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刊 2014-04-14

【專題演講一:多元環境下,大學發展之道-藍海經營策略新思維】

102學年度全面品質管理研習會,於3月21日在學生活動中心邀請素有「臺灣管理學之父」美譽的元智大學名譽講座教授許士軍,以「多元環境下,大學發展之道─藍海經營策略新思維」及臺北捷運公司車輛處處長許英井,以「臺北捷運品質管理的現況與展望」進行兩場專題演講。本報整理內容精華,以饗讀者。

許士軍的專題演講主要探討如何將「經營」觀念應用於大學組織上,以及如何擺脫當前大學困境之途徑。許士軍開門見山地提到所謂「多元」只是一個構面,其中包含全球化、數位化和網絡化等等,社會的組織已經不像當年的層層節制、嚴密監督,現在的趨勢幾乎都在談虛擬、無邊界、內部創業、團隊組織和逆向授權等等。

許士軍並提問指出大學也是社會組織,有「經營」這樣的走向嗎?社會引進許多新的觀念,但大學有無引進?擁有管理背景的他認為應把大學當成一種服務業,社會是其服務對象,提供人才及研究,秉持著受惠者付費原則,私立大學們應該收取相對費用。他並以五星級飯店為例,收費高昂但是提供好的服務,這樣才能鼓勵其服務越來越卓越。

當前大學的困境之環境與背景因素

他闡述造成當前大學困境之環境與背景因素,因為少子化,學生人數從30萬降到10幾萬人,大學供過於求,166所大學面臨激烈競爭。做得再好也要配合顧客需要,顧客很挑剔,競爭也激烈,如何適應環境是最重要的一環。他繼之提出大學組織問題,在僵化與標準化法令限制下,大學難以採取多樣性與靈活性的經營模式,加上大學本身缺乏配合環境改變與時代潮流的創新機制、學雜費無法自主等都是造成當前大學困境的因素。

許士軍更以新加坡為例,其為了發展成為東南亞高等教育人才的培養中心,鼓勵國際上頂尖大學到新加坡設校區,國家不但提供土地還提供經費,並以此例勉勵各校要靠自己創造價值,以得到社會資源的回饋。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白吃的午餐更不可能吃得好,他強調,大學的生存有賴其對於社會的貢獻,一定要憑貢獻才會獲得肯定。

在現有基礎上努力並策略性轉型

為突破困境,各校採取諸多振衰起敝的辦法,但許士軍觀察到大學本身定位及特色與發展方向、增加工作歸哪個單位負責、增加支出來源等問題還是無法解決,所以他表示為擺脫當前困境,應該在現有基礎上努力,並策略性轉型。

在現有基礎上的努力標的,許士軍提出6點建議,包含:一、繼續投入資源,提升學校軟硬體。二、加強促銷與公關活動以增加知名度。三、爭取政府補助。四、鼓勵教師多多出版學術論著。五、節省開支,精簡用人。六、降低學費或提供獎學金。

在策略性轉型上,許士軍提出兩點建議,包含:改變經營模式,及採取合作或合併經營。他認為大學要發展出自己獨特定位,大學應自問自己的願景是什麼?想要辦成什麼樣的大學?並根據自己所設的目標願景努力,根據本身條件及優勢策略性轉型,找出未來發展方向。

就當前大學組織運作上的弱點與限制,許士軍表示,低成本辦學要做什麼事都很難,並坦白指出和全球各校談合作案、締結姊妹校等等,錢都是非常重要的一環,但經費從哪裡來?另外他認為行政工作十分重要,在臺灣卻時常被疏忽。他再次以新加坡為例,一個學院中就有8位副院長,行政工作細分,不像臺灣,老師們蠟燭兩頭燒,要做研究又要做行政管理,既辛苦成效也不佳。學校需要行政人員的支持,就如同紅花雖好,也需要綠葉幫襯。美國或新加坡的大學老師未必比臺灣優秀,但為什麼好像可以做很多事情、有很多創新做法呢?這都是來自行政單位的效能,有堅強的專業人士在負責,更具延續性,避免行政脫節。

大學應屬多元的生態社群組織

許士軍分析大學必須放棄單純的層級結構,大學應屬多元的生態社群組織,他認為大學功能不該一成不變,須配合外界環境發展自己特色─上、中、下游的組合,校園內有屬於上游之哲學、數學、人文、藝術等純知識領域,有屬於中游之自然、社會、生命等科學領域,還有屬於下游之建築、會計、臨床醫學、法律、工程、管理等應用與專業的領域。在定位與特色上,許士軍認為若將大學單純的劃分為研究型或是教學型,並不適合臺灣的大學現狀。

許士軍建議大學應配合社會與科技發展,有更多樣性的經營模式,選擇發展策略應基於本身的條件與優勢、資源、地點、形象等,而非標竿性的模仿。從策略性發展來說是比較辛苦,但是成效出來後就拉開了和其他人的距離,淡江大學有很多傑出校友,這是一個優勢也是資源條件。

教育是崇高的事業,管理是很不一樣的,供給和需求要結合,才能做出自己特色,避免學生成為標準化商品。許士軍並再次強調標準化的產品沒價值,需做出特色才有價值。(文/姬雅瑄整理)

NO.927 | 更新時間:2014-04-14 | 點閱:986 | 下載:

  • 版權所有:淡江時報社
  • 電話:02-26250584
  • 傳真:02-26214169
  • 建議使用 Chrome 瀏覽器
  • 個資相關問題請洽受理窗口,分機2040
  • 管理者:潘劭愷 / 建置單位:淡江大學資訊處
  • 更新日期:2024-03-28 19:44:53
  • 線上人數:3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