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鍾子靖淡水校園報導】學務處衛生保健組4月19日中午12時在HC306舉辦健康好食光體態不走樣系列活動,邀請物理治療師李思翰以「肌不可失,養肌續瑞逗陣來」為題,解析以運動訓練肌肉與維持健康間的關係,吸引逾50人參與。
「你們為什麼要做運動呢?」李思翰先跟與會者提問,眾人紛紛回應自己運動的理由,有人希望減少受傷的機會,也有人希望增加肌力,李思翰卻笑說:「怎麼都沒有人是想秀馬甲線呢?」有趣的開場,逗得大家哄堂大笑,他則進一步說明,只要是讓自己願意動起來的理由,都是好的起步點,希望能有好體態都是好的開始。
李思翰表示,大眾對於運動的刻板印象大多停留於鍛鍊體態,其實肌肉量的多寡也會影響體內的機能運作,其中最容易因為肌肉減少症而引發的是阿茲海默症,身體肌肉疲弱的人,會比一般人多1.8倍的機率患上阿茲海默,雖然此病症與基因缺陷相關,但不運動族群的罹患率卻與本身帶有患病基因的人不相上下,而維持健康不只是對自己負責,也是讓身邊親友安心的責任。
接著,李思翰說明運動對身體的益處,他指出固定的肌力訓練有助於骨骼增生,以同樣50歲的女性為例,有習慣重訓的骨密度可以比同齡高出1至2個T評分,可減少骨質疏鬆的機會。多數人都覺得運動需要花費很多時間,其實只要讓每個肌群在每週訓練10組以上,每組30RM以下就可以維持肌力,只要有心,在家裡也可以隨手拿物品做訓練,李思翰隨即示範,並帶領與會者一起進行多組運動,雖然只有15分鐘,動作看似簡單,但已讓參與者個個氣喘吁吁。
最後,李思翰強調,有試圖改變都是好的起始點,任何運動只要能保持習慣都是好運動。經濟系副教授陳怡宜分享,她很訝異罹患阿茲海默症的機率竟然與肌肉量有關,經由這次演講,她會更注意維持肌力,期待在日常生活中應用李思翰教導的姿勢使用原則,讓自己更健康。
關鍵字
#衛保組
#李思翰
#物理治療師
本報導連結
#SDG3良好健康和福祉
#SDG4優質教育
NO.1141 B
| 更新時間:2022-04-24
| 點閱:1034
|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