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報導 2000-12-25

參加2000年世界未來學年會心得報告

當我瞥見藍色叉線相交於白底的旗幟時,才驚覺到此時已踏上了芬蘭的國土,也在剎那間忘記了長途飛行的疲憊。儘管機場外是十度左右的低溫,興奮的我卻怎麼樣也感受不到它的冰冷,尤其一想起台灣炙熱的夏天,反倒想大口大口吸進如此清新沁涼的空氣。此時正值六月中旬,更是淡大同學準備期末考的衝刺階段,我雖能倖免於在此時埋頭苦讀,卻也有令人惶恐的任務在身,即是參加這次於芬蘭所舉辦的「世界未來學研討會」。面對這次能在校內選拔中意外獲選,如此得來不易的機會,自是十分珍惜。

正當世界高倡「地球村」的此刻,果然感受到原本的民族主義情節正漸漸擴展至區域性的自我定位。最強烈的衝擊,是當我在赫爾辛基國際機場辦理入境許可的時候:不同於台灣在出入境櫃檯所劃分的「本國籍」與「外國籍」,芬蘭卻將之分為「歐洲籍」和「非歐洲籍」,當然除了芬蘭之外,其它的歐盟國家盡皆如此。而站在緩慢移動的線道,看著歐洲人快速地在另一方通過入境關卡,羨慕之情油然而生。這裡的羨慕自然不是指對歐洲國籍的渴望,而是羨慕歐盟所散發出的那股凝聚力量,彷彿是歐盟國家間的特有默契。另外,只要見到遠方飄揚的芬蘭國旗,幾乎皆可看到歐盟旗幟隨之高掛,那藍底映襯著多個圍成圓形的白色星號,似乎不斷在提醒民眾謹記著自己的另一個身分。另一次當我感受到被「排擠」,是當我在芬蘭選購照相機時發現產品的保證書居然只受惠於歐洲人,讓我頓時感到些許的無奈。腦中突然閃過對〝亞洲聯盟〞創立的期待,只不過屆時所謂的「亞洲聯盟」恐怕還見不著台灣的蹤影呢!

此次國際性的未來學會議是由「世界未來學研究聯盟」與「芬蘭未來學研究中心」合辦,於芬蘭土庫(Turku)所舉行。這次的會議主題是未來學的方法論,儘管未來學所歸屬的範疇一直頗有爭議,但無疑的,此次主題的設定,倒多了些哲學層面的思維。會議為期三天,除了演講式的專題發表外,也另有小組進行式的workshops。Workshops 分為十個類別,其中包括工商、科技、環境、教育……等等,可隨參與者的個人興趣來做選擇。由於此行的帶隊老師─胡名雯老師─準備發表一份與台灣中小企業發展相關的論文,所以我們也隨著她到同一組workshop。

最初以為前來參加會議者皆為未來學方面的專家學者,後來才知道除了未來學研究者外,大家的職業背景各不相同,從這個角度看來,更能體認到未來學所能應用之寬廣度。我們的workshop主要在探討企業的決策經營,所以在座的不乏許多企業界的高層主管。在七位學者的論文發表中,談及未來學的預測方法如何幫助企業面臨決策時的難題。其中闡述了最初應用於軍事政治研究的「情節式分析」(scenarios)如何有效地運作於經營管理上,並以Shell石油公司作為分析例子,因為它不但幫助Shell渡過1970年代的石油危機,更在前瞻性的規劃上產生助益。另外也論及〝德爾菲方法〞(Delphi Method)以及Murphy's Laws的運用方式及概念,並且強調企業的領導階層所必須具備的未來觀、創造力及協調性。同時近來為人們所重視的企業環保議題,也在此多有討論。然而這些論述並非我這個僅修半學期未來學的學生所能完全理解消化的,有時更難以體會這其中發展的微妙性。

不過當輪到胡名雯老師發表的時候,倒是讓我精神一振,心中備感親切,且看著老師在台上侃侃而談台灣的中小企業發展成果及趨勢,我在台下竟不自覺地驕傲起來,因為論文中的種種數字統計,都呈現出台灣在經濟上的一大躍升與競爭力。很明顯的,中、小型企業的增加是當前經濟發展的趨勢,長久以來依賴大型企業的國家如今都需要重新調整,看到台灣在這樣的經濟趨勢之中擁有令人稱羨的成果,不但令國人感到驕傲,更可作為他國未來經濟層面上的參考。

另外,幾位學者的演說雖將焦點放在不同的主題上(其中有對二十一世紀的展望,也有純粹方法論的探討),但卻時而擁有相同的話題。印象中,「全球化」是幾乎每位學者皆會談論到的詞彙,讓我不禁對這個詞做了更進一步的思考。在我認為,當人們提到「全球化」時,往往所看到的是它的單一性。例如一個思想傳達至世界各角落,亦或是一種行為模式普及至各個國家而成為一種大眾文化。但受到全球化影響的同時,「本土化」情節與少數族群的聲音也似乎隨之高漲:以一個城市的全球化而言,它必定充滿多元的國際性色彩;人們開始易於接受外來的事物的同時,也意識到保護當地文化特色的迫切。如何讓它成為一個多民族性的鎔爐而非歧視異己的溫床?意即「讓多元文化和平共存」,就成為全球化發展的一大指標。

再者,深受馬克思主義的影響所延伸出的社會福利似是各國政府施政的重點之一,以消弭貧富嚴重不均為出發點固然非常人性,但當它開始鼓動某些極端的投機份子而導致社會失衡的情況時,而容易激起一股偏向資本主義的熱潮。台灣的社會福利制度概念尚處在幼齡階段,在未來要如何去完善地架構它,尚需學習他國經驗。

另外,對於「未來」本身,學者們也有不同的解讀:若以規避風險的角度看來,我們應善用未來學所提出的科學性預測方法;但若我們對於未來有著開創性局面的企盼,這種種的規條、法則又似乎應被打破,好任由個人的想像與創造力肆意發揮。總之,學問就是如此這般,總是有爭議性的議題難以跳脫。而憑我粗淺的功力自是難說服自己向其中的任何學派靠攏、更難在心得報告中為這次的會議下個結論。

主辦單位對此會議的巧思安排著實讓人感動。會議本身的充實度與食宿安排姑且不論,還細心地為我們準備了一間電腦室供需要者隨時收發信件,更在會議的第二天傍晚引領我們來趟傳統芬蘭浴之旅──也是個大家靠著裸裎相見彼此認識的好機會。芬蘭浴就如同我們所稱的三溫暖,只不過享受芬蘭浴的地點是個鄰近土庫的小島,湖岸皆是狀似針葉林的樹木,更蒙上了一層「天然」的面紗,倒不太像台灣所流行的三溫暖所呈現出的一股商業休閒。我們在燒炭的小木屋中將自己燒得火熱之後,赤裸裸地走過小橋,就在小橋的盡頭躍進冰冷的湖水之中,待體內那股熱氣被湖水冷卻之後再回到溫暖的小木屋中。若再使用白樺木枝在身上拍打,那就是個更道道地地的芬蘭浴了。參加會議的當地人士還體貼地為我們點了芬蘭傳統Vodka,一小杯下肚後所流竄到血液中的熱流,真是令人感到有股說不盡的舒服。緊湊的會議行程中能安排如此一段難忘的娛樂休閒,當真讓人享受到了片刻的渡假滋味,也可看到平日西裝筆挺的學者們卸下了權威性的面具之後,突然都像遊走在她國的觀光客那般輕鬆自在。

NO.456 | 更新時間:2010-09-27 | 點閱:1170 | 下載:

  • 版權所有:淡江時報社
  • 電話:02-26250584
  • 傳真:02-26214169
  • 建議使用 Chrome 瀏覽器
  • 個資相關問題請洽受理窗口,分機2040
  • 管理者:潘劭愷 / 建置單位:淡江大學資訊處
  • 更新日期:2024-04-16 16:09:41
  • 線上人數:12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