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2000-06-12

遨遊哲學、文學的天地

【記者沈秀珍專訪】他,精通德、英、法三國語文;他,遨遊在哲學、文學的天地當中;他,上課嚴謹,卻又平易近人。德文系教授狄殷豪(Reinhard Duessel)於十四年前遠自地球的那一端──德國來到了此地,遂與淡江大學結下了不解之緣。

談到淡江大學,他覺得因為一直以來都有其既定的發展目標,鼓勵教師除了教學活動之外,多從事研究的工作,能夠不斷地提昇自己,這個理念和他的想法一致,我們在遠見Young創刊號評比的師資及研究成果等項目當中勇奪第一,即可看出多年來在教學與研究上的耕耘,已受到了外界的肯定,所以他也以身為淡江大學的教師而感到光榮。

狄殷豪生長在巴伐利亞的東北方,靠近當年東德與捷克的邊境,人口大約二千人的一個西德小鎮上,1989年德國柏林圍牆倒塌時,在臺灣的他與友人聽到了這個消息,無不同感興奮,不敢相信堅固的鐵幕也有瓦解的一天,那時候和現在比較起來,很多地方都已有很大的轉變。

他回憶在還沒來到臺灣之前的求學生涯,在慕尼黑大學就讀的他,選擇的主題是現代德文、德語語言學、中世紀文學以及哲學等相關的研究內容,也曾至英國牛津大學進行博士後研究。在慕尼黑時,喜歡的是當時六、七十年代的電影,也常至博物館參觀古典或現代的繪畫。中學時常跑劇院,看那些劇碼的手稿還有現場的演出,對他後來也有很大的啟發。二十四歲左右擔任一文學學報的編輯,寫一些書評、新聞或電影評論。

談到出國旅遊的經驗,令他難忘的是造訪埃及首都開羅,在途中與一位阿拉伯學生聊了起來,那位阿拉伯學生對中東地區的國家沒有信心,認為這些國家絕對不可能達成合作的共識,沒想到過沒多久,這些石油國家就組成了石油輸出國家組織,也造成了石油危機。他印象很深刻的是:回德國後和朋友一起學了一年的阿拉伯文,不過後來卻不了了之,原本五十個人的班級,只剩下八個學生繼續奮鬥,真不愧是除了中文與俄文之外,世界公認最難學的語言之一。

狄殷豪可說是一刻不得閒,除了教書之外,就是研究與寫作,目前他正積極投入外語學院的研究中心「Center for the Study of Globalization and Cultural Difference」的工作之中,他表示這個研究中心成立的目標,在以文化的觀點來探討全球化的問題,雖著重於文化觀點,但也計畫加入其他領域的討論,如:社會、經濟、財務、政治議題等,以豐富「地球村」的研究內容。他也指出,下一個階段在使更多其他領域的研究者加入討論,從各自的專長對共通的主題作一個分析,並且與其他的學者共同分享。

他除了在德文系授課外,也指導西研所的一些專題研究。八年前在英文系楊銘塗擔任西研所所長時,他就已經舉辦了一些哲學討論會,在西研所上的課程有法蘭克福學派、黑格爾及後現代解構理論等專題,頗受學生歡迎。楊銘塗表示:「他講的內容很細,是國內沒人能開的課,例如海德格詩的語言觀,這是很少人知道的專題,我們學校就需要這種學識涵養深厚的人,像現在的核心課程也有這樣的師資。」

英文系的陳吉斯是狄殷豪的指導學生,他說:「受教於老師最大的收穫,在學習以哲學的方式來思考,對研究文學的幫助很大。德國哲學的體系注重嚴謹、有脈絡,而他的思路清晰,在討論時會引導學生,仔細地、一步一步地清楚論述。」「老師也教我們一些讀書方法,不是死命地猛記就好,如果是理論的書,最難理解的看了五遍也會懂。第一次可以快翻,第二次慢慢讀再加上簡單的筆記,接著再讀幾次,最後可以倒著讀,從結果看回證據,再回顧前題,這樣可以幫助自己去思考,避免單純地接受知識。」

他預計在暑假要完成一本融合哲學、文學、文化理論的書,討論有關「Self and Finitude, Change, Harmony」等議題,作為研究中心這幾年研討講題的一個小結。平常他若不是在家裡工作,就是在驚聲十二樓的研究室,有時深夜十二時後還留在研究室內做研究工作,忙得沒時間有個人嗜好或覺得無聊。若您下次夜間經過驚聲大樓,不妨抬頭望向大樓頂端,若發現一間研究室仍然亮著燈光,請在心裡默默地向他打聲招呼。

NO.439 | 更新時間:2010-09-27 | 點閱:1287 | 下載:

  • 版權所有:淡江時報社
  • 電話:02-26250584
  • 傳真:02-26214169
  • 建議使用 Chrome 瀏覽器
  • 個資相關問題請洽受理窗口,分機2040
  • 管理者:潘劭愷 / 建置單位:淡江大學資訊處
  • 更新日期:2024-04-23 15:19:38
  • 線上人數:1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