趨勢巨流河 2024-05-18

【淡江學術圈】研發智慧e筆 張炳煌讓所有人成為AI書法家
#### 採訪/賴映秀 林庭安  今年一月農曆歲末在圓山大飯店大廳舉行的春聯揮毫,年輕學子在攝影機前以手為筆,推移之間寫就氣勢萬千的電子春聯呈現螢幕上。這場「空靈揮毫處女秀」十足的戲劇張力,讓智慧e筆在電子媒體的推波助瀾下受到矚目。
 其實在這之前,「e筆書畫系統」的研發已走過23年寒暑,也已經在部分縣巿的推廣下,進入小學生的書法課堂,並辦過了幾屆大學生的「e筆書法比賽」。這個以千禧年為開端的故事,文錙藝術中心主任張炳煌侃侃而談:「都是淡江值得說的事情。」 他回憶起千禧年與資工系郭經華、洪文斌兩位老師有了「用電腦教學來進入傳統書法」的構想,當時文錙藝術中心才剛成立,一切就從一週一次的研發會議開始。「當時完全沒想到會研發出e筆書畫系統,更沒想到能將AI應用在書法教學上。」張炳煌說道,一切的研究成果都是順應時代趨勢及潮流而生,因為他認為「即便無法超越時代,也要跟上時代。」
![](https://photo.tkutimes.tku.edu.tw/ashx/waterimg.ashx?im=EA3E68C168E0EB1627272C9390A2FF00821F85314258CB66F38F4272F668E179B9D541340759E7E58E67D787082911C760D4FEC2004791DAFE57BDBD1D7108F4)
2022年在穩懋董事長兼總裁陳進財(中)的經費挹注下,張炳煌(左)的e筆研發團隊進入新的里程。(圖/本報資料照片)
#### 24載研發 都是在淡江發生的故事  經過十餘年來的努力,2018年本校與Studio A合作將e筆導入ios系統,在ipad上即可使用e筆書寫APP,將傳統書法特色完全展現於平板。以磁性感應技術,在書寫板與電腦工具上,透過動態筆跡模擬出傳統書法的特色,突破以往欣賞作品只能看見成果的缺憾,顛覆傳統的書法範帖及學習方式,且能記錄書寫及繪畫過程,成為學習漢字和書寫的創新工具。
 2022年在穩懋董事長兼總裁陳進財的經費挹注下,藉由111年度跨域教師社群的連結,e筆研發團隊進入新的里程。張炳煌與工學院暨AI創智學院院長李宗翰共同主持的「淡江e筆雙軌發展研發計劃」,團隊成員更加壯大:資工系教授洪文斌、陳建彰、林其誼、助理教授吳孟倫、英文系助理教授張介英,及中文系兼任助理教授絲凱郁。在A軌(e筆書畫系統)的基礎上,透過數位優化、數位轉型,發展出B軌(結合AI技術)系統成果:「書法布局系統」、「草書檢索系統及生成」、「美跡系統」、「眼球移動實驗」、「空靈書法」相繼問世,將一一實現「應用人工智慧技術以達字體個性化」的研發目的。
#### 成功商轉 進入小學生書法課  在雙軌轉型計畫之「A軌」部分,絲凱郁教授正擴大整理古帖的e筆數位化及集字的內容,「e筆書畫系統」已成功進入一般人使用,透過觸控板觸控螢幕,以e筆書寫,呈現出硬筆到毛筆的筆觸、筆鋒及不同粗細的變化,可廣泛運用習字、練字、書寫,且不再需要傳統書寫的用筆、紙張、墨水、字帖等,堪稱書寫工具的創新革命,目前在故宮南院就已經採用e筆由參觀者者體驗國寶字帖的臨摹。並從書法運用e筆的功能,順利進入各種繪畫,成為「e筆書畫系統」。
 樂此不疲的南北奔走於小學校園的張炳煌說明,因受惠於行政院「生生用平板政策」,與翰林、南一、康軒出版之國小語文教科書為基礎,學校只要備有觸控筆或進階設備Apple pencil,並搭配下載e筆書畫系統,就可以讓國小生在寫生字時,透過e筆書畫系統不斷練習,達到正確、工整、美觀目的。
![](https://photo.tkutimes.tku.edu.tw/ashx/waterimg.ashx?im=EA3E68C168E0EB1627272C9390A2FF00D7FA5B5A191A4282120801CC35DB030B407E532929D7EB911D2ED0ADF399A7E1FBEBFF95763D5EDD01BFDD9F7929CE95)
「生生用平板」讓e筆進入小學書法課堂。(圖/淡江書法研究室提供)
#### 投入AI研發 B軌大轉型 成為智慧e筆  B軌計畫的目標為運用AI技術,結合原有研發成果,能自動辨識、生成調整書寫字體,揉合使用者個人化特色與書法藝術欣賞之美感,以達字體個性化。目前已研發出多個系統,介紹如下:
**「標準草書檢索系統及生成」:** 近代于右任的標準草書是非常實用的草書字體,可惜尚沒有完整的字型及各字形式不一,造成學習者困擾,為求標準草書字形能夠清晰學習及方便使用,洪文斌團隊研發檢索及生成系統,已經完成並載入于右任大師書寫的標準草書,缺字的部分也可利用AI功能,以于書風格生成文字的方式完成,並將標準草書字形加入書法自動布局系統。
**「書法自動布局系統」:**因觀察許多書法初學者單字練習非常優美,但整體作品的書法佈局並不理想,因此萌生開發書法布局系統輔助初學者學習。由洪文斌領銜研發,以于右任標準草書及篆、隸、楷、行、草共五種字體為基礎;使用者可鍵入各種自訂或自選的詩詞字句內容,以及置入落款時想要的款文字句。並在操作介面上挑選尺寸格式,自動進行布局及落款,也能給予修改指令。確定好的完整作品,可以存檔,也能列印出來,更可即時生成影片,完整還原自訂作品的字跡,看到各字的運筆過程,讓初學者的學習更為方便。
**「美跡系統」:**為透過影像處理與機器學習的整合,開發出書法教學輔助系統,吳孟倫團隊將原本書寫者的字形,透過AI大數據的演算,且與具有傳統書法特色的字體結合,並生成出更美觀且保有自我風格的字體。
**「空靈揮毫」:** 陳建彰團隊藉由網路攝影機,利用影像辨識的AI偵測技術,讓使用者在無穿戴式設備及不用書寫板的輔助下,以空手揮動,透過科技將無形的文字呈現在螢幕上,突破書寫必須具備紙筆的傳統思維。成為e筆系列中最具戲劇張力的明星產品,亦在春節揮毫活動中大受歡迎。
**「眼球移動實驗」:**由張介英研發,透過了解專家與非專家對於e筆書法的審美差距,蒐集受試者的眼球重心移動數據,判斷出書寫者的書寫習慣及程度,藉此檢視學習者書寫書法的缺失,並且給予具體改善建議。 **「階段式網頁應用系統程式」:**由林其誼團隊負責整合並架構,透過改寫e筆書寫系統原先伺服器舊有程序碼,經由修改架構階段式網頁應用系統程式,能將應用程式中內建的圖檔、內容儲存在雲端。使用者不需像以往下載e筆書寫系統龐大容量的圖檔,節省使用者體驗app的時間及增進使用流暢性及方便性。
![](https://photo.tkutimes.tku.edu.tw/ashx/waterimg.ashx?im=EA3E68C168E0EB1627272C9390A2FF00221FBB8CB9D1553B3B3AC9CF80F0E77A181CE5F2C19E5FEA32B477BD553FF77AA71961B57E8DE0B92CDFD6E805C8834A)
張炳煌榮獲日本外務省頒贈表彰,由日本駐台代表片山和之(左)代表日本政府表彰。(圖/張炳煌提供)
#### 最大夢想 不讓書法在元宇宙缺席  曾經連續19年,每天參與中華電視台書法節目「每日一字」的教學演出,並在電視臺播出長達25年,張炳煌目前除了擔任本校教職,並身兼文錙藝術中心主任,同時亦為中華書學會會長、國際書法聯盟總會理事長、台灣e筆書畫藝術學會理事長。 他不但推動書法數位化、AI化,也嘗試要將傳統書法帶入NFT「非同質化代幣」(Non-Fungible Token)書法作品和元宇宙。包括在2021年7月將「龍」字圖檔結合「NFT數位加密藝術」,開啟漢字書法運用區塊鏈的新篇章。對於華人、對漢字有興趣的外國人,都能透過網路欣賞漢字書法作品的精髓。多年來的努力,並在2023年獲得日本外務大臣特別授予表彰狀,公開表揚。日本共同通信社也在今年3月專文介紹e筆研發,在日本各媒體刊載,獲得極大迴響。
 本週起(5月22日至7月9日)在文錙藝術中心展出的「e轉新境--書畫與科技對話展」,張炳煌邀師生來看展的時候,透過QR code掃瞄、NFC去看動態書法如何一筆一捺呈現出作品氣勢,「你就會驚訝『只是一支筆』,卻能千變萬化!」而且,他強調與傳統書畫展不同的是:「如果你喜歡,就可以把作品下載帶回家。」
 從千禧年來的努力,像作夢般的一一實現了,但他仍一路向前走。眼前的場景已換成元宇宙,張炳煌說未來每個人都將進入元宇宙,他不希望在那裡只看得到印刷體,「如果元宇宙裡沒有辦法表現一個人從心靈呈現的書法藝術的時候,那書法就真的變成骨董了。」他全速往下一個書法藝術的夢想前進:「我希望它能夠虛實整合,將來可以也存在於元宇宙裡面。」
#### 小辭典: **雙軌轉型:**「雙軌轉型」是一種企業轉型策略,主要包含兩個部分: 轉型A:重新定位現有的業務,進行微幅度的調整或改變,以適應市場變化或提升效率。 轉型B:創造新的成長引擎,進行較大幅度的改變或創新,以開創新的市場或業務。這種策略的目的是讓企業在面臨破壞性創新的挑戰時,能夠同時保留現有業務並尋求新的成長機會。透過這種方式,企業可以在保持穩定營收的同時,探索和開發新的商業模式或市場。(資料來源/Copilot)

NO.1183 B | 更新時間:2024-05-24 | 點閱:976 | 下載:

  • 版權所有:淡江時報社
  • 電話:02-26250584
  • 傳真:02-26214169
  • 建議使用 Chrome 瀏覽器
  • 個資相關問題請洽受理窗口,分機2040
  • 管理者:潘劭愷 / 建置單位:淡江大學資訊處
  • 更新日期:2024-06-03 12:41:30
  • 線上人數:4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