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波元年系列專題 2017-04-27

【第五波元年系列專題二】第二波定位 體現大學價值

■文/秦宛萱 整理報導;資料、圖片來源/《淡江大學校史(民國39年~75年)》、《淡江大學校史(續編:1986~2000)》、《淡江週刊》、《淡江影像60》、本報資料照片、校園素材庫、總務處、大傳系

第二波定位時期(1980年-1996年)係指本校正名為大學,引進「全面品質管理(TQM)」觀念,進入重質、不重量的時代。本校在創辦人張建邦與前董事長林添福的帶領下,創校艱苦奮鬥30年後,教育部於1980年准予改制大學。

改制大學後,本校從具有專業性、地區性的學院,成為綜合性且兼顧學術整體性的大學,至此本校肩負起帶領國內學術研究,朝向國際一流大學為目標發展。除了積極延攬頂尖師資、加強專業研究、促進國際交流之外,因應學習和教學調整課程設計、更新硬體設備,使本校脫胎換骨,迎向新境界。

1980年6月,為改制大學後,首屆畢業生參加畢典,《淡江週刊》第803期報導,張創辦人於會中致詞表示,「淡江自民國39年創校以來,歷經3次重要之興革,從英專到學院到今年獲得正名,全賴所有師生的共同努力,以及畢業校友們在社會上的刻苦奮鬥。」最後不忘以校訓「樸實剛毅」與全體師生共勉。

引進未來化 啟動遠見卓識

有感於科技浪潮對當代社會的衝擊,張創辦人於1960年代後期引進未來學,並於1975年1月發行國內第一本專門探討未來趨勢的中文未來學雜誌《明日世界》創刊號,另開設未來趨勢講座,且為培育具有「未來觀、觀未來」的學子,1976年在大學部開設未來學課程,讓年輕學子學習前瞻趨勢議題,打造具跨界移動力和洞悉未來的新世代專業人才。

其中,《明日世界》雜誌創刊與發行,是張創辦人試圖喚醒國內對「未來」觀念的重視,此刊物充分發揮了大眾傳播媒體的功能,一方面譯介數千篇外文報導,期以激發海內外議題的探討,另一方面邀請學者、專家及政府官員共同耕耘未來化發展,加速此一觀念之擴張,盼「未來化」觀念深植學子心中。

建構新館舍 擴充教研環境

因應時代轉變,社會對人才之需求,不再僅限於具備傳承知識的能力,本校更期待具有知識產出、應用及整合能力,因而將研究列為當年校務發展的重點之一,為改善研究環境,興建驚聲紀念大樓。1982年,驚聲紀念大樓、資訊大樓先後落成,在創校32週年校慶舉行「驚聲紀念大樓與資訊大樓」酒會,前總統嚴家淦、總統府前秘書長蔣彥士蒞臨參加。

地下1層、地上12層樓高之驚聲紀念大樓為當時全國學府最高大樓,內部空間使用以工學院為主,設有教室、研究室、不同主題實驗室、工學院圖書室、閱覽室及國際會議廳等,具有多元性功能。當中3樓的國際會議廳採用當時最佳配備JRC無線電雷達公司廣播系統,並有無線接收耳機,自啟用以來,先後分別舉辦全國力學會議、國際計算機會議等,促進學術國際活動之聯繫。

落實資訊化 強化輔助教學

本校於1968年創設電子計算中心,1980年更名資訊中心(現資訊處),致力將電腦科技應用在教育行政、教學、研究、服務工作,為國內大學資訊化的先驅,且推動電腦教育向來不遺餘力,早於1975年發展電腦輔助教學(computer-assisted instruction, CAI)、所有學生必修電腦概論之外,位於臺北市的資訊大樓於1982年落成,張創辦人宣示加強「計算機輔助設計與製造(CAD/CAM)」之重要,隔年即指示當時隸屬工學院的電算中心,積極籌備創立CAD/CAM中心,將自動化科技領域中重要的相關技術納入教學,更是帶領本校的資訊服務邁入新旅程。

由覺生紀念圖書館開發的圖書館自動化系統DOBIS/LIBIS/TALIS(Tamkang Automatically Library Information System)於1986年起陸續啟用,當時是臺灣第一套整合中、日、西文之系統,亦是亞洲第一個與國際百科建立連線的學術系統;1989年,本校圖書館與臺北市議會圖書館進行連線,方便本校師生運用的資源更形擴大。

貼近師生需求 均衡五育發展

1983年,松濤館二、三館啟用,可容納1,356人,讓當時所有日間部女學生皆可入住。館舍於當年已考慮到身心障礙學生,除了提供專用衛浴設備,亦在松濤三館鋪設坡道,以方便進出。

1984年,新建體育場於校慶正式啟用,工程涵蓋400公尺PU跑道田徑場一座、PU田徑場兩座、排球場5座、網球場一座及可容納1,800個座位之看台及司令臺各1座,另設有韻律、桌球、柔道等教室,附有浴所、更衣室等設備,使本校體育教學設備更為完善。

1986年,商管大樓和書卷廣場先後啟用。因應教學需求,商管學院、夜間部學院學生陸續遷往淡水校園商管大樓上課,該大樓容納了商學院、管理學院、夜間學院、圖書館等辦公室、教室、研究室、電腦教學中心及展示廳等,館前亦有第一屆董事會董事長林添福所贈之「福園」,精緻幽雅,別具風格。

書卷廣場位於驚聲大樓和覺生紀念圖書館前,廣場中央有一座四片繞圈之「竹卷」,象徵古代的簡冊,從上俯視,竹卷又像是馬達中的轉軸,生生不息,也代表著本校校訓「樸實剛毅」的精神。

1993年,新工學大樓啟用,工學院為了激發學術發展能量,改善院內教學、研究環境及行政空間,再度延攬業界重量級師資、儀器設備更新添增,建置工學院儀器暨實驗中心、引進CAE電腦輔助工程,統合所有工學院的電腦設備和教學實驗室,對工學院整體教學與研究來說,具有相當大的助益。

深耕國際化 鏈結雙向交流

1989年,由日本麗澤大學出資、本校捐地興建的「麗澤學舍」竣工,提供麗澤大學留學生和本校日文系同學住宿,與「麗澤班第三屆畢業及第八梯次開學典禮」一同舉行落成典禮。當年適逢本校與麗澤大學締結姐妹校10週年,特別在會文館舉辦慶祝酒會。

麗澤學舍不僅象徵台日雙方學術交流活動邁入成熟階段,同時也是本校自1968年拓展國際學術交流工作,與本校締結姊妹校已達197所,遍及歐、亞、美、非洲及大洋洲,為展現深耕國際化交出一張相當亮眼的成績單。

導入全品管 養成優質文化

1992年,張創辦人將「全面品質管理(TQM)」理念引進,本校亦是國內最早導入此概念的高等教育機構,期以提升與維持教學、研究、行政及服務等高教品質,確保本校「學術優異,品質保證」的目標。另成立「教育品質管制委員會」統籌TQM的執行計畫,向全校教職員推廣TQM理念,自81學年度起每一年度之教學與行政革新研討會中,新增探討與TQM相關之主題,使全校教職員了解TQM理論;並於82學年度首次舉辦行政人員TQM研習會,請專家演講來校研討,自此定期舉辦「全面品質管理研習會」、「教學與行政革新研討會」,透過全校憂患意識的激發與共識的型塑,盼在瞭解世界變革趨勢之際,創造有利學校永續發展與成長的策略。

勾勒S曲線 續創卓新典範

本校在第一、二波的積極建設及推廣,已完成階段性的目標及任務。如同《淡江文化》小手冊中形容,任何組織發展是由無數的S型曲線加總組合而成,隨著組織不斷增長,應在成長衰退前,試圖建立另一條嶄新的第二曲線。本校曾經在86學年度舉辦過「第二曲線研討會」,在當年研討會中勾繪「第二條S型曲線」(The Second Sigmoid Curve)的概念,校內一級單位亦對此提出規劃構想或發展方向。

根據《淡江大學校史》記載,1995年新春,張創辦人模擬出第二曲線—S曲線,除了強化原有的三化政策(國際化、資訊化、未來化),還要加強教學、研究、課程、設備、學習空間、行政服務等,持續落實大三出國留學、核心課程設計及拓展學術中心等課題,盼建立淡江特色和良好形象,以及奠定第三波之基礎,俾使本校跨入千禧年之後,能永續增長邁向世界一流大學。

NO.1035 | 更新時間:2018-05-22 | 點閱:982 | 下載:

  • 版權所有:淡江時報社
  • 電話:02-26250584
  • 傳真:02-26214169
  • 建議使用 Chrome 瀏覽器
  • 個資相關問題請洽受理窗口,分機2040
  • 管理者:潘劭愷 / 建置單位:淡江大學資訊處
  • 更新日期:2024-04-26 09:19:37
  • 線上人數:12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