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論壇 2004-01-05

學校應成立真正的「研究發展部門」

教育部日前鄭重宣佈,將於明年起,提供五年五百億元的經費給大學校院,從事尖端學術研究之用。教育部長黃榮村亦同時宣佈,將這項補助提供幾所大學重點研發工作,未來希望五年內至少一所大學,進入亞洲第一排名;十年內則應躋身世界前一百大學排名。

本校由校長張紘炬主持規劃,希冀從校內各學院研究中心,或教師研發計畫中,挑選出適合廿一世紀國家未來發展的方向與計劃,參與該項重要的遴選,爭取高額經費補助,以繼續培養教師們研究的動力,使淡水校園成為真正研究型的大學。

對許多學校而言,感覺教育部這次是「玩真的」,因為補助金額空前的高,是許多大學覬覦的「大餅」。看到本校對此有積極主動的做法,感到很欣慰,但是也覺得有一些隱憂,在此願提出分享,並提供建議。

這項五百億元的補助,本校若想爭取,我建議須以「搶下奧林匹克運動會主辦權」的精神,從現在就開始準備,並進行四年後的奪取金牌計畫。而且不只以此五百億為目標,最重要的,是追求自我本質的改變,改進本校研究環境,吸引更多優秀師資或研究生一起投入,創造淡江有特色的學術聲望,如果以後政府還有其他補助項目,淡江已經準備好,想要爭取將可勝券在握。

以我的母校、美國普渡大學的經營為例,可以說明這個情況:普渡也是私立大學,非常注重學術,培養了不少諾貝爾獎得主,更以高薪聘請一流的研究人才駐校,新進教授則非常注重其發展潛能;以高額的全額獎學金,吸引世界各地優秀學生就讀;營造良好的研究環境,空間、設備無一不是最好、最優厚的;要求學生畢業論文需有一定程度,可造就指導老師的學術名聲,也必然造就學生的學術名聲。

這些實質做法,最後榮耀仍將歸於母校,「普渡」成為眾所週知的優秀大學,接著,又可繼續吸引優秀師資和學生參與或就讀,這就是一個大學能長遠經營的學術動力,我們可以看見的是,在這些成就之前,學校投注了多少的努力!

而這樣的「良性循環」,不是光靠五年五百億元可以做到,五百億如果用完了,政府還有沒有其他更多的經費補助,可以繼續支持各校研究計畫?目前並不得而知,但是我們知道,如果學校持續的關心及實質鼓勵,在淡江,埋首研究、有傻勁的教授很多,學校能投入「營造良好的研究環境」,培養一群有向心力的老師,並且提供誘因和驅動力,是最實際的好方法。否則,若沒有良好的鼓勵,老師無法專心投入研究,也無法吸引優秀學生(因為他們都選擇學費低、有優渥獎學金的國立大學),淡江有可能進入「惡性循環」,面臨無人才、拿不到外界補助經費的窘境。

因此,我建議學校應成立真正的「研究發展部門」。也就是說,在台灣,學生人數日益減少,大學經營更有其困難性,資源有限的私校,該主力發展何項研究,一定要有策略,應審慎考量未來要培育的學術重點為何?該如何進行?可以提供的空間、人力、資源有多少?淡江人才濟濟,有報負、有理想的優秀教授多的是,學校要如何導引他們,無怨無悔的投入研究工作?

尤其,針對爭取五年五百億的計畫,應由「研究發展部門」進行審慎考量與評估,提出之後,能獲教育部的青睞,得到補助最好,萬一行不通,也要讓教育部知道,我們已經做了研究扎根的工作,今天淡江需要的是教育部的「臨門一腳」,如果沒有獲得補助,反而是教育部的損失。

多年來,每一位諾貝爾獎得主,都是經過縝密的精英教育,及優良的研究環境下,培養產生的,至於如何建立「良好的研究環境」?建議可行的做法是:

一、 對校內各研究中心採取降低管理費,但可要求多做一些研究成果;

二、 培養專業研究人力,如設立約聘研究人員(與教學系統的教師不同),其百分之五十的薪資由學校支應,其他靠爭取研究案,可讓人員有穩定感、歸屬感;

三、 給予研究生獎學金,或未來有修讀雙學位的機會,盡心培養,要知道,將來淡江是靠這些優秀校友闖天下,打出「優良淡江」的名聲呢!

四、 教師藉著協助政府、企業界解決一些問題,爭取認同與經費,學校並將經費實質回饋給教師,從事基礎研究,因為光靠學校和政府補助是不夠的。

目前國內研究資源如教育部、國科會,仍是國立大學擁有的多,私校資源有限,只能以最有限的經費,創造最大的效益。因此重點必須在培養教師、學生身上,如果今天不做,五年後、十年後,我們將仍然看不到亞洲和世界的排名裡,是否有台灣的學校在內。(舒宜萍整理)

NO.560 | 更新時間:2010-09-27 | 點閱:1489 | 下載:

  • 版權所有:淡江時報社
  • 電話:02-26250584
  • 傳真:02-26214169
  • 建議使用 Chrome 瀏覽器
  • 個資相關問題請洽受理窗口,分機2040
  • 管理者:潘劭愷 / 建置單位:淡江大學資訊處
  • 更新日期:2024-03-28 19:44:53
  • 線上人數:3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