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李昱萱、攝影/蔡晉宇
歷史系助理教授李其霖
學歷/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
經歷/本校歷史學系兼任講師、助理教授、東海大學通識中心兼任講師、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海洋史專題博士培育計畫、臺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博士後研究員、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博士後研究員、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蒐藏指導委員
研究緣起
「想知道一件事情真正的答案,就是我研究的動力來源。」帶著炯炯的目光,歷史系助理教授李其霖堅定地吐露,「沉船遺址」看似與一般大眾十分陌生,但其實在臺灣周邊海域,商業船隻往來頻繁,即便荷蘭統治臺灣僅有38年,但荷蘭東印度公司的歷史近200年,約有一半以上的時間密集經過臺灣海域,礁石險峻的地形,使船隻發生意外機率高,沉船數量遠比想像中來得更多。
碩士班開始研究海洋史的李其霖,熟稔古代帆船,正逢近年來文化部對「水下考古」有著濃厚興趣,啟動一系列考古調查與發掘工作,也喚起學界和一般大眾對沉船遺址的關注。除了考古學家的專業,自然也需要歷史學家的佐證。因緣際會下,文化資產局找上了李其霖,共同合作「列冊沉船遺址歷史文獻資料及研析案」,透過蒐集與研究文獻得以「潛進歷史」,試圖揭開海底文化寶庫、一窺航海奧妙,更盼促成「古蹟」的出現。
研究領域
在深遠、悠長的歷史篇章中,李其霖18年來鑽研「明清史」與「海洋史」。其中,在研究海洋史的領域中,「船舶」和「水師」(海軍)更是他近10年來的研究重點,因而從中累積出許多專業知識,自然也摸索出一套解讀文獻的能力。探究水下文化資源,李其霖說明,舉凡像是遇上破壞小、保留較完整的沉船,依據船型外貌、色彩運用及雕刻方式,大略可判別出船隻所屬的國家,再根據外國當地、臺灣本地兩方的史料蒐集、交叉比對,便有機會查出神祕沉船文物的真實履歷。此外,藉由沉船結構的研究可以了解早期造船技術,且從船舶裝載的貨物、遺址文物中,亦可還原當時船上生活軌跡,更能延伸探究航運貿易網絡。
文化資產局「列冊沉船遺址歷史文獻資料蒐集及研析案」
李其霖於民國102年至103年進行「列冊沉船遺址歷史文獻資料蒐集及研析案」,研讀多國文獻資料,甚至藉由當年的書報雜誌、古人日記等蛛絲馬跡,拼湊出船籍、船舶配備及航行路線等史料。他說明,臺灣四面環海,臺灣海峽是兩岸往來東南亞、東北亞地區的航運貿易必經之路,但因颱風和東北季風吹襲下,尤其澎湖海域的暗礁密布,時常造成船舶的翻覆與沉沒,但也使得這片海底蘊藏豐厚文化資產。
李其霖也發現到,臺海附近的沉船多屬英、美、日、荷蘭、西班牙等國船隻,因此需要輔助解讀的資料更是散落於各國,他苦笑,「有時為了一艘船,還得逐一找尋3國史料,曠日費時都有可能!」儘管研究案只有10個月、完成9艘船籍資料的研析,仍可想像他歷經了一場時間與體力的考驗,語言更是一大挑戰,靠著翻查字典、找當地學者合作,才得以一點一滴還原真實風貌。
此項研究初步描繪出史料輪廓,同時於104學年度獲得本校專任教師研究(產學研究計畫)獎勵;之後,李其霖旋即投入文化資產局的第二項研究案「荷屬東印度公司沉船遺址歷史文獻資料蒐集與研析」,針對在臺灣附近海域沉沒的荷屬東印度船舶,探尋古代沉船遺址及其相關脈絡。
多次產學計畫,李其霖都帶著學生一同參與,有感於歷史研究與傳承,依賴課堂教學的單向灌輸難竟其功,讓學生經歷史料踏查,自然能從中理解、產生學習興趣。聽著他細數珍藏的歷史寶物,從古錢幣、軍事物品到衣飾,皆讓他看到時間流逝的珍罕;一旁學生也開朗地附和:「老師還有古代的官服呢!」顯見李其霖也愛好古物收藏,且與學生互動熱絡。
未來展望
秉持一貫對歷史研究的熱忱,李其霖馬不停蹄,現正與客家委員會攜手合作「非洲客家研究」,針對落腳在非洲生活的海外客家人,今年8月暑假才帶著學生遠赴非洲東部的模里西斯共和國,展開為期12天的田野調查,透過當地人介紹,實地走訪村落,帶回豐富、詳盡的口述歷史。李其霖說明,該國130萬的人口中,有3萬人是客家人,多數來自廣東省梅縣,是中國著名的僑鄉。即便生活在非洲,當地40歲以上的客家人仍習慣使用客語,雖然經過長時間融合當地文化,但在飲食、宗教及教育等日常生活中,仍清晰可見中華文化的影子,「那邊甚至還有客家小炒呢!而且當地也有中華學校、中文報紙。」此項研究將進行到明年4月,李其霖期盼研究成果有助於豐富大眾對於海外客家人的認識。
今後,李其霖在歷史研究的道路上,會持續在海洋史領域耕耘、校外單位合作及擴展新議題,將環中國海域、船艦等文獻特色及其關聯性納入研究視野與研究議題之中。
研究聚焦
近期期刊論文
1.李其霖(2015)。〈噍叭哖事件北部地區人員的招募與背景分析〉,《臺南文獻》,8:131-145。
2.李其霖(2015)。〈清代澎湖水師戰船及戰術運用〉,《第十屆科學史研討會彙刊》,10:85-99。
3.李其霖(2015)。〈戰船與沉船:廣丙艦的奇特遭遇〉,《東亞漢學研究》,5:246-262。
4.李其霖(2013)。〈杯水車薪:清代綠營水師的待遇〉,《海洋文化學刊》,15:1-32。
5.李其霖(2013)。〈外海中式帆船及其推進系統〉,《再現同安船成果專刊》,31-37。
6.李其霖(2013)。〈不愧天朝五等封—嘉慶朝水師名將邱良功〉,《故宮文物月刊》,365:48-57。
7.李其霖(2012)。〈鄭、清澎湖海戰的戰術與策略〉,《文史台灣學報》,5:37-68。
8.李其霖(2011)。〈由淡水至艋舺:清代臺灣北部水師的設置與轉變〉,《淡江史學》,23:141-160。
代表著作
1.《見風轉舵:清代前期沿海的水師與戰船》(2014)
2.《清代臺灣軍工戰船廠與軍工匠》(2013)
更多學術研究內容,請見本校教師歷程系統(網址:http://teacher.tku.edu.tw/),以「李其霖」查詢。
合作單位回饋
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研究員/湯熙勇
我與李其霖老師合作建構與分析資料,過程中,感受到他對於研究富有熱忱,而且不時還會提出創新想法,尤其他十分擅長於「船型」研究,具專業背景,加上謙和態度,合作相當愉快,期待後續有合作機會,發掘出更多極具歷史意義的文化資產。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水下文化資產科約聘副編審/董盈穎
肯定李老師的專業研究和親切態度。隨著列冊沉船遺址研究案的完成,可以讓文化資產局在日後,無論是舉辦展覽、製作文宣,或是後續發展相關研究,皆提供了極具參考價值的依據和完整資料。
沉船遺址帶我神遊大江南北、穿梭古今時空(文/李其霖)
從小,非常喜歡聽大人說故事,帶我神遊大江南北、穿梭古今時空,每每聽完精彩的內容,更開啟我想知道其中真假的念頭。也許是這股信念,促使我走向研究「歷史」這條路,尤其在鑽研「海洋史」領域,除了開課教書,也和校內海博館合作培訓志工。我認為,志工對於船舶應該要有全面性了解,包含船籍、航行方式與路線、載過哪些名人,以及在一片汪洋中可能遭遇的各種情況,希望透過故事教導他們,更期待精彩豐富的知識能吸引更多的參觀者。
4年前,我曾經參與國立故宮博物院「再現同安船」的專案,他們嘗試把同安船的平面圖,以縮小比例20:1和30:1製作出兩艘仿真模型,當時我提供了船型結構、符合史實的船身色彩等相關資料;去年,故宮為慶祝南院在嘉義成立,規劃製作紀錄片「奔流不息-嘉義發展史」,我出任編劇之一,提供嘉義從上古時期的歷史,與導演合作完成這部作品。
除了積極參與校外單位合作案、貢獻所學之外,我更期待從中找尋精進專業的力量。以「列冊沉船遺址歷史文獻資料蒐集及研析案」為例,這條研究道路非外界想像中的容易,由於國內研究沉船的學者和史料不多,有時為了蒐集素材、汲取精華,每天與書本為伍。
儘管過程像是「上窮碧落下黃泉」,我仍然認為「堅持」是做學問的基本配備,即便無法馬上得到答案,投注的時間、心力也無法立刻得到回報,但相信「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說不定這些累積出來的實力,未來對其他研究案是有幫助的。
平時生活中,我也喜歡蒐羅、珍藏古物,例如錢幣、武器及清代官員的衣帽,曾經借給海博館、淡水海關碼頭展出,讓史實不僅能用聽的、用看的,也能增添一些互動、體驗的元素,且透過分享箇中奧妙與風華,還可以拉近彼此距離,讓舊物變得更有溫度。
歷史,顧名思義是過去發生的事,非單一面向的呈現,其中牽涉到食、衣、住、行、育樂等層面,如果你問我為什麼對歷史研究如此執著,我可以很簡單地說,「想把最完整的答案呈現出來。」這也是我在逾10年的研究生涯中最開心、最有成就感的事,相信今後我仍然會一直為歷史著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