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專載 2008-01-14

權衡打工與學業 創造生涯未來

社會趨勢一向對人的行為模式有著顯著的影響力,社會縮影下的大學校園自然也難免被牽動。相較於校園中連結廣泛社會力的社團活動參與熱潮,目前盛行於學生圈的打工潮則與拼經濟的風氣密切結合。也難怪網路上針對打工的討論中,竟有相當多大學生擔心若沒有打工經驗,可能會成會被訕笑的對象、懦弱的表徵或是社會大學的白痴,甚至有部份學生捨棄了學業而遷就打工。趕搭花車效應般的熱潮應該不是什麼壞事,但人生與生涯更重要的應該是更長遠的未來,而非止於當下。

打工若在不影響學業為前提下,當然是值得鼓勵的,除了可以訓練獨立的能力、培養責任感之外,還可以藉由經濟收入進行基礎的理財計畫。但是,更宏觀的做法是釐清求學或打工的目的,並且將未來的工作和生活一起納入整體的考量。例如,打工是否可以被認為是未來的工作經驗,一般而言除非是全職的、非工讀性質的工作才有可能,而且未來職場更重視的應是從各式活動中學習到的思辯態度及應變能力,也就是說苦勞並不等於功勞。再則,是否值得犧牲課業成就打工經驗,當然如果經驗能與所學高度相關是最理想,否則打工真的會使想唸書的心境大打折扣,帶著疲憊的身心到了教室不知人生意義為何?未來的退休年齡必然會更有彈性,人生在學業之外少說也有四、五十年的時間都在工作,何必急於這一時。

換個角度來看,如果打工的目的在於多學習經驗和投資自己,以換取未來更好更高的報酬,那麼選擇就更為明顯了。藉由打工而得來的小量報酬(時薪)通常是以等差級數增加,所累積的微量經驗(大多是勞力性)也通常並不具有工作生涯的延續性,而且是連學業甚或學歷都被同時放棄,有時更嚴重到連家庭的支持力也賠進去了。相較於打工經驗,校園結合社會環境提供更具深、廣度的等比級數學習成長,最起碼大學學歷仍是全球社會向上流動的主要「簽證」,各個專業領域與通識教育提供知識增長的原動力,同時也刺激及啟發潛在能力,外語能力與證照更在求學階段最有能力與時間準備。更重要的是,大學提供獨一無二的場域訓練批判、創造、想像與合作的各式活動,特別是社團參與和服務學習經驗。

若以經濟壓力與學習環境為主要考量向度,可以得到下列四種可能情節供行動參考:1) 就業學習型:家庭經濟壓力大,透過助學貸款仍不足以維持家計的情況下,進修學士班是不錯的選擇,累積有意義的工作經歷,並以較具時間彈性的學習方式取得學歷;2) 相輔相成型:家庭經濟壓力也不小,但希望以較快時間完成學業時,除助學貸款之外,學生事務處就是最佳協助夥伴,也建議透過師長介紹合適兼職,或到學校的各辦公室當兼職工讀生,一面學習也兼顧課業,若尚有不足則可考慮另兼家教型態工作;3) 儲蓄未來型:學費及生活費都不虞匱乏的情況下,在專業與通識教育之外可以積極投入未來力的培養,其主要能力養成來自於社團經營和志工服務,是未來各行業都將高度讚賞的態度與能力;4) 冒險進取型:除了不用擔心經濟情況之外,將視野放眼於全球社會,透過科技、人際網絡和知識探索創造另類經驗,目前已經開始受到關注的有遊學打工、打工渡假及國際志工等。其行動底限是:Do anything but don’t quit。

NO.703 | 更新時間:2010-09-27 | 點閱:1463 | 下載:

  • 版權所有:淡江時報社
  • 電話:02-26250584
  • 傳真:02-26214169
  • 建議使用 Chrome 瀏覽器
  • 個資相關問題請洽受理窗口,分機2040
  • 管理者:潘劭愷 / 建置單位:淡江大學資訊處
  • 更新日期:2024-04-20 13:16:15
  • 線上人數:28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