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爾不群 2025-08-28

【卓爾不群】精研裏千家茶道 日文系校友鄭姵萱:待人如茶 溫潤在心 品茶似修行
【舒宜萍、記者許宥萱專訪】一盞清香淡綠的抹茶,盛在淺褐色調的茶碗中,一顆「源吉兆庵」精製的白桃和果子,裝在淺米暈著水蜜桃色澤的包裝紙中,精研日本茶道30餘年的日文系傑出系友鄭姵萱,坐在榻榻米鋪墊的茶室中,微微抬手請客人以五感享用,背後木格窗透進來亮白色的光芒,映照著她微笑的容顏。融合美學、具儀式感的待客之道,展現出茶道不僅是品茶而已,更是一種修行,培養出良好的生活方式,讓主人和賓客享受著處處皆美的氛圍感。
 「學習茶道藝術與技巧,能在人生中,尋找到自己內心的寧靜。」鄭姵萱依循正規教學,從初級到中級教師,一路修習到最高學府「裏千家學園茶道專門學校」畢業,多年來的教學與深厚修養,榮獲日本裏千家第十六代家元千宗室親頒臺灣首位「茶道教授」資格,茶名:「宗萱」,走出了一條專屬於自己的靜謐和敬之路。在臺北開設宗萱茶道學苑的她,特別指出「如何透過一碗茶,讓來訪賓客感受到日本文化的深刻品味與意境,體現的不只是技術,更是心意。」
#### 海外求學 意外踏上深度學習之路  大學畢業後,鄭姵萱與好友前往澳洲就讀語言學校,原本想提升英語能力,卻意外展開了與茶道的奇妙緣分,因認識了日本同學,帶她參訪當地日本文化中心,首次接觸到正式茶道課程,驚豔於其儀式與美感,另外還提供日本舞踊、書道與花道等傳統藝術,令她為之著迷。從小熱愛藝術的她,自此便沉醉其中,投入這項修行旅程。
 「茶道的相關藝術,不單只是學習泡茶與飲茶的過程,更是融合了儀式、美學和哲學,是一門講求『不重複』的藝術。」鄭姵萱深知其中奧妙,她追求漸進式的改變,從茶道具的顏色、形狀、高度與圖案皆有不同,小至和菓子的搭配,大至空間擺設,皆蘊含深意。而茶道也富有文學氣息,在品茶外,亦有吟誦和歌、俳句、唐宋詩詞,可以寫書法,落款題詞,結合文學與技藝,相當富有韻味。
![](https://photo.tkutimes.tku.edu.tw/ashx/waterimg.ashx?im=EA3E68C168E0EB16EAC97BE71E89B724C2623E246A03E6E72A513FC36089EFE426B5C9C65239BDF8F5CBD1C734727902F66BF753A76916E54D93EC0D668695B6) 日文系校友鄭姵萱擔任宗萱茶道學苑主理人,板書字跡整齊娟秀。(圖/鄭姵萱提供)

#### 投入茶道教學 回饋母校  之後,鄭姵萱延續對日本文化的熱愛,除持續鑽研茶道外,更涉獵日本舞踊、三味線與和服著付,分別取得專業資格。她開設個人教室一心鑽研教學,同時不忘回饋母校,促成淡江茶道社和日本文化研究社的成立,更擔任指導教師,推廣傳統文化。她感念教授陳伯陶、彭春陽的教導,推廣這項專業,讓更多人知曉茶道的美。
 從事教學多年,鄭姵萱坦言,在臺灣推廣茶道並不容易,而日本則十分重視藝術發展,認為這是生活禮儀的一部分,涵蓋的技藝內容更是人格培養的重要起點,藉由此項藝術精進禮儀和文化,發展健全的生活倫理觀念,她特別出版《茶道:將茶席裡的美,擴及日常生活的每個角落》、《茶道歲時記》。
 除了在茶道教學領域出類拔萃之外,同時身兼日本舞踊華山流師範(華山蝶萱)、京都和服學院和服上級著付師暨講師、日本文部省認可民族衣裳文化普及協會認定講師,並擁有三味線小唄堀派會名取資格。這些身分幫助鄭姵萱在教學中更多元,更全面,鄭姵萱舉例,像是將日本舞學習到的肢體動作,應用在茶道中,當進行表演時,姿態顯得更加優美;而正確的穿著和服也是一門學問,「和服講師」一職,讓她可以教導學生如何在不同場合舉辦的茶道活動中,穿著合適的服裝出席,展現出應有的尊重。
#### 追本溯源 親赴茶道學校  擁有多項專業身分,她笑說:「年輕時睡眠較少,工作之餘的時間,都投入在各項技藝練習中。」然而,隨著歲月流轉,她漸漸體悟到:「選擇一項技藝作為專業,才能真正走深、走遠,成為領域中的佼佼者。」因此,鄭姵萱決定踏上新的旅程,2016年放下一切,前往茶道發源地京都整整兩年,進入裏千家學園茶道專門學校進修,深入理解精神與技法。
 講求修行的茶道學校,對紀律有嚴格的規範,要求身體力行,對於各項細節反覆練習,追求廣度與深度,成為真正的「職人」。因此,課程的事前準備工作,必須由學生一一親手完成。鄭姵萱指出,那時須輪流擔任值日生,包辦打掃庭園、教室清潔、準備當天課程所需材料等各種雜務。她好強地說:「身為學校裡少數的外國學生,更要努力讓大家對臺灣留下良好印象。」
 讓她印象深刻的是,猶記那年嚴冬,大雪紛飛的清晨,輪值日生五時便起身梳妝,著和服踏雪前往學校整理環境。她說,想到臺灣的親友正正開心的慶祝新年,自己卻跪在冰冷的榻榻米上辛苦擦拭,茶室門戶洞開,寒風刺骨,縱使貼了七枚暖暖包,仍凍得指尖發麻,不禁潸然淚下。現在的她,已經可以笑著回憶這一段刻苦耐勞的學習之旅,因為她領悟到,「茶道結合美學、歷史、技藝、傳統、文化、禮儀,更是體驗禪學和生活的好機會。」
 一路以來鄭姵萱堅定地學習,更感謝恩師裏千家名譽師範教授關宗貴悉心栽培,多年間在臺日之間奔波教學,遺憾的是,就在去年開心榮獲教授榮譽的翌日,恩師安然辭世,彷彿是師徒間最圓滿的傳承與告別,心裡仍充滿著惆悵之情。對她而言,茶道是修行一輩子的功課,即使已獲得其中最高榮譽,她始終保持謙遜學習的心態。「只要身體還能行動,就會繼續親身實踐,將茶道精神落實於日常,延續這門藝術所蘊含的深厚智慧與美學。」

關鍵字 #獲獎榮譽 #日文系 #校友 #鄭姵萱 #裏千家茶道 #宗萱茶道學苑 #品茶 #修行

本報導連結 #SDG4優質教育 #SDG8尊嚴就業與經濟發展 #SDG11永續城市與社區 #SDG12負責任的消費與生產 #SDG17夥伴關係

NO.1222 | 更新時間:2025-08-28 | 點閱:224 | 下載:

  • 版權所有:淡江時報與媒體中心
  • 電話:02-26250584
  • 傳真:02-26214169
  • 建議使用 Chrome 瀏覽器
  • 個資相關問題請洽受理窗口,分機2799
  • 管理者:潘劭愷 / 建置單位:淡江大學資訊處
  • 更新日期:2025-08-28 16:08:23
  • 線上人數:9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