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耕逾甲子系列 2017-02-27

筆耕逾甲子系列3:那些年李雙澤唱自己的歌

■文/陳品婕、杜歡 採訪整理報導;圖/李建旻攝影、何瑋健翻拍、楊智明提供、本報資料照片

本報於去年4月23日發行1000期之際,以筆耕逾甲子系列專題回顧經營六十多年的校園媒體的重要歷程。系列一探索了民國65年的淡江事件後,引起諸多迴響,也促成原民台、浙江衛視製作節目再探李雙澤精神,因此,本週推出系列三,繼續追尋彼時與爾後,李雙澤留下的傳奇印記,仍然在他的友人與世人心中波瀾壯闊。

場景再回到民國65年,在西洋歌曲盛行的年代,數學系校友李雙澤(1949-1977)高呼「唱自己的歌」,當年的《淡江週刊》見證事件始末,也創造媒體論壇的場域,深化了唱自己的歌運動的文化意涵。許多當年的見證者因為一部影片《民歌40》再聚首時,頓時了悟,「原來我們與李雙澤一起推動了時代浪潮。」

時任淡江週刊社長 王津平:

民歌運動是淡江全校的運動,也是體現淡江精神與基礎。

「淡江事件」之後,本校校園刊物《淡江週刊》連續3個月,於每週關注、刊載相關報導,也接受讀者投稿、表達意見。同年12月13日出刊的662期《淡江週刊》頭版頭條評論就是〈唱我們自己的歌!〉其他文章還有李雙澤的〈歌從那裡來?〉、李元貞的〈為什麼沒有自己的歌〉、曉姝的〈從國父紀念歌談起〉等。

時任《淡江週刊》社長王津平說:「民歌運動是淡江全校的運動,也是體現淡江精神與基礎。」當年《淡江週刊》為一校園刊物,對讀者投書保持開放態度,王津平強調,當年沒有審稿,投稿內容可以雙向溝通、商量,我們尊重投稿人。

曾憲政綜觀分析,以王津平、李元貞等人在當時批判的精神,儘管很難容於社會,但仍在《淡江週刊》連載、並分層次辯論「淡江事件」後續,「從開始『為何不唱自己的歌?』然後開始思考『我們有什麼歌?』第三階段則是探討『為什麼不寫自己的歌?』李雙澤更是因此被激發創作出第一首歌『我知道』。可見當年自由學風造就了藝術文化發展。」

他也分享對於「Green Green Grass Of Home」一曲的理解進程,他笑稱大家都在跟唱西洋流行歌曲,只因旋律、意境優美,但到了國外後,才明白歌詞背後的涵意是在傳達反戰想法。曾憲政以此說明,「民歌」是指具有特殊意涵、時代背景的歌曲,而且從民歌又可延伸討論歌曲創作風格的差異化,例如東方、西方看待音樂的喜好及取向明顯不同。

梁景峰補充,七○年代臺灣在各方面的客觀需求中,都在追求現代化發展的改變,《淡江週刊》自然也開放部分篇幅給全校師生進行學術討論和文化討論,「唱自己的歌」持續兩、三個月的爭論,引發了創作自己的歌的要求,「李雙澤更在此挑戰下,於1977年的短短數月陸續創作了9首新歌。《淡江週刊》的影響力是扮演著引起討論的角色,也挑戰李雙澤,讓他走向創作之路。淡江更是推廣民歌的重要產地,陸續出了很多人才。」

時隔30多年,梁景峰經歷了臺灣威權治理進程,當年不僅響應李雙澤理念,更認同民歌運動在校園內發酵。「淡江是開放的、沒有圍牆的大學,在1970年政治戒嚴的環境中,仍保有一定程度的學術自主,校園刊物有《淡江週刊》、《明日世界》雜誌,各系更有發行系刊……」至今依舊高度肯定當年本校學術自由、學風開放。

前化工系教授 曾憲政:

他想傳達的理念是一種文化的反省,也呼籲大學生應該與在地連結、認識。

談起李雙澤於當年創作的文稿、美術及音樂,與他亦師亦友的曾憲政說,「作品完全沒有任何政治因素考量!他早期走訪過國外,想傳達的理念是一種文化的反省,也呼籲大學生應該與在地有一些連結、認識。」曾憲政進一步引述李雙澤談話,「為什麼我們對藝術的標準,都用西方的角度來看,包括美術、音樂及唱歌方式,所有評審的評選方式,套用在民謠上,聽起來就是怪怪的!」正因如此,李雙澤才會提出「唱自己的歌」。

前德文系副教授 梁景峰:

他不是只大聲說話,而是身體力行,努力追求藝術的品質。

梁景峰在任教期間與李雙澤熟識,與友人整理出李雙澤生前作品,曾於1978年出版《再見,上國-李雙澤作品集》(梁景峰編輯,長橋出版社),其後又於1987年出版紀念文集《美麗島與少年中國》(梁景峰、李元貞編輯,李雙澤紀念會出版),讓過去觸動人心的本土創作,再次的重現在世人面前。

「李雙澤的文字作品,無論是小說或報導文字,都顯示他的敏銳觀察力和高度幽默的技巧,代表作『終戰的賠償』更曾獲得吳濁流文學獎。」梁景峰感慨地說:「短短28年的生命,李雙澤充滿創作能量,在繪畫、攝影、音樂及文學皆有作品完成和出版。他不是只大聲說話,而是身體力行,努力追求藝術的品質。」

梁景峰形容,李雙澤在藝術表現有多樣的興趣與才華,而且有高度的熱情學習繪畫和彈奏吉他,「在淡江求學期間,他也畫了幾十幅淡水景物的水彩畫和油畫。李雙澤曾說過,『生活在哪裡,就在哪裡發揮、為哪裡效力。』遊歷過西班牙、美國和菲律賓的他,知道一個國家該如何在國際化中交流、競爭,體悟到必須有自主的文化成就,所以他才會那麼自然地提出『唱自己的歌』的呼籲,也鼓舞了年輕人創新的想法。」

國貿系校友 李建復:

管演唱風格類型、異國語言的歌曲,對歌手本身而言,最重要的是這份「唱自己的歌」的精神所帶來的後續影響。

曾以「龍的傳人」一曲唱紅大街小巷的民歌手、國貿系校友李建復,在《淡江時報》第1021期專訪中提到李雙澤的影響,「對我來說,不管演唱什麼風格類型、異國語言的歌曲,對歌手本身而言,最重要的是這份『唱自己的歌』精神所帶來的後續影響。」

看過民歌紀錄片《四十年》的本校校長張家宜說:「藉此紀錄片讓淡江人一同回顧已故校友李雙澤提倡『唱自己的歌』的民歌精神,至今仍影響著淡江音樂性社團。鼓勵同學藉此深刻了解臺灣及淡江民歌發展,並將此精神發揚光大。」

國家文藝獎得主 吳瑪悧:

他們非常重視文化內容、關心整個時代,也從知識份子的角度來觀察社會,更盼此做出點貢獻。

儘管如此,李雙澤影響同時代人的佐證,仍是不勝枚舉。歌手胡德夫曾強調李雙澤點醒他,因而開啟他唱自己卑南族的歌曲。吳瑪悧曾接受本報專訪也談到,求學時期受王津平、梁景峰、李元貞等師長啟發。她說:「他們非常重視文化內容、關心整個時代,也從知識份子的角度來觀察社會,更盼此做出一點貢獻。」吳瑪悧形容,那個年代臥龍藏虎,很多厲害的同儕,外文系的朱天心、楊祖珺、李雙澤、林洲民等,雖然沒有真正往來、對話,但透過梁景峰、李元貞老師的分享,間接感受和理解到社會脈動。

校長室秘書 黃文智:

當年校園內充滿跨領域的針砭與激盪,這也影響我走出工學院範疇,至今受用。

當耳邊突然傳來校園民歌,仍不免勾起青春回憶的校長室秘書黃文智說,「當年進入淡江求學,確實能感受到這股自由與創作風潮,從李元貞老師、王津平老師,到同輩的學長姊們,皆對詩、歌、文學、藝術有多元創作揮灑。校園內充滿跨領域的針砭與激盪,這也影響我走出工學院範疇,至今受用。那時代的師生如今回顧,都非常感念張建邦創辦人,在當年辦學即有如此海納百川的思維。」

李雙澤研究

楊智明 40年重訪李雙澤

本校資傳系助理教授楊智明也觀察到此點,去年12月16日由文學院舉辦的文創講座中,以「唱自己的歌-40年重訪李雙澤」為題演講,提到李雙澤理念的倡議、校園民歌的發展時,思考《淡江週刊》的確扮演重要的催化角色。他援引了時代背景、相關資料及報導來說明,「《淡江週刊》的報導,正是李雙澤被記憶的起始點。李雙澤為何值得被大家記憶,正是因《淡江週刊》和其他校園媒體的風格迥異,又與《夏潮》雜誌路線相近,熱衷討論弱勢團體、社會議題及淡江中國歌謠之夜等,以多元呈現正、反面聲音之餘,持續關注事件發展,更是吸引外媒及各方關注的源頭。」

「若思考以人物回溯淡水歷史,李雙澤是代表淡江和淡水有關的人物之一。」楊智明將日前摘得諾貝爾文學獎桂冠的鮑伯狄倫(Bob Dylan)帶入對比,引出同樣以「歌聲作運動」的李雙澤,其影響力不容小覷。綜觀李雙澤作品,多以小說、散文、評論形式呈現,包括著名的「美麗島」、「老鼓手」、「少年中國」等歌曲,也曾投稿到《夏潮》雜誌,作品融合東、西方元素,感性與理性交織,極富有張力。楊智明形容,「李雙澤沒有特定書寫計畫,像是在實踐傳播般,純粹分享個人見聞和理解。正因為他的創作內容、情感太豐富,以致於作品都在被利用、被人拿來貼標籤。」

李雙澤有如本校瑰寶,從「唱自己的歌」傳開後,校內單位、社團舉辦相關活動也蓬勃發展,例如淡江金韶獎、吉他社的戶外民歌、文錙藝術中心辦過牧羊民歌演唱會等,也影響了學生從事創作歌曲的產出,如雷光夏、林生祥與盧廣仲等校友。

NO.1028 | 更新時間:2018-05-04 | 點閱:1673 | 下載:

  • 版權所有:淡江時報與媒體中心
  • 電話:02-26250584
  • 傳真:02-26214169
  • 建議使用 Chrome 瀏覽器
  • 個資相關問題請洽受理窗口,分機2799
  • 管理者:潘劭愷 / 建置單位:淡江大學資訊處
  • 更新日期:2024-12-20 20:23:51
  • 線上人數:13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