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 2012-12-10

【翰林驚聲】教學心態度 帶領學生走向成功之路

講題:大學的創新教學法:形式轉喻

講者:政治大學教育學院 教授陳木金

時間:2012年12月05日下午2時30分

【記者吳泳欣整理】從過去擔任政大教學發展中心主任教導中小老師的過程裡面,我發現教學最特別的是每個人都有屬於他自己的教學形態。分析了各位老師上課的情況後,發現許多受到學生歡迎的老師,需把握3件事情:第一,是教材準備很好;第二,是對應教材的教法;第三,是進到教室裡面的心情。假如要判斷這三個元素要如何排列先後次序為之最好,我跟很多老師討論過,最後發現原本是教材、教法、心情這樣的順序,在進到教室之後卻是倒過來,變成心情、教材、教法。有一句話叫:「有好心情,教室裡面就會發生好事情。」我們就從這個角度來談今天的主題。

教師是幫助學生成功的關鍵人

我們在教室教的科目和內容,很有可能成為學生這一生重要的成功來源。用一句話來說叫做「Success meet school」。學校是幫助學生獲得成功的地方,而老師是幫助學生獲得成功的關鍵人,成為關鍵人的過程裡,有3件事我們要特別注意的:首先,是使用走動式管理(walking around management),進教室時,眼神首先由左而右,大概跟學生眼神有一秒的接觸,然後由右而左,再由後往前,抓住學生的注意力,接下來發揮你的影響力再開始上課。其次,是教學時注意有哪些內容是可測量的,教學結束後我們能明確看到有哪些目標是可達成,或是不可達成。第三,是我們要發現學生可以教會跟教不會的部分有哪些,並思考在這個情形下要如何改善。

就學習動機而言,我觀察到學校教室有5種學生:不動的、被動的、主動的、自動的,最後到行動的。透過不動到行動的轉變,學生在遇到問題時就會透過行動進行研究,找到問題的解決方法或策略。這時我們也要衡量學生正處於哪一個階段才能因材施教。

不斷檢視教學計畫勿忘自己的教學模樣

過去作為教學主任,有責任要知道學生的上課情形及老師的教學狀況。後來漸漸發現,作為老師在教學時,首要了解的是「看見自己教學的樣子」;其次,要讓自己教得更好、精進,就得要去規劃及設計教案,可以從精熟力(Master)、創造力(Creat),還有行動力(Action)去執行,而設計學習活動的四個步驟:首先用說故事的形式吸引學生注意力(Story Project);讓學生動手練習(Hand Project);提高師生間的互動(Play Project);讓學生反省、分享(Excursion Project),建立起學生的知識系統,提高學習動機,教師的教學成效也會有具體展現。

建立網路資料庫促進學生回饋

這個模式建構最大的貢獻,是讓學生學到4種能力:第一是透過文本閱讀獲得資訊,第二是在操作練習的過程裡面會去推論這個資訊是否正確,第三是分析和評估,第四是進而整合及詮釋。這些能力將有助學生在職場上展現競爭力。其中包含E-Portfolio的建置,利用多元方式呈現,包括報導、書面文件、電子檔、錄音帶、圖像和網頁等,建構自己的資料庫。最終是看見學生學習的樣子,透過學生的回饋,例如在網站回應老師當天的教學內容,促進教室討論情況更順暢,學生提出不同的觀點,讓整個教室的氣氛更愉快。

最後,與教師分享,教學的三個好處在於讓人不斷保持年輕;其二是幫助學生,在他的人生中獲得成功的能量,最後是從事教學工作,有機會讓世界變得更美好。

NO.879 | 更新時間:2012-12-10 | 點閱:1580 | 下載:

  • 版權所有:淡江時報社
  • 電話:02-26250584
  • 傳真:02-26214169
  • 建議使用 Chrome 瀏覽器
  • 個資相關問題請洽受理窗口,分機2040
  • 管理者:潘劭愷 / 建置單位:淡江大學資訊處
  • 更新日期:2024-03-28 10:02:14
  • 線上人數:6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