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香聊天室 2014-10-20

陳佩筠VS.吳錫德 外語學習無難事

le bain linguistique,語言浴提升外語學習力....

書名:給自己的10堂外語課

作者:褚士瑩

出版社:大田出版社

索書號:800.3/8342

文字/李蕙茹、蔡佳芸整理

攝影/王政文、黃國恩

吳錫德說:

聽:聽外文廣播

說:與外籍生練習外文

讀:閱讀文學作品或報章雜誌

寫:用外文寫週記

陳佩筠說:

聽:旅行時融入當地生活

說:多交不同國籍朋友並談天

讀:看一本外文小說並翻譯

寫:用google查詢如何造句

國際化是本校三大教育理念之一,在國內首創「大三學生出國研習計畫」,每年甄選大三學生赴海外留學一年,因此外語學習相當重要,而《給自己的10堂外語課》的作者以自身趣味又勵志經驗,讓讀者認識到如何突破學外語的極限,還分享學習語言的獨門招數,更在字裡行間激勵讀者:「學語言,讓我們更愛這個世界!」

本書以全新的學習心態、方法及深入文化,如同一份誠心的禮物,給讀者一個擴大視野的機會,並無止境學習下去。

因此,本刊特邀外語學院院長吳錫德、英文系副教授陳佩筠2人,針對本書所提到外語學習觀點進行對談,不再只是提出外語學習有多重要,透過自身學習經驗的分享外,還提出新科技的學習應用,以幫助大家找到

適合自己學習外文的獨

門妙招。

記者:本書中,建議許多學習外語的方法,如單字卡隨身學習、直接到當地學習等,請問老師們有使用這些方法嗎?

外語學院院長吳錫德(以下簡稱吳):我認為,單字卡學習是很好的方法,學習時需要「眼到、耳到、口到、手到、心到」5到並用,不能單靠視覺容易過目即忘,尤其是親筆寫過後,會讓記憶更加深刻。

而直接到當地國家學習也是很好的方法,本院的大三生出國已推動12年,促進約4千5百位學生出國留學,歷經這樣的語言訓練後,是有助於學生提升就業率;這也呼應書中提到以「Language Immersion Camp」的方式浸潤在外語環境中,法文也有「le bain linguistique」(語言浴)的概念,在外語環境中提升外語能力,從中體驗語言的一切。

如果不能出國,可以自行創造外語環境,例如與外籍生交換語言能力也是好方法,到大陸參訪時曾看到當地公園草地上用繩子圍圈,一群熟女只要看到外國人就把他們拉進圈內講外語,自行創造外語環境。本院所推行的「外語特區」就是外語環境理念,在外語大樓一樓設有6系的語言特區,每學期安排近百個時段,只要在時段時進入指定教室內,就能與老師練習說外語,讓學生處在外語環境中練習外語能力。院內共同科目的16種外語的入門課也是這樣的理念,利用網路學習方式,讓學生無時無刻都能將自己放入外語環境中。還有聽廣播也是很好的方式。

不過,書中提到「2個月就能學好一門外語」,我認為是有前提的,並非是2個月學好外語,而是在外語環境中自然就會的語言,但在語言使用的深度上會有受限。

英文系副教授陳佩筠(以下簡稱陳):我也認同單字卡學習是有效的方法,在課堂也鼓勵學生使用,但建議在使用單字卡時,不要只寫一個單字,而是寫下一個句子,更能幫助記憶並與文法連結。我覺得旅行也是學習語言的好方法,是種潛移默化的學習,當你進入另一個國家後,在路旁聽人閒聊、到餐廳點餐等,會聽到自己從未使用過的語言方法,此時若記載在字卡上,下次遇到同樣情境時就可使用,且更貼近當地的用語。不過,現在行動裝置很方便,也可以記錄在手機、平板電腦上。

吳:針對陳老師說法,我想進行補充,使用單字卡學習時,寫下一個單字,可再寫其字根、字首,找出該字家族後會更事半功倍。

記者:作者認為學習外語的單字量以自己的需求為主,且學習任何外語只要2個月就能上手,請問老師們認同嗎?並以自身經驗做分享。

吳:單字量的多寡得視自身的需求而定,日常會話所需的詞彙不用太多,但在學術研究上就需要大量且豐富的字彙。從教學經驗來看,大家對單字記憶都有學習障礙,因為大多都太依賴視覺記憶,忽略聽、說的重要性。書中提到的許多學習外語的方法,都是強調必須多聽和多說,外語能力才會進步。但這只是方法,最重要的是自我的決心,這是影響學習成效的關鍵,剛才所說的「2個月學會一門語言」,這點我並不否認,但2個月學到的語言較偏功能性,例如傳教;若要有其他應用,2個月的學習量絕對是不夠的,以我自身經驗來看,短期的學習語言需一年的時間,前半年學習文法、句子等基本內容,後半年則靠自學。只要用心學習,一年的時間就可以掌握一門語言。

陳:我認為學習語言是一輩子的事,重點是要自己喜歡,直到現在,我仍覺得自己還在學習,因為喜愛就會永無止境的樂意學習。

吳:我認同陳老師的說法,因語言是不斷在進化的,新詞彙與用語也會不斷改變,況且同一語言在不同地區口音和用法皆不同,這些都是學無止盡的,如果有熱情就會持續下去。

記者:書中提到,學習外語的動力為需求與好奇心,請老師們分享如何激發學習外語的動力。

陳:作者是非常鼓勵讀者學外語。對我來說,「虛榮心」是學外語的動機之一,感受學會外語的成就感很重要,也會讓自己加倍努力。以自身的旅行經驗發現,「勇敢溝通」是很重要的,完成這件事帶來的成就感和喜悅,會讓人想再深入學習更多。

吳:作者提到的「需求」就是一種動機,雖然學生都認為,能學好很多種外語是一件很美好的事,但都缺乏行動力。所以,教師需要點燃他們的行動力,更要激發需求與好奇心,讓學生明白學習外語的原因後,進而找出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建議可嘗試書中所提到的學習法,但也要適度給自己壓力去促成學習成果。

陳:我反而會以隨興和愉快的方法進行教學,因為學習外語主要是要讓自己開心,並得到成就感,這才是最重要的。

記者:書中提到,文學作品讓人對語言嚮往,請問老師們的看法。

吳:語言是工具,也是文化的載體。學外語後,能從各地文化差異中得到許多樂趣。身為院長經常要接待各國的外賓,也因語言背後的文化不同而發生許多有趣的事,像是遇到法國人時,肢體語言只是握握手、拍拍肩膀即可;但與熱情的拉丁民族相處時,反而會有身體親密地互動,例如碰臉頰等;而接待日本外賓時,會不自覺地鞠躬,因為日本文化中非常講究禮儀。

而文學作品是最深入了解一個國家的方法,因為其中所使用的語言具豐富、精煉和藝術性,才能幫助讀者進入文學作品的意境之中。所以我認為,要了解當地的文化,第一步就是懂語言,再來就是看懂一部小說,接著再把它翻譯出來。我會強調文學作品的重要性,是因為讀原文的感受絕對不同於譯本,更能感受到原汁原味的當地風采。所以,「2個月學好外語」只是基本入門,要更深入一國文化的話,必須再下更多工夫。

陳:我就是非常喜歡法國文化才會努力學習外語,並到法國旅行體驗文化受語言薰陶的樂趣。我也認為,讀當地的著作更能深入了解它們的風土民情,幫助我熟稔當地文化。

記者:現今網路科技發達,例如google翻譯等,這能幫助外語學習嗎?請問老師們的看法。

吳:科技的運用在教學有加分作用,我會在我的翻譯課堂上,請同學到youtube聽首喜歡的法文歌並翻譯成中文,讓大家在歌曲的渲染下快樂的翻譯,假如沒有youtube,那麼這堂課就不會有互動,這是科技帶來的好處。

陳:我和院長有相同的看法,我常對學生說:「google是大家的好朋友」,若有些字詞真的不懂時、或想了解專用名詞的用法,可使用網路科技查詢其他人的翻譯以供參考。但它也有可能製造「我會了」的假象,學生必須要意識到這點,認知到網路查詢只是工具使用,學習外語還是要靠自己。

記者:所以,學外語到底幫助為何?

陳:我認為,學習任何事物不應先考量「有沒有用」,因為學習會得到各式體驗,重點不在於結果而是歷程,並運用於在生活中。

吳:這應是備而不用的。法文系校友曾分享,畢業後雖不常使用法文,但主管曾在全辦公室同事面前,請他立即翻譯法文文件,完成後的成就感難以言喻。以此為例,你永遠不會知道,你所學習的事物何時會派上用場,況且學習語言會增加生活的豐富性,多懂一門語言就會開拓個人的世界觀與視野。

記者:本書中,老師們有看到特別的地方想和學生分享嗎?或者延伸出更多堂外語課了呢?

吳:「將學習外語當成嗜好,就像聽音樂、做料理一般。」這句話打動了我,因為學習外語最重要的就是持續力,所以保持興趣是非常重要的。還有一句「學習外語要掌握語感」也讓我感同身受。我覺得口音就是語感,學習語言是模仿的過程,只要多聽、多說、多學習,自然而然就能掌握語感。

陳:書中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認為要相信自己有天賦。在我教學的過程中,常遇到學生會認為,學不好語言是因為沒有天份。透過這句話,我想表達,一定要相信自己,因為建立自信是學習語言的第一步,每個人都可以成為語言天才。

吳:針對陳老師所說的補充,除建立自信外,還要克服開口說外語的障礙。

陳:想提醒大家的是,千萬別困在「短時間能學好語言」的迷思中,儘管作者分享他使用教科書和廣播而學會西班牙語,我們應該謹記作者是具有良好的語言基礎,才能快速地學好另一種外語。不要覺得這是神奇的事,應了解到作者的重點是,在聽完一篇教材後,迫不及待想聽第二篇的那種積極的心態,這樣學習態度是我們應該效法的。

給自己的10堂外語課目錄簡介

第一堂:一個人會多少種語言,就有多少種生活!

第二堂:超低科技的秘密武器-單字卡

第三堂:切記!一次只能學一種語言

第四堂:到底要學多少單字才夠用?

第五堂:任何語言兩個月就可以上手!

第六堂:說外語本來就是一件不自然的事!

第七堂:像聽音樂或料理一樣,培養一輩子的嗜好。

第八堂:掌握語感,13種口味的英國全包辦!

第九堂:愈感受自己的無知,對世界愈好奇!

第十堂:學語言讓我們更愛這個世界!

吳錫德的學習建議

1.可以找外籍交換生練習。

2.多使用外語學院提供的英語特區。

3.利用大三時期出國。

4.可和同學揪團,在特定時間內講外語。

5.透過網路學習。

6.多用耳朵學、開口講。

7.要多閱讀。

呼應書中話語,第P179頁:

把學習外語當作是探索世界的工具,像聽音樂或料理那樣,可以培養成一種一輩子的嗜好,這才是學習語言的真正目的。

陳佩筠的學習建議

1.一定要是自己喜歡的,因為這樣就會

持續下去。

2.善用網路科技工具,幫助語言學習。

3.要自行創造外語學習環境。

4.保持好奇心來增加學習動力。

5.放鬆心情,快樂地學習外語。

呼應書中話語,第P133頁:

相信自己有天賦。相信自己受到上天的祝福,讓你把這個語言學好。而是相信自己有語言天分,自然就可以開始學得更好。

NO.943 | 更新時間:2014-10-20 | 點閱:2426 | 下載:

  • 版權所有:淡江時報社
  • 電話:02-26250584
  • 傳真:02-26214169
  • 建議使用 Chrome 瀏覽器
  • 個資相關問題請洽受理窗口,分機2040
  • 管理者:潘劭愷 / 建置單位:淡江大學資訊處
  • 更新日期:2024-03-19 13:17:34
  • 線上人數:3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