瀛苑副刊 2004-04-26

十三行人,生日快樂!

曾幾何時,在沒有絢麗霓虹燈,對外交通亦不發達的八里鄉,可以於一夕之間變成國人爭先恐後、慕名而來參觀的譗名勝古蹟豃了呢?這全靠「正港」台灣原住民「十三行人」之賜,在「十三行博物館」於今年四月二十四日開館滿一週年之際,在此行文以為祝。

十三行人早在一千八百年前就定居在八里淡水河出海口附近了,靠著漁獵及少量農業生產方式維持生活,再加上擁有煉鐵技術,及憑著南島語族優良的航海技術,航行外島與其他民族貿易有無,由交換所得的物品看來,十三行人已脫離了只求餬口度日的生計,進入更高層面的精神生活。從「十三行博物館」的鎮館之寶──「人面陶罐」可看出十三行人除製陶技術精良外,此陶器正面雕塑出的臉部表情透露著平和卻又堅毅的感情,觀眾在面對不知是「他」或「她」的中性臉譜時,相信都有「不見廬山真面目」之憾,十三行人這一路走來,卻在五百年前如斷線風箏般,找不到他們子孫的蹤跡。

大部分的人對於距今一千八百年至五百年前發生在淡水河出海口的八里歷史不甚了解,更好奇為何命名為「十三行」的呢?原來在民國四十四年前就有一位飛行員潘克永少校,常駕駛飛機經過觀音山上空,每次經過時發現機上的羅盤都有異常的現象,在他心中或許認為八里地層下方蘊藏豐富的鐵礦,也可能是受到神秘力量的召喚,他請了台大地質專家林朝棨教授來此探勘,沒想到鐵礦沒找到,卻發現了一處遺址!如何命名呢?就依遺址發現地的十三行村名,定名為「十三行遺址」。

十三行地名的由來源自於早年有十三間行郊設立於此,但另有學者則認為「十三行」應是原住民語的漢語音譯罷了。無論如何,十三行人總算得以重見天日,還其原來面貌,只是好景不常,當遺址尚未挖掘出全部真相時,卻於民國七十八年被規劃為「八里污水處理廠」用地,招魂未完成,又即將被打入十八層地獄,遺址面積原有六萬多平方公尺,但搶救下來的面積僅十分之一。而保留下來的部分,是我們與過去的歷史所作的唯一連結,真不禁要問:難道經濟建設一定重於文化史蹟的保存嗎?

至於館外的周邊設施,則一反傳統的「觀光景點」現象,這兒看不到商店林立,取而代之的是腳踏車步道,旁邊還有一大片公園即將完工,完全擺脫國人走到哪吃到哪的習性,我寧可相信這是因為國人人文素質的提昇。沿著八里的博物館路一路走進十三行博物館,為的是要與台灣的歷史文化接軌,在探索的過程中,體驗十三行人生存的時空背景。來八里參觀的民眾,第一個映入眼簾的是六個巨大的蛋型槽,千萬別以為那就是博物館,其實是八里污水處理槽,據說造價高達50億台幣呢!整個污水廠區即是十三行遺址區,而「十三行博物館」選擇在遺址區旁設立,正默默地注視十三行人埋骨所在,蛋型槽就像是造價昂貴的巨石墓碑,一方面像是為十三行人立碑紀念,另一方面也為錯誤的政策而引咎罰站吧!

與香榭里舍大道的巴黎相比,在人口數僅3萬(農業人口佔全鄉一半以上)的八里,大概只有「音譯」部分相似,加上也有一條河流經過,只不過前者是名聞遐邇的塞納河,後者卻是曾經髒臭無比的台北第一大河淡水河。在去年SARS侵台時,北台灣唯一一座考古博物館誕生了,不負重託的「十三行博物館」,締造了非常多的輝煌紀錄:

不到四億元的預算下造就「冷門」的考古博物館,不到一年的開館時間,卻有近九十萬的人潮湧入館內參觀;在經費拮据的預算下蓋出一座得到建築金牌獎的博物館(孫德鴻建築師也因此獲得最佳遠東區建築師獎第一名);打破不吉利數字13的迷思(接駁公車也由淡水客運原本規劃紅26更名為紅13);這麼多民眾願意知道原住民過去的生存空間與文化習俗,近九十萬的參觀人次,與西班牙畢爾包的古根漢博物館第一年開館人潮130萬比起來雖然只佔7成,但與觀光大國相較,光靠國人的捧場,就有如此傲人的表現,令人刮目相看。

沒有方便快捷的運輸管道,污水廠和台北港環伺周圍,文化產業在景氣如此低迷的情況,卻在一個社區博物館的推展之下,如同打了一劑強心針,這不僅是十三行人的功勞,亦是參觀民眾的光彩,希望在「十三行博物館」週年慶之際,大家能共襄盛舉,為曾在台灣留下文化足跡的十三行人大聲喝采,並高唱一首「生日快樂」吧!

NO.571 | 更新時間:2010-09-27 | 點閱:1104 | 下載:

  • 版權所有:淡江時報社
  • 電話:02-26250584
  • 傳真:02-26214169
  • 建議使用 Chrome 瀏覽器
  • 個資相關問題請洽受理窗口,分機2040
  • 管理者:潘劭愷 / 建置單位:淡江大學資訊處
  • 更新日期:2024-03-29 08:19:20
  • 線上人數:2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