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話題人物 2024-04-13

【校園話題人物】中文博一吳榮賜 持續學習盼透徹理解文學與藝術連結的價值

【記者楊成勤專訪】「如果沒有遇見漢寶德,沒有唸中文系,我可能只是一個佛像雕刻師傅。」在雕塑界一路走來,有著豐富人生履歷的吳榮賜,為本校中文系學、碩士校友、金鷹獎得主,憑藉著自身對於「道」的理解,將「雕」與「塑」的工夫不只呈現在表象,更將藝術精神發揮得淋漓盡致。相隔20年考回本校中文博士班榜首,將繼續鑽研博大精深的儒、道、佛教文化與文學,希望透徹理解文學與藝術連結的價值。

已75歲的吳榮賜幽默地說:「阮那先讀冊就袂曉做藝術了。」小時候學雕刻,他說,長大後聽取每一位師傅詮釋學問的不同面向,文學價值牽涉到人的思想模式,他希望作品有靈感、創作發想,50來歲才來讀大學,56歲唸碩士,努力充實自己,以當年恩師之一韓耀隆教授的「文字學」,甲骨文字的造型深深吸引著他,創作出一系列甲骨文木雕作品,在台北101展出時造成轟動。

喜歡「老莊孔孟」思想,到現在仍繼續創作的吳榮賜,認為中國傳統文化是人生真正的大道理,而藝術的流變有很多派別,最後有可能摻雜在一起,對創作家來說,悟出「真理」才能再創新局。

曾到亞洲大學與台北藝術大學執教鞭,吳榮賜深刻體悟到「創作」對他才是重要的事,到大學或高中任教,期望付出和發掘新的創作者。

其創作除了呈現宗教信仰的佛像雕刻外,也重視文學或歷史經典故事裡的人物,他認為「擎天之柱」包含3項:「道德、科學與藝術。」吳榮賜認真地說,藝術有幾百萬種的表達方式,文明價值更有其重要性,例如「抽象」源自於戰爭因素,有感於戰場上的斷垣殘壁、人事的悲歡離合,才有藝術家對「光影」的寫照,反映在我們眼前。

「工夫越高深,呈現出來的越簡單。」吳榮賜解釋,若沒有到達那個水平,呈現出來的可能是複雜的,有感於創作要由心出發、由繁入簡,才能彰顯「簡」與「易」的高深莫測,他的創作作品粗獷中帶細膩,兼具表現人物的姿態,憑藉經年累月深厚技藝,一刀一鑿果斷俐落。23歲起學習雕塑藝術,迄今已半世紀。

吳榮賜不停地在木雕領域中創新,他以「物自身」的道理,表達對於外界環境事物的細膩觀察,如今也將其建構為博士論文基礎,他自信地說:「希望將來寫出來,下一代的人一定要了解,真的是有路用、沒臭彈。」他感慨:「漢寶德、黃永松、高信疆老師,曾經和我在藝術界一起前行,如今都走入歷史了。」而朱銘、楊英風與他也曾同時叱吒藝術界,可惜兩位已作古,言下不勝唏嘘。

4個月前由中文系博士校友莊欣華執筆,為其出版新書《求真尋道:吳榮賜的木雕遊藝》,表達對藝術的見解,詮釋木雕各種技法,之前唸碩士班時出版的《刀斧歲月:吳榮賜》,則希望極力保存文化資產,將自己的藝術雕法,不藏私地公開,他曾到桃園至善高中教木雕,吳榮賜笑著說:「現在囡仔人台語聽攏無?」

曾受邀為大溪埔頂公園創作「晶」、「風調雨順」2件大型公共藝術,深受好評。「風調雨順」創作靈感起源於佛教裡四大金剛典故,吳榮賜將宗教思想轉譯為創作涵養。其生涯另一個里程碑,則是受佛光山佛陀紀念館邀請,主持「十八羅漢尊者」、「八宗祖師」大型石雕創作,大大小小共70多尊,吳榮賜說:「沒有理解佛教教義從無到有,就不會有這樣的創作。 」

吳榮賜侃侃而談「易」為作品創作的展現、「道」為內心面所呈現,「美」為不同的欣賞價值,三者相互影響、交織成繭,他最想帶給大家的觀念是,臺灣目前的藝術多與西方或日本有關,真正屬於「在地的」的少之又少,「要傳給下一代是真正的藝術與工夫,並非講一些五四三的,避免誤人子弟啦。」自己也是經歷過很多「才知影」,這趟旅程並不容易,希望每個創作者都能堅持自我價值,在「真理」的道路上前行,共同為保存文化瑰寶盡一份心力。

關鍵字 #活動報導 #話題人物 #中文系 #吳榮賜

本報導連結 #SDG4優質教育 #SDG17夥伴關係

NO.1181 A | 更新時間:2024-04-15 | 點閱:494 | 下載:

  • 版權所有:淡江時報社
  • 電話:02-26250584
  • 傳真:02-26214169
  • 建議使用 Chrome 瀏覽器
  • 個資相關問題請洽受理窗口,分機2040
  • 管理者:潘劭愷 / 建置單位:淡江大學資訊處
  • 更新日期:2024-04-29 15:36:52
  • 線上人數:9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