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刊 2007-06-16

逐鹿職場 無往不利

■創辦人張建邦

當天下Cheers雜誌發表訪問1000大企業的領導人,而本校第十度蟬聯全國私立大學中之「企業最愛」時,我隨即對淡江大學全校同仁致送了一本中、英、日三種文字對照的小冊子《淡江第四波》。我的用意至為明顯,提醒同仁驕矜勿喜,我們淡江還有很多有待努力的空間。如果您常細讀這本小冊子的內容,不難發現,本校目前的硬體建設,已經發展到一個成熟階段,可預期的未來,大學教育的一決勝負,完全取決於軟體的優勝劣敗,學生程度的是否提升?課程設計的是否創新?教授研究的是否傑出?是為要件。所以我在文中特別提到兩項畢業生逐鹿職場,無往不利的重要關鍵。

首先,在本校傳統的同僚、官僚與政治管理模式外,特別增加了「企業模式」,所謂「企業模式」,是一種以統合成本、效率、產出及效能四個要項為首的策略。質言之,就是思考如何提高畢業學生素質,以增強其職場競爭力的一種策略。以高等教育比照於企業管理模式,大學在發展學術與課程設計時必須靈活運用「區隔化」、「個別化」、「集中化」以及「全球化」為策略的核心。我們的畢業生雖然已經受到職場的青睞,但為什麼仍有若干不及頂尖公立大學的地方,無可諱言的,若以企業的產品作比喻,我們進來的原料,並不是不好,而是質料比較樸拙,就好像鑽石的開採與琢磨,必須再經過若干加工。我們的學生是原礦石,而考取公立學校的學生則是半成品,他們所需要的雕琢成本較低,然而我們勝過他們的優點是原礦石的可塑性更大。所以我現在請各學系去用心思考,如何改進「切磋琢磨」的精巧度與設計的新穎感。

其次,我又強調了「三環教育的相輔相成與五育並重理想的實現」。這個觀念是建立在大學教育,除了實踐教學、研究、服務三大功能外,尤其應注重與生活教育的相互配合。這種教育情境的設計,是將「專業課程」、「核心課程」與「課外活動課程」三者環環相扣。如此,則本校所一向重視的「五育均衡發展」與「三環教育」的結合,就能產生具有心靈之卓越(excellence with a soul)的核心價值。本校的畢業生既具有這種氣質,自然能在職場的競爭上更具優勢。

發表了這本小冊子之後,我並未停止腳步,隨即請校長與副校長陪同,從4月16日開始到5月30日止,由淡水、台北到蘭陽,舉行全校各學院巡迴式的九場次座談,其目的,無非想藉此與最基層的教學單位、系所主任、教授代表,面對面的了解與溝通,發掘問題並立即解決問題。目前,本校的規模已經相當龐大,具有四個校園、12個學院、53個系組以及2萬7千多學生。雖然我們多向溝通的管道普遍且十分暢通,但我還是迫不及待的親自去聆聽他們寶貴的意見,不僅是對全體參與學校成長與進步的同仁表示敬意,同時我始終抱持一個信念,認為永遠保持企業界最愛的頭銜,使畢業生逐鹿職場而無往不利,是我們教育者的良知與責任。

NO.682 | 更新時間:2010-09-27 | 點閱:1189 | 下載:

  • 版權所有:淡江時報社
  • 電話:02-26250584
  • 傳真:02-26214169
  • 建議使用 Chrome 瀏覽器
  • 個資相關問題請洽受理窗口,分機2040
  • 管理者:潘劭愷 / 建置單位:淡江大學資訊處
  • 更新日期:2024-04-23 15:19:38
  • 線上人數:2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