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系說明會專刊 2018-04-16

【學系說明會專刊】兼容與多元的自由學府

對於淡江,各位準新鮮人們有些什麼樣的想望呢?在這樣一個背山面海,樸實卻又繁華,簡單卻又多元,充滿自然美景與人文薈萃的小鎮,這所佇立在半山腰的學校,68年來曾經陪伴著超過25萬年青學子度過他們人生的黃金時期,更培育出許多優秀人才,建立了良好的口碑。現在就和我們一起來了解這所兼容傳統與創新、發展多元且與時俱進的學校吧!(文、資料整理/王怡雯、劉必允,圖/本報資料照片)

AI世代具國際競爭張力的未來淡江人 校長 張家宜博士

科技創新與人工智慧正在改變生活模式,未來10年工作型態隨之轉變,新創行業紛紛崛起,就業市場與人才競爭,已朝向全球無國界發展。淡江大學擁有68年辦學經驗,以與時俱進的國際化、資訊化及未來化為教育核心思維,掌握時代脈動,是高等養成教育值得信賴的學習環境。

本校擁有淡水、台北、蘭陽及網路各具特色的四個校園,交互運用知識、智慧及探索的共構多元功能。締結的姊妹校達36國205所,遍布世界五大洲,跨國雙學位6國21校,境外學位生來自75國2,054人,每年辦理大三出國留學,海外交換師生,國外駐點研究,陸續邀請國際熊貓級大師蒞校講學,以期接軌國際學習視野,拓展國際職涯,締造淡江世界村。

設計「三環」課程,專業、通識、課外活動全方位學習,培養「德、智、體、群、美」五育內涵,發展為「全球視野、資訊運用、洞悉未來、品德倫理、獨立思考、樂活健康、團隊合作、美學涵養」八大基本素養,逐步建立獨立思考,跨域整合及解決問題能力,具備知識、技能、態度與價值,成為淡江人獨特的DNA。

各院系陸續推出創新改革課程,頂石課程,就業學分課程,鏈結產業實務等,師長群融合教育趨勢與新知,導引各類全球性新興技能,以教學相長的熱情與創意迎接各位。我們以蟬聯21年《Cheers》雜誌「2018企業最愛大學生」私校之冠的保證,開啟屬於未來淡江人的幸運起點!

畢業生競爭力強 企業最愛

淡江畢業生的表現一向有目共睹,《Cheers》雜誌日前公佈2018年第22屆「企業最愛大學生」調查結果,淡江以均衡表現的高評價排名全國第9,第21度蟬聯私校第一,並在私校9大能力指標評價「專業知識與技術」、「學習意願強、可塑性高」、「抗壓性與穩定度高」、「具有創新能力」、「人際溝通與團隊合作」、「具有解決問題的應變能力」、「能跨領域並融會貫通」、「數位應用能力」等8項中奪下冠軍,「具有國際觀與外語能力」獲得亞軍的超優異成績。

另外,遠見雜誌「企業最愛大學生調查」結果,淡江排名全國第9,另外在人文社會科類別的排名,淡江在人文社科類排名第4。1111人力銀行「企業最愛大學評比」結果,在學群排行榜方面,淡江於「管理學群」與「財經學群」中排名全國第3、「資訊學群」與「外語學群」中排名全國第4、「文史哲學群」排名全國第5,都顯示淡江的辦學績效深獲肯定。

辦學績優 持續進步

世界大學網路排名(Webometrics Ranking of World Universities;WRWU)2018年1月份最新排名,淡江全球排名第552名、亞洲第91名、全國第8名,穩坐臺灣私立大學第一。國際教育機構QS (Quacquarelli Symondss) 於2017年10月公佈2018年亞洲大學排名,國內有35間大學進榜。淡江排名在261-270區間,較去年進步,是繼2012、2013、2017年後第四度進榜。英國《泰晤士報高等教育》專刊(The Higher Education)2017-2018全球最佳亞洲大學排名(Asia University Rankings 2018),淡江排名在301-350區間,包括產學合作(Industry Income)、國際化(International Outlook)、被搜尋(Research)、教學(Teaching)等分數均告提升,顯示全校師生的努力持續被肯定,所有的評比成績都可當成學校發展的參考與未來努力的目標。

國際交流 成果斐然

淡江自創校以來,即積極推動「國際化」,除了加強與國外各學校之學術交流外,每年都會安排學生至海外姐妹校進行交換,同時在教學環境上提供全英語教學環境,如104學年度新設立之外交與國際關係學系全英語學士班,各系也規劃不少全英語授課之課程,吸引國際學生至本校就讀。以106學年度為例,淡江的境外學位生人數達2,054人,為全國第三,除了顯現國際化的成果,學生間也可以透過交流更了解不同的文化,拓展視野。除了交換學生,學校也積極與姐妹校簽訂雙聯學制,讓學生有機會至姐妹校修習課程並取得雙學位的機會。接下來讓我們聽聽過來人的經驗分享:

在大三出國方面,曾至西班牙交換的西語四曾晙瑋認為,透過學校安排在程序上多了保障與簡便。在課業安排上,他覺得因大三出國留學的學分是可以認抵系上必修學分及部分選修學分,回國後能更有彈性安排自己大四的課程。他提到有機會大三出國是非常幸運的事,因為能更早拓展視野及國際觀,更能親身體驗及認識不同文化及風俗,而且也是訓練處理突發狀況及獨立自主的好時機。而透過兩地不同的授課方式,也能讓自己找到最適合的學習方法,大三出國的經驗讓他收穫滿滿。

來自馬來西亞的境外生企管二吳恬慧稱許淡江提供一個友善的學習環境,包含開放了許多優惠和幫助,其中像是開設許多專屬境外生的課後輔導和相關課程來提升學習效果;學校也提供許多獎學金如「優秀境外生入學獎學金」供境外生申請,在減輕經濟負擔的同時,也能成為外籍學生保持成績的動力。大傳二楊曉晨則認為,淡江學生國籍相當多元,因有著不同的文化背景,故能於互動交流中學習理解不同思想及觀點,並擴展自己的視野和想法。國際處也經常舉辦活動,如境外生國家文物展、春晚、境外生運動會、端午節的包粽子比賽及耶誕晚會等,讓身在異鄉的她也能感受滿滿的溫暖。透過Chat Corner讓來自不同國家的境外生互相交流分享,讓她的大學生活充滿精彩回憶不留白。

來校就讀的陸生企管三李卓翰認為,淡江在國際上的知名度很不錯,今後有機會申請歐美的研究所,淡江的學習經歷是加分的。學校經常籌辦境外生文化之旅,讓他體驗臺灣不同的文化特色,算是一大福音。另外透過參與社團的活動,讓他獲得許多難忘的經歷,因為除了學到許多課堂上學不到的經驗如人際溝通和活動規劃執行等,還認識了很多很棒的朋友,相信這些對未來都會有很大的幫助。

曾經赴澳洲昆士蘭理工大學修讀並取得跨校雙學位的資傳系校友游立晨分享,他一直都很好奇國外的教育方式,也很想到臺灣以外的地方生活體驗看看,所以當有修讀跨校雙學位的機會就馬上提出申請。出國讀書一直在他的求學規劃中,而跨校雙學位算是一個比較保險的「自我投資」,除了可相互折抵學分,還可減少學費的負擔。就讀澳洲研究所,除了語言之外並沒有太大的差異,他認為學習模式差不多,比較有趣的是班上的學生是來自世界各國,在討論時常常更多元,也學習同時尊重不同的文化,這經驗對他來說,絕對是人生成長的養分。

校友資源豐富 校外實習機會多

淡江培育出超過25萬的校友,遍及國內外,現任新竹市副市長的交管系(現運管系)校友沈慧虹,對於淡江最大的印象是「學風自由、社團蓬勃,可以讓你在學習之餘,發現並豐富自己」,她推薦大家就讀淡江,因為「淡水有優美的自然環境及豐富的人文底蘊,是個非常值得探索的地方」同時也提醒,進了淡江之後「記得多交朋友,因為這是未來重要的人脈;記得走出教室和臥室,把大自然當成是自己的老闆,因為你可以得到不同的體會。」

淡江在業界有眾多校友,因此進了淡江,你可以獲得更多實習的機會。去年透過系上推薦到Yahoo TV實習的大傳四林芳如建議,要積極把握機會,「真正接觸業界實作,能夠檢視自己所學是否踏實,也更能了解自己未來努力方向,避免發生產學落差的情形。以我實習的部門而言,因節目時程緊湊、機動性高,能夠不斷加強自己對工作內容的熟悉度,我目前已協助執行超過百場節目直播,藉此迅速累積實戰經驗。此外,公司也安排專人輔導,讓我在專業學習外,開拓職場多元的體驗與視野。」除了強化實務能力,在實習的場域也可以遇到許多優秀人才,「從他們身上能夠學習到很多,也讓我反思自己的不足,時刻提醒著自己更加積極的完成任務,對於即將成為社會新鮮人的我有很大的激勵。」

榮譽學程 培育多元能力

淡江為強化學生的升學、就業競爭力,於101學年度正式實施「淡江大學榮譽學程」,為鼓勵優秀學生修讀,開設多元且具挑戰性的三環課程分為「進階專業課程」、「通識教育課程」及「課外活動課程」,提供大學日間部各班學業成績前10%之學生修習,並由各領域優秀教師及頂尖業師擔任講師授課,使課程安排能達「學用合一」之教育目標,積極培育具專業創新與獨立研究能力的「學術人才」、具全球視野與瞭解在地文化的「知性人才」,及具創意思考與領導統御能力的「領袖人才」以增強學生畢業競爭力,而本校也提供相關獎勵辦法,給予優秀榮譽學程畢業生繼續就讀本校研究所之更好的升學管道。

榮譽學程第一屆學生,目前於美國攻讀博士學位的土木系校友蔡昌旻分享:「大學是個能夠讓你學習許多新知識的人生重要階段,而修讀榮譽學程則是我在大學期間額外充實自己的一個方法。榮譽學程不同於一般系上的課程,老師上課的教學模式採取翻轉教學,透過老師的引領,帶動學生發言、分享各自的想法。除此之外,課堂活動也會有許多小組討論和上台報告的機會,透過這樣的教學模式你會發現,除了從系上課程習得專業知識外,榮譽學程帶給你的團隊合作、自我學習、獨立思考、口語表達等能力,是未來在就業上很重要的能力,而在修讀學程期間,也將會有許多機會與其他外系的朋友交流,能更加了解不同專業領域的知識及建立人脈,於往後的職涯發展中都能相當受用。」

跨領域學分學程 強化跨域學習

目前的就業市場,其範圍已非單一科系的知識足以概括,淡江為因應就業市場需求,提高學生未來就業競爭力,由各學院、學系依照其學術特色,規劃並設置跨領域學分學程。例如文學院結合院內5系特色,設置「文化創意產業學分學程」,提供相關產業內容課程,以培養文化產業的基礎。目前修習該學程,預計本學期可完成的中文四梁祐瑄提供她的經驗:「當初修習文創學程,是因為覺得有趣,也想多學一點本科系之外的課程,甚至是延伸。在修習過程學到很多實務性的經驗,像是說故事與創意的劇本表演創作、文創行銷專題的專案規劃等等。修習文創學程,大大的幫助我接觸了文創產業這個領域的專業應用及實務經驗,也因為學程聘請業師授課,讓我感受到文創產業跨領域的遼闊,視野也不會再被侷限於校內,覺得自己的大學生活更加充實。」

就業學分學程 充分接軌產業

除了跨領域的整合,淡江為了協助同學與產業結合,讓學習內容與產業接軌,發揮學用合一,各學院、學系特別與相關產業合作,設置就業學分學程。例如:本校電機系與光寶集團旗下康舒科技合作,設置「電子電力就業學分學程」和「韌體與自動化就業學分學程」,透過基礎課程結合就業為導向的實務課程規劃,讓學生能在就業前有機會接觸實務訓練,以增強學生的實務與專業技能,縮短學用落差,同時預先培養產業所需人才。目前修讀電子電力就業學分學程,並於康舒科技實習的電機四魏慈諠分享:「大三時看到這個實習機會就進行申請,能順利修讀是因為前面三年已將大部分的課程修習完畢,才能夠報名額外的學程。進到公司實習後,發覺當初在學校學習到的知識相對淺薄,透過實際參與完整產品製成,更能確實驗證理論並學習更多相關知識,這些都是在校園中無法學習的。」她也分享,系上安排的課程都有一定的規劃,只要好好的修習,到了大三大四再規劃系外選修的課程或是參加實習,就能好好驗證之前所學並有所成長。

師生齊心 研究團隊表現亮眼

淡江擁有許多優良研究團隊,學生在教授的指導下表現優異,其中電機系「智慧型控制實驗室」與「智慧自動化與機器人中心」所組成的機器人團隊,已連續多屆在FIRA世界盃機器人比賽中,獲得亮眼成績,如2017年拿下2金6銀1銅,2016年贏得4金1銀3銅的佳績,其中「中型視覺全自主足球機器人組(RoboSot)」更是連續11年蟬連冠軍;該團隊於2017國際智慧人形機器人競賽中,也獲得2金1銀2銅佳績,近來更獲得「IBM校園聯合研究(Shared University Research, SUR)」獎助,協同進行「深度強化學習」的機器人研發。至於淡江還有什麼優秀的研究團隊呢?就等著你進來慢慢發掘!

多元社團活動 促進自我成長

多元蓬勃社團活動向來是淡江的特色,透過社團的活動可養成學生積極樂觀正向的態度與多元能力。本校共有「學藝性、體育性、康樂性、服務性、聯誼性、宗教性、音樂性、學會、自治性組織」等九大屬性,106學年共計256個社團,學生們可依自己的興趣及需求參加多樣性之社團與課後活動。100學年度起設立「課外活動與團隊發展學門」,開設「社團學習與實作」、「社團經營管理」、「社團服務學習」等課程。其中「社團與學習實作」為必修課程,除了12小時入門課程外,修課同學尚須透過參與社團的課程與體驗活動,以及完成活動參與、執行等認證始能獲得學分,如此能讓同學們更完整的參與社團,並獲得更多的體驗。

社團是讓你探索自我能力、養成課後興趣,以及學習如何經營人際關係,建立團隊默契的好去處,同學們進到淡江後,可以依照各自的喜好及狀況選擇合適的社團。如何在大學生活中享受社團生活並獲得成長?德瑞克領隊社的學長姐們用他們的熱情與活力經營社團,除了獲得歸屬感,更各自有了不同的收穫。社長企管二林芳聿分享:「經營一個社團除了社團外部的成果,更是要兼顧社團內部成員事務間的平衡才能使之茁壯。」副社長企管二廖廷軒:「我體會到參與和經營社團是截然不同的感觸,兩者皆各有收穫,做為經營者而言,雖然可能比較耗神,但看見活動舉辦成功、社員玩得開心,是相當有成就與喜樂的一件事。」公關資工四黃彥鈞則以「補足自我的能力」為方向:「因為想訓練自己的口條能力,所以我選擇加入了德瑞克領隊社,於我而言,社團提供了能夠讓人充分展現與練習的舞台,而我也從中學習更純熟的溝通技巧,於課後的時間也能邊學邊玩的充實、成長自我。」他們也提醒,進到淡江後,第一週在海報街舉辦的社團博覽會,會有詳細的介紹讓你了解社團,也能讓你感受幹部們滿滿的熱情與活力,進而發現適合自己參與的社團。至於時間的調配,可以運用行事曆或是行程規劃表,輕鬆安排自己的待辦事項,除了方便掌控每件事情的進度,也能防止在社團與課業間時間運用分配不均,達到學業與社團的雙贏。

淡江 你不能錯過的選擇

大學四年,是人生最精華也最珍貴的時期,如何好好利用這段時間學習,並讓自己充分成長,在往後的路途上大步向前,對你而言是個重要的課題。淡江的好山好水能讓你身心放鬆,淡江的多元課程及豐富資源能讓你自在學習,淡江的「三環五育」可以鍛鑄你卓越的心靈,淡江的學長姐則是你未來的最大的支援!歡迎選擇淡江,我們期待與你一起創造未來的「淡江榮耀」!

NO.1063 | 更新時間:2018-04-16 | 點閱:1338 | 下載:

  • 版權所有:淡江時報社
  • 電話:02-26250584
  • 傳真:02-26214169
  • 建議使用 Chrome 瀏覽器
  • 個資相關問題請洽受理窗口,分機2040
  • 管理者:潘劭愷 / 建置單位:淡江大學資訊處
  • 更新日期:2024-03-19 13:00:28
  • 線上人數:4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