:美國康乃狄克大學教育心理學博士

專長:數位學習、教學設計、測驗與評量、專案管理與評鑑

經歷:國際專案管理師(Certified PMP),Epprobate 主審,中華民國數位學習學會秘書長,淡江大學學習與教學中心主任、教育科技學系系主任、專任教授、副教授。

期刊與研討會論文

1.2016,翻轉教室融入國小六年級資訊課程對批判性思考能力之影響,課程與教學 19(4),頁23-60,

2.2017,Shyu,Hsin-yih;Chou,Yu-Hur;Chung,Shu-chuan,Virtual Laboratory for Teaching Physics for 9th Graders, The ISTE Conference 2017,2017/06/25~2017/06/28

研究計畫

1.3D沉浸式虛擬物理實驗之研發與推廣。(2017年8月~2019年7月)

2.106-107年VR/AR教材開發推動與示範計畫。(2017年10月~2019年2月)

3. 105年度大學以社教機構為基地之數位人文計畫。(2016年8月~2017年7月)

4.雲端物理實驗室之製作與推廣:波、電磁學及光學。(2015年8月!2017年7月)

更多學術研究內容,請見本校教師歷程系統(http://teacher.tku.edu.tw/ )以「徐新逸」查詢。

研究緣起

「我的本業就是教育,」教育科學學系教授徐新逸一開口即破題,在博士是研究認知科學,結合了心理及電腦輔助教學,學習的是如何改變人的行為,特別是學習的行為。在科技日新月異的情況下,如何擷取科技的優勢,更快速且更有效的達到教育的目標,便成為首要思考的問題,「創新對於教育而言,是在於達到更有效的學習,所以我選擇結合近年興起的VR/AR,希望能更有效率、有效果、同時在心情愉悅的情況下來達到教育目標。」

「其實教育的初衷一直都是相同的,都是希望能改變受教育者的行為,科技革新使得教育的工具跟著產生變化,所以我們教育者也要跟著進步,去探索新的、符合時代需求的教育方式,」徐新逸提及自己開始接觸VR/AR的原因,是因為時代的發展及科技的趨勢,讓使用對象的介面及需求變得不同,她只是因應這個趨勢進行轉變,讓它更為貼近時下年輕人的學習方式。「大家以為教育好像變了,但其實不然。教育科技顧名思義即是輔助教育的工具,科技是方法論,是工具論,但最後還是要回歸教育的價值與意義。」

徐新逸進一步說明,現在的孩子對於學習的方式也跟以前不同,要說服他們,現在的教育方式不能只有板書,需要「五分鐘變換隊形」,因為學生專注力與接受力已經變得不一樣,藉由將VR/AR融入課程,不只吸引大家目光,也能讓學生愉悅學習,更有效地達到學習效果。除此,徐新逸的目標不只於此,「我所從事的教育不是只有學校教育,我希望學習的範圍能自學校擴及整個社會,達到終身學習的目標。」

研究領域與歷程

教育科技的應用一向隨著使用對象而定,徐新逸的服務對象,從最早的中小學生,慢慢轉變成大學的師生,儘管教學設計,分析設計,教學實施評鑑的原理沒什麼不同,不過需考慮適合對象特性的媒體,「就像病人要透過醫生的診斷,我們也需要了解對象的需求,才能設計並提供相對應的內容。」最近幾年因為參與了科技部計畫等原因,讓徐新逸接收到許多關於「創業創新」的知識,「一開始真的很受衝擊,關於我們所做出來的數位教育軟體,如何進行商品化,這段過程對我來說是很大的挑戰、也滿含趣味。」在學校培育人才一般不會遇到市場模式與商品化,這對徐新逸來說是一個未知的領域,在接觸商品化概念後,「我才開始真正思考如何開『藥方』,去找到並解決『學習的痛點』作為研究的方向。」

徐新逸說明,教育這件事,我們很強調動手做,就像杜威的名言「從做中學」,但天下雜誌2010年的「中學生科學教育大調查」中顯示,有39%的國高中學生從來沒有進行過科學實驗,但卻有45%的學生表示他們希望每週能夠有1-2次的機會動手做實驗,「在最能培養學生在理工興趣的時期,缺乏實作,將無法好好建立學生的基礎;實作能使學生在體驗的過程中促進學習,達到更好的學習效果,但礙於上課時間、安全性、經費等因素下,很多學生都沒有辦法動手實作。所以我希望從『讓學生在學習中有體驗感』這點切入,」徐新逸因此決定結合VR/AR做成數位教材,讓學生透過科技來經歷實際的過程,「依照學生所需,在導入實作時的過程,跟觀看影片不同,過程會有提問及關卡,沒有學會這關,就無法進到下一關。」徐新逸也說明,VR/AR數位教育軟體教材是無法取代實作的,它只是輔助功能,是在進入實驗室前的模擬學習,無法進行實作時的替代學習方式。

使用VR/AR的優勢,「不外乎是個很炫的技術,也順應著最近幾年的科技進步,讓VR/AR成為能進行運用的新科技;第二個優勢,能讓使用對象接受新的學習方式,就要能吸引他們、要夠有趣,VR/AR剛好具備這個條件。」不過徐新逸也提到了相對的劣勢,在於硬體設備昂貴,所以她規劃的解決方式是尋找配合廠商提供硬體設備,「當然還有其他的缺點,但我認為有些問題是能克服的,或是能變換出更為適當的學習方式。」

而另一個難關,則是來自於目前「考試引導教學」的教育環境,成了徐新逸推動「動手實作」的阻礙。如何突破這個瓶頸,徐新逸積極規劃「實驗認證」機制,希望學生透過VR/AR進行實驗的學習,儘管不等同於考試,但對於他們來說,不失為一個學習的好機會。尤其十二年國教實施在即,在重視實作與探索的情況下,如果能找到相關的機構共同規劃,應該有機會改善目前的問題。

徐新逸與教育部合作,希望能確實提出解決目前教育瓶頸的新教育模式,她將VR/AR數位教育軟體的原理加以應用,進行「AR/VR教材開發推動與示範計畫」,「目前我們團隊已經與很多老師合作,共做出28套以國中小為對象的教材,經過篩選後上傳教育雲供學生使用。」她認為現在的學生身為數位原民,對電子產品、軟體都能駕輕就熟,如果先以電子化教學替代,也是一個很好的選擇,「最主要是能引發出學生學習的興趣!」

在VR/AR數位教育軟體的推廣,徐新逸下足功夫,「我曾跟國中小、博物館、科教館等機關合作,有很深的感觸,VR/AR其實無法吸引城市孩子的目光,又或是我們做的遊戲設定上,已經無法滿足他們的需求了。」所以徐新逸開始轉戰偏鄉學校,希望能幫助到更多有需要的學生,「其實一開始滿沮喪的,但想想城市的學生可能有很多管道與資源能幫助他們學習,我應該將這些資源用在需要的地方,到偏鄉學校進行推廣教育時,當我看到那些孩子眼睛睜大,感覺新奇的眼神,頓時我發現達到了目標。」她希望能建立起一個成功的教育模式,讓後進者能安心擴建已打下的基礎。

徐新逸認為,老師要將課程內容包裝得讓學生能在快樂中學習,「我認為這是教育者的使命,要讓學生學得心服口服,他們就能有好的學習效果,而進一步地,我們要能引起他們的學習熱忱。」

研究展望

對於未來,徐新逸有兩項大展望。

首先,她認為教育方式的革新與制度層面,兩者是分不開的,「單單紙筆測試已經不符合時代需求,所以近幾年高等教育在考試制度或課程內容一直改革,就是希望能廣納各種篩選條件,讓學生在學習知識上,更有興趣、也確實吸收。」「之前,教育部曾輔導有志於開發電子教育教材的廠商,但成功的都是補習業的線上補課或線上授課系統,這反映出教材要有需求者、才有市場。」徐新逸說明,這是很現實的問題,對家長而言,都希望孩子學業成績能進步,他們要把錢花在刀口上,所以教育模式要進步,教育制度的修訂也不能落後。

其次則在於人才的培育,「VR/AR只是教育的一種解決方法,但教育需要長時間潛移默化,才能看得出效果,所以身為教育者,培育並提攜後進也是一個很大的課題。」徐新逸想要創造出能讓立志為老師或從事教育相關行業的年輕人,有一個發揮的舞台,這呼應她一直努力想做到的「要讓教育有所突破與革新」。

堅守教育本質 理解學生與時俱進

「教育不可能一直不變,老師也需要不斷學習。」是我堅信的原則。

在淡江大學任教27年,一路走來,經歷許多教學科技變革,從幻燈機、投影機、電腦動畫、線上教學、到 VR/AR等新科技的出現,讓我深刻體會教學模式一定要跟著調整,但教育的本質是不會變的,都是希望受教者能對我所傳授知識感興趣、透過良性的互動及參與,學得好、快、精準。科技取代重複性的工作,卻不能讓人失去了深度思考與問題解決能力。

在推廣VR教材時,所碰到最大的問題就是虛擬實境的設備不足,昂貴的硬體在目前無法支援一個班級的上課,所以目前的做法是透過電腦版輔以頭盔版為主要推廣方式,畢竟在跟上新科技的同時,也得思考並順應實際狀況來施行。

有機會我就會去學習並開拓新視野。從接收新知到應用的過程中,我曾遇到許多瓶頸與挑戰,例如剛開始要將研究成果商品化時,才發現學術理想與商業現實間需要適度妥協。特別是國內教育市場受到教育制度等影響,產品的定位需明確,且得要並行考量許多利害關係人的需求。因此,符合使用者需求的產品,更勝於假設是對使用者有效的產品。這跟我以前「先完成產品再進行推銷」有很大的不同,顯示在研發與輔導學生的同時,其實我也是學習者。讓我印象最深刻的經驗,是有一次獲科技部邀請參加為期三天創新創業集訓營,主辦單位以重金禮聘三位來自美國矽谷的創投顧問與Pitch教練,全程以英文授課。上完第一堂課,就震撼不已,因為其他經選拔參與的學員,每個都表現得積極而急迫。在密集而高壓的集訓下,因為學習動機不同,一開始讓我不是很適應,但還是硬著頭皮,要求自己盡其所能地去學。最後一天的晚上,是模擬Venture Capital 舉辦之Pitch Day,每位學員都得上台簡報並接受三位評審的嚴苛詢問。當晚幾乎有一半學員都落跑了,但我最後仍完成任務。我告訴自己不能退縮,不翹課,因為我也這樣要求學生,我必須以身作則,才能堅守自己的教學原則。

透過我所學、所經歷的事來說服學生,也是一門大課題。現在的學生需要「理由」,他們並不會無條件接受這些新知識與要求,他們需要瞭解其中的過程,所以我喜歡被學生提問,因為這樣表示學生有在動腦,有參與才會有互動,過程中學生會對我敞開心房,這樣的學教過程是很愉快的,我也能被提點到以前沒注意到的觀念與細節。

學習是每個人一生都要經歷的,老師也不例外,我能給學生的是專業與人生歷練,我也曾是學生,知道學生會因什麼而困擾。當學生遇到難過的事情時,我希望他們學著面對,去檢討自身是否有什麼可以改進之處,這很困難,因為我也曾如此,但現在回首過往,那是一個很好的經歷,讓我永遠記得自己當時做錯的事情,且永遠不會再犯相同的錯。不過,要如何將這些話以學生的角度說給他們聽,就是一門溝通的藝術,誤會有時候是因彼此存在著認知的差異,要排除這些差異,就要能站在學生、年輕人的角度去思考,這是需要學習的,這就是教學最有趣之處。

NO.1081 | 更新時間:2019-02-18 | 點閱:1028 | 下載:

  • 版權所有:淡江時報社
  • 電話:02-26250584
  • 傳真:02-26214169
  • 建議使用 Chrome 瀏覽器
  • 個資相關問題請洽受理窗口,分機2040
  • 管理者:潘劭愷 / 建置單位:淡江大學資訊處
  • 更新日期:2024-03-28 19:44:53
  • 線上人數:4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