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香聊天室 2013-03-04

【一流讀書人對談】康尚文 VS.蕭瑞祥 當一切都變遊戲......吸引創意的眉角

文字/林佳彣整理、攝影/謝佩穎

編者按:一流讀書人對談中康尚文簡稱康,蕭瑞祥簡稱蕭,內容整理如下:

何謂創新?《學創意,現在就該懂的事》書名「現在」指的是何時?

康:「少就是多,限制是創新的好機會。」

當你沒有的時候就會想改變,或者是不滿足現狀時就會想更新、創造。古云:「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就是創新,也是在當下。談創新可以分成3方面:首先,創新的英文是innovation,是一拉丁文的詞彙,它有三個意義:第一,將現有事物,整個更新;第二,從無到有,完全是全新的東西;第三,本有之,加入其他新元素、稍微改造一下,讓它有新的發展。現在講創新、談創造,然而創造非仿造。為何要創新呢?正因要滿足需求,當你不滿足的時候,創新自然而然發生。社會常教人要滿於現狀,若這句話放在創新,就萬萬不能,滿於現狀是不會有創新的。

蕭:是的,創意思考是活化的東西,如果滿足於當下,便不會有太多的創新思考。

書中提及,「創新其實是一種情感的因素。」培養「鉅細靡遺的觀察力」非常重要。從中發現新觀點,可以對照與你想法的不同,因而產生動力去創新。另一個角度來看,創造力可以透過學習而提升。倘若現在不做練習,等出社會後再做練習,或許他人已經遠勝於你了,故而學習就從現在開始。故要從學習去提高自己的CQ(創造力商數Creativity Quotient)。CQ從2個角度來看:第一,需要不斷學習去提升創造能力,且要有目標。例如,研發處的創新與創業競賽,是讓參賽者學習,從中練習並提升自我的創造能力。當你要解決一個問題時,就不得不跨越本身專業。

如何擺脫常識和知識的束縛?

康:現在的人們,每天都處於忙碌下,少有時間讓自己停下來思考。若要培養創意的話,便要強迫自己,每天針對一件熟悉的事情,開始反向思考或創意思考。

想法和付出行動2者之間,還是有一段距離。例如Google要在眼鏡上設計一臺小型攝影機,早在十年前我們曾經想到了,但礙於技術關係,便無法實作。有不少東西是現今想得到,技術層面卻做不到,但當時若將想法拋出不受限,或許會有收穫。

蕭:這和習慣、環境的塑造有關。人會被習慣限制住,去突破原本的思考、框架 ,創意要透過練習和學習的過程,不斷開創出來。如果多接觸其他環境,會有不同的東西來刺激你。也因此為什麼社團會那麼重要,是讓學生接觸不同事物、接收有別於己身的想法。因此,廣泛接觸和閱讀是件好事。多看多記錄、觀察別人、累積知識,不要侷限在自己的專業、限制自身場域 。 我們可以發現無處不是問題,以學校來說,問題發現了,解決方案就在所有人的手上。創意引擎的鑰匙掌握在自己手上,如果不去啟動,沒有人會去啟動。

如何讓創意脫穎而出?創意有很多面向,例如文創產業、創意行銷等。

蕭:創造和創新的概念都是重實踐,並要跨界交流。

「創意是感性,創新是理性。」理性的東西除了要有想法外,還得靠實踐,而知識就是它的燃料。書中提到「異花授粉,跨界交流」,要解決一個問題,非單一面向,不能單靠自己的知識基礎,還需要結合團隊其他領域的知識。有了觀察力、知道問題後,堅持想出好點子,然後不斷實踐,帶著實驗的精神,看待欲解決的事物。另培養T型的內涵。不只有知識,還要有深度和廣泛接觸;2者的基礎即為個人的專業知識。要將不同資源、領域做結合,問題的解決並非單一面向。還有個重點是「要做紀錄」,紀錄會加強對事情的看法,也有助於解決問題。

康:知識啟動想像力,知識就是一種燃料。誠如蕭教授指出書中「異花授粉,跨界交流。」要創新的話,不僅知識要深入懂得、資源的掌握、擁有廣泛人脈,以及廣闊知識。創新可以看成想法和行動。你一定要有行動,不能空有想法,有創新的人是對現有的知識有充分的了解。現在學生的知識太過單薄,多為自身的專業領域。我鼓勵學生有時間大量閱讀,只要有興趣就大膽的汲取知識,並善用學校豐富的資源,如圖書館等。此外,本校設置通識課程、社團必修化的用意,是希望學生透過建構不同的人脈、了解不同領域的專業,或許未來很有可能是一同創業、工作的夥伴。

如何避免有勇無謀?您認為在未來,創意會有枯竭的一天嗎?還是能源源不絕的湧現呢?

蕭:世界只要在運轉,創造力不會枯竭。

創造過程中,要去思考幾個部分。第一,擁有資源的多寡。透過平常的觀察,把觀察到的素材放在盒子裡。當創意要實踐時,將素材綜合並使用它。所以,要養成習慣、觀察、收集和記錄,以防江郎才盡的狀況。第二,破舊立新,快速行動。如果有新想法,應盡量、趕快丟出來,好讓他人去檢驗。第三,思想框架的成長。除了自身的想法,還需透過別人的刺激,從既有的思維模式跳脫出來。例如,育成中心便是一個提供建議、彼此討論的平臺。第四,善用環境裡的資源,讓創意不斷擴張。第一個想到的點子不一定最好,將最爛的點子拿來討論、思考,你的創意才會不斷進步。

康:假使哪天你覺得創意遇到瓶頸,不妨換個環境、充個電。

在學校,如:國科會鼓勵老師短期研究,正是如此。藉由吸收新的事物、觀察他人的做法,去刺激自己,培養一種敏感度。世界上,我們的環境每天都在改變,端看你有沒有積極的態度、敏感度,還有習慣。當改變發生時,你要去觀察、思考後續發展等。而創新往往就是如此。好比現在畢業生的求職狀況,或許在未來10年會出現1、2個怪傑,而且我相信每個時代一定會有,正因他們和別人想的不一樣。要能具有創造力,通常是對於生活很不滿意或是不滿於現狀的人,這類的人到最後會付諸行動。想和別人不一樣的事,並把事情當成遊戲來玩,當下的愉快,會使創意隨之而來。

如何導引學生思考?(以商管大樓電梯擁擠,而行副以身作則走樓梯上11樓為例)

康:不能讓學生空想!給題目引導他們。如:商館電梯總是大排長龍,「讓學生走樓梯是一個思考」,當學生走樓梯了,而電梯空出來,「如何讓11樓的副校長搭電梯上11樓」是另一思考。走樓梯、搭電梯的小問題,如果弄得有創意,也可以申請專利耶!要獲得點子,應該可以問問學生 。

蕭:藉由觀察去練習思考!

我們可以仿造書中談到的,在瑞典地鐵的樓梯,變成鋼琴鍵盤的樣貌,並會發出音樂聲,讓行人願意走樓梯。我們也可讓校園中的創意小空間,以環境能夠刺激師生有創意的發想,「創造力的機會是無所不在,關鍵在於你有沒有看到、想到。」之所以要培養觀察力,是因為它會變成一種習慣。同樣的,習慣便會成為一種文化。另外,要有不斷實驗、嘗試失敗的經驗,從經驗中去累積,終可成為有創造力的人。您今天創新思考了嗎?想想您身邊的問題,或者參加研發處及創育中心的各類活動,來腦力激盪吧!

您想出創意練習題答案了嗎?學生腦力激盪參考答案如下:

●配合品德年推行電梯守則,在守則中規範學生搭乘的禮儀,副校長若要近身觀察學生,便會有意願搭乘電梯●讓電梯有露天美景●想辦法與副校長談話,請他一起搭電梯●告訴副校長「搭電梯對膝蓋比較好」●如百貨公司一樣,有美麗的電梯小姐。

NO.886 | 更新時間:2013-03-04 | 點閱:1996 | 下載:

  • 版權所有:淡江時報與媒體中心
  • 電話:02-26250584
  • 傳真:02-26214169
  • 建議使用 Chrome 瀏覽器
  • 個資相關問題請洽受理窗口,分機2799
  • 管理者:潘劭愷 / 建置單位:淡江大學資訊處
  • 更新日期:2024-11-15 12:07:49
  • 線上人數:3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