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香聊天室 2013-12-29

蔡振興 VS. 張雅蘭 環境、生物、食物與人文

環境與生態浩劫的議題在國內雖已漸受注意,但並未受到普遍重視。臺灣過去數十年經歷4小龍之首的經濟風光與驕傲,卻也付出了環境惡化慘痛的代價。這個現象,自然引起國內人文學者的深刻思考,而這方面的文學專書卻很少。

《生態文學概論》是國內第1本以生態為主題的西洋文學專書,由本校「系所特色研究計畫」經費補助,於今年7月出版。開啟以生態批評的觀點來詮釋文學、思想與文化,勾勒出人與自然共生共榮的願景。內容分7個部份:1.生態文學理論的爬梳;2.人與自然的關係;3.生態女性主義;4.全球原住民文學;5.動物與文學;6.有機農業論述;7.全球暖化論述,含括各文類與主題,並兼顧多樣性與實用性,所集結生態文學專文11篇,充分表現臺灣人文學者對後人文主義與生態論述的高度關懷。

本刊特邀本書主編:英文系教授兼系主任蔡振興,他同時也任中華民國文學與環境學會理事長。由他與英文系助理教授張雅蘭,就本書進行對談。

記者:本書以劉蓓所著的〈論生態批評的生成語境〉發端,用意為何?

英文系教授兼系主任蔡振興(以下簡稱蔡):生態批評誕生至今已20餘年,在全球文學研究範圍內已形成一個學術熱點。但它在蓬勃發展的同時,也一直遭受學術界的若干質疑:這種研究與傳統的自然文學批評相比,是不是借用時髦理論術語的「新瓶」裝「舊酒」?「環境問題」儘管重要,但它為何可以依靠文學研究來解決?「拯救世界」是個現實問題,但文學的特長多半是在想像世界中進行活動;因此,如何通過一種學術意義的「批評」達到拯救世界的現實目的?如何理解生態批評這個術語中的「生態」二字?這些都是生態批評家需要探索的問題。文學就是出於生活的實際問題,一種文學研究的誕生,必定有其生成的語境。〈論生態批評的生成語境〉擬藉探究生態批評生成的社會文化和知識語境,來對上述問題有所解答,因此放置本書首篇以為正名。

英文系助理教授張雅蘭(以下簡稱張):作者劉蓓是山東師範大學文學院副教授,專長生態批評,是該領域開始研究最早、成果較多的中國學者之一。〈論生態批評的生成語境〉探討歐美生態批評興起的背景,以及學門自身所牽涉的知識論與倫理問題。文中作者透過歷史的脈絡分析,指出環保運動在思想與文化發展上的幾個重要轉折與突破。在爬梳生態學如何幫助建構生態論述,說明生態學與生態文學之間的關係。在本文中,藉由重新挖掘生態科學中的倫理學內涵,作者試圖凸顯社會實踐在生態批評中的重要性,並呼籲讀者審視生態思想、文學研究、現實關注三者之間的關係。

記者:本書中蔡淑芬如何以《少年Pi的奇幻漂流》為例,談人與自然的關係?

蔡:在〈《少年Pi的奇幻漂流》中人與自然的關係〉一文中,蔡淑芬以生態批評的觀點重讀《少年Pi的奇幻漂流》。對作者而言,本書是一本生態成長小說,故事主要是描寫一個16歲少年如何在海上獨立求生,並與一隻惡虎在小船中共處227天的驚異之旅。作者跳脫擬人化的窠臼,指出人在面對不能被僭越的自然力時必須謙卑與內省。透過後現代小說的分析技巧,本書作者將動物園的知識、馴虎的描繪、海上生態學,以及少年Pi和自然界的互動,讓讀者了解人和老虎(動物)是共生的。

張:《少年Pi的奇幻漂流》第二部〈太平洋〉是少年Pi與自然力的互動過程。海洋與老虎讓Pi在驚畏中,謙卑地體認宇宙奧秘的深不可測,和人的脆弱渺小。雖然上岸後老虎離開了,但牠已嵌入Pi的靈魂。蔡淑芬認為,老虎與海洋都代表著苦與樂、生與死的兩極拉扯,才造就生命的張力。我們也因此體驗「我與他者」之間的愛。這樣刻骨銘心的經驗,即便是虛構的,讀者們依舊受到吸引。

記者:張雅蘭在〈生態女性主義〉如何凸顯女性主義的環境視角?

蔡:張雅蘭的〈生態女性主義〉清晰地勾勒出生態女性主義的環境正義和女性主義等思想根源,並透過當代加拿大作家愛特伍的《浮現》、《末世男女》、臺灣小說家李昂的《殺夫》與日裔作家尾關的《食肉之年》等作品凸顯生態女性主義的跨文化與跨種族性。在整理歷史軌跡時,作者認為西方生態女性主義雖然由批判「父權世界觀」和「層級化二元對立」出發,但除了不斷的挑戰這兩股勢力所建構出的道德規範之外,近年來,西方生態女性主義也企圖探討物種、階級、種族、生命等議題,視角上的處理也因而更為寬廣。

張:我補充說明「生態女性主義」一詞,這是由法國女性主義者多芃在1974年《女性主義或毀滅》一書中提出,她召喚女性領導者以生態革命拯救地球,重視女性與自然的關連。隨著女性主義和綠色抗爭運動,生態女性主義在1980年代後結合反核、反戰等議題,強調女性與自然一同被解放。

記者:全球原住民文學是股新書寫趨勢,黃心雅〈環太平洋海洋原住民的生態想像〉與阮秀莉〈原住民文學與生態思潮:「原住」之生態意義導向〉,分別如何詮釋?

蔡:黃心雅〈環太平洋海洋原住民的生態想像〉主張「多物種共生連續」的生態觀點。透過東加作家郝歐法、紐西蘭毛利族作家伊希麥拉、毛利族詩人蘇立文、北美原住民作家荷根,以及臺灣蘭嶼達悟族作家夏曼‧藍波安等人的作品,作者強調流動的主體概念,因為透過島嶼及海洋景觀的主動參與,傳統知識、跨越畛域的文化想像,航海的原初知識可以修正當代跨國文化論述。作者同時也認為,這些作家可以提供巡航太平洋跨原住民文化想像的「根的路徑」,讓身體和文化皆不被島嶼空間、疆界所限制。

阮秀莉的文章從人類學者張光直連續性的文明出發,擷取自然和文化連續的觀念,接續關聯的思維和關聯的世界,再繼之以西方人類學者柏德‧大衛「重探萬物有靈論」的考察和關繫認識論(relational epistemology)來看待原住民傳統裡自然與文化、人與動物的關係。她援引兩部原住民作品—《東谷沙飛傳奇》、《鯨族人》—再現原住民文學與生態思潮、學理和建構,藉以挖掘非本質化的「原住」生態意義。

張:我非常認同黃心雅所說的:「海洋不是阻隔,而是通路。達悟族人的拼板舟讓世界從海洋看見臺灣,也使臺灣能從海洋看見世界。」在轉譯跨原住民文本過程中,我們面向的不只是達悟族群的未來,也是臺灣所面向海洋的未來;不只做為跨原住民族群的共同省思,也讓世界學習海洋島嶼與島民的謙卑。而阮秀莉則強調,並不是說原住民語、穿原住民服飾就是實踐原住民文化。而是必須將心靈解除殖民,「原化」或「再度原化」自己,尊重原住民的應世文化,不拘泥於表象。

記者:張麗萍〈卡特《少年小樹之歌》中之自然與動物意義〉、梁孫傑〈吃或不吃,根本不是問題:《冰原歷險記》中動物的滅絕〉、蔡淑惠〈食物、寵物、聖/剩物:失衡的鯨靈世界〉都屬於「動物與文學」,請主編為我們分享。

蔡:透過卡特這本非常暢銷的《少年小樹之歌》,張麗萍不僅彰顯自然與動物對查拉幾族人的重要性,她更分析名為小樹的少年及其所見所聞,以及他如何傳達印地安人的生態理念。儘管現代人不可能像小樹和祖父母在深山過山居生活,但張麗萍所揭櫫的原住民傳統及其對自然環境與動物的理念,應可供現代人參考。

梁孫傑在〈吃或不吃,根本不是問題〉中討論一個有趣的問題:「大野狼在剛遇到小紅帽時,為什麼不先吃了這個小女孩呢?」為了回答這個問題,梁孫傑先從德希達對於「吃」的看法談起,指出〈小紅帽〉所呈現的進食行為乃是對於「肉食陽具理體中心主義」(carno-phallogocentricism)思維的批判。另外,他也透過《冰河歷險記》來表達動物進食模式不應讓人類及其科技取代,從而丟失這個世界;因此,梁孫傑認為《冰河歷險記》四部曲宣告了真實動物的滅絕:「牠們唯有不吃不喝不進食,才能在《冰原歷險記》的世界裡永續存活,直到世界盡頭」。

蔡淑惠〈食物、寵物、聖/剩物:失衡的鯨靈世界〉討論動物與人類的生存環繞在食物、寵物、聖/剩物這樣的競存關係。作者的文章結合德國哲學家海德格和義大利哲學家阿岡本對動物生命狀態分析來討論屠殺鯨豚紀錄片《血色海灣》,同時也思考鯨豚類海洋哺乳動物在原住民傳統神話的意義。文末作者討論臺灣鯨魚作家廖鴻基的鯨靈想像,並視廖鴻基的鯨靈生命書寫,為一種內在性的情動力!

記者:周序樺〈有無相生:美國有機農業論述與農業倫理〉是篇有機農業的論述,請張老師為我們介紹。

張:周序樺〈有無相生:美國有機農業論述與農業倫理〉一文深入淺出,文章以美國有機農業在大眾文化中的意涵為開頭,而後追溯美國有機農業論述與農本倫理塑形的歷史脈絡,點出當今美國有機農業論述研究的方向及其相關問題。作者指出,美國有機農業議題之所以長期為環保運動與環境論述所漠視,最主要在於有機農業所尊崇的「勞動」與「地方傳統」一直被視為「功利主義」與「保守主義」的象徵;換言之,美國主流環境論述在歌頌「荒野」的同時,忽略了有機農業所提出的「勞動的理論」與「食物主權」。作者主張,有機農業倫理除了鼓勵我們審視何謂「健康」食物與「永續」食物生產過程外,更重要的是重新思考勞動的意義,如此才能跳出「天然」與「工業」食品、「全球」與「地方」、「開發」與「保存」、「有」與「無」二元論的主流思考框架。

記者:蔡振興〈氣候變遷、自然與生態溝通〉、林國滸〈伊恩‧麥克尤恩《追日》與暖化景觀〉分別詮釋全球暖化論述議題,請為我們解析。

蔡:就由我來說明自己的這篇論述,我在〈氣候變遷、自然與生態溝通〉企圖指出傳統的生態意識,如「成長的極限」、「自然終結」、「人本主義的驕傲」等觀念,乃是「謹慎原則」的化身,有道德說教之嫌。透過羅賓遜《全球暖化三部曲》的分析,我不僅希望能將倫理和氣候政治的議題帶進氣候變遷的領域來討論,而且嘗試在本文中指出氣候變遷來暗示未來可能性的開顯,而不是末代論的隱憂;我認為,氣候變遷不應以道德理念為論述核心;相反的,氣候變遷是一種風險分析與防治。本文採用魯曼的「生態溝通」做為方法論的基礎,強調「邏輯反叛」、客觀認知和二階觀察,嘗試運用這些指標來觀察氣候敘述的社會系統,並找出生態溝通和社會溝通的共振頻率。

張:林國滸的〈伊恩‧麥克尤恩《追日》與暖化景觀的社會解析〉主要分析英國作家伊恩‧麥克尤恩以全球暖化為主題的小說作品《追日》。林國滸認為人類中心主義的道德觀無法正確判定人類與自然的關係,同時他也認為釐清暖化論述的語境,有利於認識複雜的暖化景觀。本文採用文學社會學的「意涵結構」和環境社會學的「新生態典範」的概念來解讀小說中的暖化景觀。

記者:臺灣東部開發建設的環境評估往往跟企業經濟相違背,若以生態層面切入,此議題該如何分析?

蔡:Ecology(生態)與Economy(經濟),在英文字母的開頭雖都是「Eco」,但這兩件事卻似乎總相違背,其背後的相關因素是非常複雜的。我期待企業主在執行開發案前,細膩地思考對生態的影響。也期待政府、企業主與當地居民等各方進行溝通,而溝通的前提是要提供居民完整的相關資訊。人為的開發建設,勢必會造成程度不等的汙染,但不應只是一味地禁止開發,更重要的是生態危機與經濟效益上的共識。

張:這一直是兩難的考量,我認為除了追求當下經濟效益外,更應要有永續經營的考量,環境受到破壞所造成的外部效應,有可能是不可逆的永久性破壞。因此居民、建設公司,以及政府當局應進行全面性的討論。

NO.917 | 更新時間:2013-12-29 | 點閱:2006 | 下載:

  • 版權所有:淡江時報社
  • 電話:02-26250584
  • 傳真:02-26214169
  • 建議使用 Chrome 瀏覽器
  • 個資相關問題請洽受理窗口,分機2040
  • 管理者:潘劭愷 / 建置單位:淡江大學資訊處
  • 更新日期:2024-03-29 08:19:20
  • 線上人數:3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