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劉昆霖報導】本校紹謨紀念體育館即將落成,體育館和文館間設有約62階的階梯,由創辦人張建邦取名為「五虎崗」,與本校大門的克難坡前後呼應,象徵有始有終。而五虎崗階梯旁即將豎立一座「五虎碑」,說明五虎崗的由來。揭碑儀式於6月2日下午1時舉行,由創辦人張建邦揭幕。
《五虎崗記》內容如下:淡江大學創設之始也,卜址於「淡水五虎崗」。「五虎崗」者,乃大屯山脈,蜿蜒而下,至「虎頭山」,分為五條尾稜,遂有「五爪脈」、「五條崙」或「五虎崗」之稱。其知名地標分別為「滬尾砲台」、「紅毛城」、「清水祖師廟」、「淡江大學」及「鄞山寺」。本校適居第四脈,面對觀音山,俯臨淡水河,左江右海,氣象萬千,置身其中,有「振衣千仞岡,濯足萬里流」之勝慨。
當民國三十九年秋,國運剝極待復,民生困極待甦, 先父驚聲先生,深思熟慮,以為圖佐中興,首要樹人,因應非常之局,尤須丕變傳統,以教而致富,由富而致庶,因有興建一所國際水準大學之議。其時,五虎崗上一片荒煙蔓草,但見牧童、野鷺悠遊其間。國困民窮,集資建校,實非易事,加之政府播遷來臺,教育師資也極為匱乏,然鄉梓耆老期待益切,已成「騎虎難下」之勢。
回顧本校五十五年之歷史,於憂患中誕生,憑一己之力掙扎,不僅為自己披荊斬棘,也為私人興學樹立典範,誠所謂「蓽路藍縷,以啟山林」。而今,本校之發展,已歷經了第一波(1950年至1980年)之「奠基永續經營」時期,第二波(1980年至1996年)之「定位與發展」時期,以及第三波(1996年至2005年)之「轉型與提昇」時期。自2005年起淡江進入第四波之「興盛繁榮與豐富人生」時期。我們完成了「知識之城」之淡水校園、「知識之海」之台北校園、「智慧之園」之蘭陽校園,以及「探索之域」之網路校園,四個校園之區隔與整合,讓英式菁英教育、美式實用教育與中式全人教育,在同一個學術王國中,切磋琢磨,共創未來。
蓋虎者威猛之獸也,古有「虎嘯風生,龍騰雲起,英賢奮發,亦各因時」之喻。莘莘學子,自「克難坡」進入校園,經五育之薰沐,卒業之時,當如虎添翼,自「五虎崗」上展翅高飛。文學院主辦多年之全校性文藝創作,「五虎崗文學獎」即取義於此,以此期許淡江師生之學術研究、校友之創業精神,亦最為適切。撫今追昔,飲水思源,「五虎崗」之肇建,正本校之活水源頭。
創辦人 張建邦 謹識
2006年6月2日
NO.646
| 更新時間:2010-09-27
| 點閱:3878
|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