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報導 2008-03-17

涵養人文與自然 建築從修身起

打造高雄新市容 周光宙:淡江是早期台灣僅有建築系的五校之一,系上的風氣就是老師會鼓勵學生發揮創意、自由創作,將設計應用到實際社區主義觀念是這時培養出來的。擔任高雄市建築師公會理事長時,有鑒於基層建築師向來無法參與政府的政策,我推動「社區建築師」的制度,將政府、社區建築師、民眾三者緊密結合,由民眾和社區的專業人士就他們對當地的了解來選擇與設計,配合政府政策的制定,以達成三贏的局面。以高雄而言,拆除公家機關和學校的圍牆,愛河、市民藝術大道等公共建設都是站在「市民參與」角度,打造高雄新市容,也使政府的投資更有價值。

規劃黑面琵鷺保育中心 廖偉立:在淡江就讀時,就喜歡獨自一人四處走走,體驗淡水的自然風光與人文環境。畢業設計時,更經常前往淡水渡船頭,不分晝夜地在基地觀察與體驗,看著人潮往來,構想便如清泉般源源不絕湧現,畢業設計也因此拿到第1名。淡江的學風在當時極為自由,影響了我做設計時的「自在」心炙,相信與大自然的力量相偕,創意自然源源不絕。因此,在進行「黑面琵鷺保育中心」案子時,即以「輕觸地球」(Touching the earth lightly.)作為中心設計理念,強調低科技與低造價,與自然和地景對話,使建築物與戶外空間能裏應外合,以達成生態資源的生生不息。對我來說,做好建築必從做人修起,不斷努力,向前邁進。近來去了趟葡萄牙,感受到國寶級大師Alvaro Siza的作品,自由自在又隨心所欲,勉勵在學中的建築系學生也能如此快樂地做建築。

東京設計周國際競圖大賽首獎 顏文豪:淡江建築系算是台灣的指標,經常聘請新老師,為建築系帶來新的資訊,使同學了解世界潮流,擁有開闊的世界觀。參加世界級競賽,與外國人打仗,是最困難的地方,一定要走出台灣觀點,放眼全球化。過去台灣人出國比賽經驗缺乏,所以打開這道世界之門較為困難,本校致力於國際化,讓學生的學習與國際接軌,使我們克服困難走向國際,淡江是台灣的先鋒。

中華室內設計協會理事長 姚政仲:淡江開放的教學觀念,能刺激學生以不同角度思考,在學習與設計中開啟新觀點,對未來的工作有極大的幫助,加上淡水山環水繞,兼具自然與人文涵養,能培養出學生更多元的文化內涵。

2007內政部中華民國傑出建築師獎 薛昭信:曾經覺得自己的成績與才能不如人,一度放棄成為建築師,後來受老師鼓勵,才重回建築之路。後來赴美攻讀碩士,使自己在不同的教育環境中,學習從建築的邏輯與方法探討問題。淡江建築系的老師擁有不同的專長與教學方法,能依照不同性向因材施教,培育專長多元的學生。

NO.707 | 更新時間:2010-09-27 | 點閱:1584 | 下載:

  • 版權所有:淡江時報與媒體中心
  • 電話:02-26250584
  • 傳真:02-26214169
  • 建議使用 Chrome 瀏覽器
  • 個資相關問題請洽受理窗口,分機2799
  • 管理者:潘劭愷 / 建置單位:淡江大學資訊處
  • 更新日期:2024-12-20 20:23:51
  • 線上人數:14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