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祝66週年校慶系列活動專題報導 2018-08-14

2016淡水福爾摩莎 國際詩歌節@淡江-文化獎得主李乾朗談淡水

文化獎得主談淡水李乾朗:這裡有豐厚的歷史文化,都是屬於淡水的榮耀。

蒞臨2016淡水福爾摩莎國際詩歌節的國立台灣藝術大學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教授李乾朗,擔任開幕專題演講貴賓。致詞時他強調,「淡水有很多在地的歷史與文化,我希望能把這些故事傳唱下去,因為這些都是屬於淡水的榮耀。」以下為演講精華摘要:

首先,介紹淡水地理環境的演變,淡水是臺灣所有城市中,最早和西方文化接觸的地方。透過荷蘭人在17世紀初、最早繪製的淡水地圖,對照1945年淡水港平面圖後,我提出了一個疑問,「為何淡水經過了300年,地圖形狀沒有太大的改變、人口也沒有增加呢?」

歷經史料搜集和研究後發現,淡水河雖然運輸便捷,但大多數船隻並未停泊在港口,反而透過淡水河朝上游航行,因此人口始終未增加。此外,淡水曾與荷、西人接觸,當地還有保留城堡等生活場域遺跡,而西方人以石頭建造房子,與臺灣木造平房子不同,這也造就淡水300年來,街道融合中西風格的建築特色。

說到淡水街道的文化特色,在道路還沒開闢之前,所有的房子都是沿著山丘興建,且河邊沒有道路。正因為有中西文化合併的特質,吸引許多畫家前來創作。由這張從達觀樓﹙紅樓現址﹚遠眺淡水河口的照片,看到許多低矮平房,多為臺灣傳統建築,也是因為屋主考量風水格局,道路的盡頭多數能看到觀音山,更讓傳統房舍始終維持在一、兩層樓的高度。

在隨著時光回溯到漢人閩客移民時期,陸續在淡水興建起寺廟,最早出現的建築即是現今著名的媽祖廟福佑宮,「在福佑宮後面有兩口井,但僅有一口井水可以喝。傳說是當年閩客族群因爭鬥而分道揚鑣,客家人有一方眼睛受傷,而井水象徵眼睛,所以有其中一口井是不能喝的。」

另外,還有客家人興建的淡水鄞山寺,以及香火鼎盛的淡水清水祖師廟,「中法戰爭時,人們曾把神像請到前線坐鎮,或許是神明顯靈了,讓戰爭打贏了。清光緒皇帝為了榮譽神明,特贈一塊寫著『功資拯濟』的匾額,至今仍懸掛在廟裡。」

淡水開港通商後,來到當地的外國人越來越多,也蓋了很多住宅,而現今在路邊也能看到馬偕博士石像,即是來臺灣的傳教士。「他們通常具有冒險精神,喜歡去偏遠地區傳教,馬偕就是一個例子,他願意融入淡水社會,也娶了當地的女子做妻子。」由此可見,淡水人對西方的接受度是很高的。

近代的地景變化,不外乎是歷經日治時期及戰後建設,包括有位於淡水鼻仔頭岬頂端的水上機場塔台、淡水郵局及淡江戲院等,都還保留當年時空背景的建築特色。

NO.1011 | 更新時間:2018-10-12 | 點閱:1012 | 下載:

  • 版權所有:淡江時報與媒體中心
  • 電話:02-26250584
  • 傳真:02-26214169
  • 建議使用 Chrome 瀏覽器
  • 個資相關問題請洽受理窗口,分機2799
  • 管理者:潘劭愷 / 建置單位:淡江大學資訊處
  • 更新日期:2024-12-06 18:57:10
  • 線上人數:27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