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專載 2007-01-03

以四個管理模式執行藍海策略

編者按:95學年度教學與行政革新研討會於95年9月30日在蘭陽校園舉行,創辦人張建邦博士發表大學管理與發展的理念,本報特別刊載創辦人開幕及閉幕致詞全文,以饗讀者。

95學年度教學與行政革新研討會創辦人張建邦博士開幕致詞全文

校長、兩位副校長、楊前部長、各學院院長、各位老師、各位同仁:

「教學與行政革新研討會」今年首次在蘭陽校園舉行,前幾天我特地翻閱本會議舉辦的歷史檔案,發現自55學年度至今,這個研討會的召開,與上個月也在蘭陽校園舉行的「淡海同舟」社團負責人研習會相同,都有40年的歷史。第一屆會議舉辦的時間為民國55年9月12日下午2時,地點在台北校園的會議廳,當時的會議名稱訂為「行政績效研討會」,並邀請教育家劉真先生蒞校演講。第二年仍延續著第一年的名稱,但到57學年度會議名稱即改成「教學與行政革新研討會」。40年前我在淡江週刊中曾提到「教學與行政革新研討會」會議僅提供建議而不會做成任何決議,決策部份則要在行政及校務會議上討論後做成決議,因此到現在本校「教學與行政革新研討會」仍維持此項傳統與原則。

大學在塑造教育核心價值方面,應兼具歷史文化的傳承、社會責任,與市場需求等功能。大學既是企業也是社會機構,不能只走一邊,可以兩向齊頭並進。20世紀的大學在追求卓越的多元面向中,管理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環。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前校長Charles Vest即提到,21世紀大學所面臨的問題,在於社會大眾對大學的要求愈來愈多,讓大學因為過度擴張而失去焦點。此外,21世紀大學亦需面對兩大困境:其一為經費不足的問題,以美國名校哈佛大學為例,雖然該校擁有250億美元之基金,但仍常抱怨經費不足,最近更導致校長離職。其二則是組織僵化的問題,淡江必須重視組織活化才能有效因應社會環境變遷的需求。

就淡江的管理模式而言,1980年代起已充分運用「同僚」、「官僚」與「政治」三個管理模式,從現在起又加上「企業」模式而修正為四個管理模式。大學組織的「企業經營」模式,以考量成本(cost)、效率(efficiency)、產出(productivity)及效能(effectiveness)四個要項。「統合」(integration)則是企業模式操作的首要策略。具體而言,大學在採用企業模式發展學術與課程時,必須靈活運用四個企業化策略為核心,第一是區隔化,本校四個校園的發展路線必須有所區隔,淡水校園為以研究為主的美式研究型大學;台北校園是以服務為主的終身教育及推廣教育;蘭陽校園是以英式全人教育為根基,再加上一個可隨時隨地學習的網路校園。第二為個別化,例如網路校園可以為不同背景學生需求量身訂作精緻課程,達成個別化。第三為集中化,教學資源可以集中於發展具有特色的學門或研究中心,提升大學競爭力,而前述四個校園都可運用教育科技達成全球化。

史丹佛大學的幹普(Gumport)教授特別提到高等教育已進入一個採紅海策略激烈競爭的時代,然而高等教育機構必須更強調文化遺產、人格塑造與德智體群美等的核心價值。由此可知,淡江雖引進很多企業管理方面的標語,但學校基本的建設仍不容忽視。我再三強調,今天特別移師蘭陽校園舉辦「教學與行政革新研討會」,即要展現我們已從連續的時代進入不連續的時代,亦即從過去稱校園為淡水校本部與台北城區部進而形成「淡水、台北、蘭陽、網路」四個校園。

總之,在詭譎多變的「狐狸時代」中,大學領導者必須掌握大學的核心價值,了解環境變遷所帶來的機會與威脅,發揮自己的辦學特色,有效執行藍海策略,檢驗成效,讓大學能夠生存、成長、茁壯。未來淡江唯有靈活運用四種管理模式,而且能適時回應環境變化,才能成為全球競賽的優勝者。

NO.667 | 更新時間:2010-09-27 | 點閱:1538 | 下載:

  • 版權所有:淡江時報社
  • 電話:02-26250584
  • 傳真:02-26214169
  • 建議使用 Chrome 瀏覽器
  • 個資相關問題請洽受理窗口,分機2040
  • 管理者:潘劭愷 / 建置單位:淡江大學資訊處
  • 更新日期:2024-04-20 13:16:15
  • 線上人數:4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