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林驚聲 2001-12-10

張娟芬:性別二分對同性戀是不公平的

時間:十二月六日PM7:00

地點:S104室

講題:愛的自由式———從同志觀點談性別多元化

主講人:自由作家張娟芬

主辦單位:通核組

(攝影\張佳萱)

【記者鄭素卿整理】「大學不是一個職業介紹所,你應該在這裡學得懂得去看不同文化的人。」她說,整個社會的運作,根本就是一個「暗示系統」,大家對「同性戀」的異樣看法,讓他們只能「躲著就好!」

女同志的「T」代表的是比較陽剛的,也是比較容易辨識是同志的;至於「婆」則是女性化較多。我曾經採訪過的女同(女同性戀者簡稱,以下同)小鋒(化名),她在試穿了父母的衣服後,發現自己還是穿著中性化一點比較吸引人,她選擇這類「T樣的打扮」,則是美學比較過後的結果。另外,T在成長為T的過程中,也有一些「自我養成訓練」,例如彈吉他、照相的才藝訓練,有一個T跟我說,就拿抽菸來說好了,一般女生夾菸會夾在較接近前指的地方、男生則中間,而從事粗工的人則夾在底部;抖菸蒂時,女生會抖很多下讓菸灰掉下來、男生則抖一下讓其掉落、粗工則以食指抖落,可見得T的陽剛是有所為有所不為,挑適當的來學。

男性的陽剛在社會上是正軌,社會就是訓練男人陽剛,陽剛的男人是「含著金湯匙出生的」;T的陽剛就像是「白手起家」,對社會是充滿敵意的。

「婆」在成長過程中,不像T一般,有清楚的成長過程,但當從喜歡一個女生,尋找一個較斯文的陽剛開始,婆的過程是內心的,非外在摸索的改變,不但要花很大的力氣去證明自己是女同;還要花更大的力氣去取得T的信任,讓對方知道,她不會背叛她,跟別的男人在一起。社會較認為T才是「正港」的女同志,因為他們T頭T腦的穿著打扮。

「T吧」是七、八悾年代的T,她們建立網絡的地方,當時會去「T吧」的婆幾乎都是T帶去的,一般單身的婆比較不會出現;整個社會對同志的禁忌比較鬆動後,「T吧」就不再只是T與T聯絡的地方了。

還有一種女同叫做「不分」,雌雄同體的她們覺得人的性格是不能分裂的,和較T的她在一起時,自己就是婆;相對的就是T。她們也有一些自我養成訓練,例如學跳舞之類的,用自己的方式融合這樣的性格。

T和婆的位置是相對而不是絕對的,這在異性戀情侶中則是不容改變的,就像異性戀去吃飯,付賬時老闆一定會跟男方要錢一樣。T與婆的規矩不像關係般不可改變,她們是屬於「無政府狀態」,空間大,兩人協議好就OK了。

男女的關係是牽在社會的,T與婆的養成,都是「自我養成」,這是「性別社會化」的結果,我們不習慣的並不表示是錯的;她可能包含著我們所未知的世界。性別二分對同性戀是不公平的,對性別不明的人不公平。

男同志較沒有學習的歷程,他們幾乎是天生的,只差別在何時開始接受自己,當然T的養成也沒有勉強,屬於一拍即合的自然過程。

雙性戀是社會在同性戀來說較能理解的,因為他還有一部份的異性戀,但這在同性戀圈幾乎是個污名。希望大家在判斷別人之前、先聽聽對方心裡在想什麼,先聽聽他們怎麼說,也希望社會不要再加諸自卑感在同性戀者身上了。

NO.487 | 更新時間:2010-09-27 | 點閱:1937 | 下載:

  • 版權所有:淡江時報社
  • 電話:02-26250584
  • 傳真:02-26214169
  • 建議使用 Chrome 瀏覽器
  • 個資相關問題請洽受理窗口,分機2040
  • 管理者:潘劭愷 / 建置單位:淡江大學資訊處
  • 更新日期:2024-04-25 19:16:22
  • 線上人數:6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