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報導 2000-03-13

座談音樂,思考人生

會後由動物園舉辦「土地、音樂、生活」座談會,邀請到本校德文系教授,也是七十年代民歌運動重要人物之一的梁景峰老師、歌手,同時也是唱片製作人的陳明章;台語歌曲創作家,也是中文系校友王昭華、唱片製作人鍾適芳、影像工作者,同時也是音樂研究工作者張釗維,一起參與。

寫過不少樂評的梁老師認為以交工樂隊這樣詞、曲與聲音的配合度,以及對於樂器的操作能力上,其發展的潛力,是足以推廣到世界音樂的境界,但必須保持著對於客觀事實的消化能力、音樂處理及演出方向的持久堅持;好音樂必須有好的開放心理,往不同方向變化發展,並超越目前的議題。「大多數的流行音樂未表現出台灣海島所謂海闊天空的感覺,無論在文字或是音樂上,在唱腔上,悲情的聲音總是超過詞、曲上的悲情,用另一種方式來抗拒詞、曲中的悲情,才能真正抗拒悲情。」另外梁老師還指出,好的創作者必須發展幽默感,不一定要將整個世界披在身上,像搖滾樂團批頭四,能夠自我嘲弄的幽默,但背後的真實卻是相當無可奈何的。

「幽默感,其實是很不容易的。」張昭華如是說道,當這樣沉重的議題,如同結套般沒解開,無法往前,不斷地回到原來的結套上,如此輪迴著。因為是旁觀者,所以曲子可以幽默,因為並非身為美濃原鄉人,在鄉土距離和感受的境界上,沉重與否是無法比擬的。而作曲議題的開闊,創作人創作多是取自生活中,聽一段音樂,可看出他身後的生活、具備的天份、生活態度等不同的面向。

陳明章則海氣的說著,一次就買了十幾張「我等就來唱山歌」CD,分送給親朋好友,為客家音樂十幾年來做得最成熟的,寫出了生命中的感情及對於自身土地的熱愛。「音樂是一種surprise;也是一種想法。」或許,即使原本從不知道美濃有「反水庫議題」的你,在偶一傾聽下,也會莫名的感動。

張釗維是抱著「朝聖」的心情來聽演唱會,為什麼?當三十年前本土民歌音樂在這個地方產生,對這些人的生命有了非常深刻的刻劃,堅持與蘊釀。坐著火車從台東到台北,看著窗外的景致從鄉間、田野,到北部愈商業化的景色,進入一個全不同的網路、電腦或電子商務世界,是有著如此大的差異。相較於二、三十年前,很多現代年輕人被賦予實踐夢想的可能性,DCT(dreams come true)的過程是相當快速的。

「以前的年輕人能夠實踐夢想的速度,是比蝸牛還慢的;無論是解嚴前、後,原住民及漢人對於台灣現代化的發展,使當時台灣進入現代化,對於當時創作者的肯定,社會地位的認定;都是現在所無法比擬的。」他希望這樣的文化藝術生產過程不要被「異化」,也許二○○○現代台灣人,總是更容易接觸到外來、進口、世界性的音樂及文化,「真正的鄉土又何在?和所謂本土音樂及文化間和這些外來到底有什麼樣的矛盾?」張釗維藉這樣的一席話帶出了許多有趣的思考。

NO.427 | 更新時間:2010-09-27 | 點閱:1139 | 下載:

  • 版權所有:淡江時報社
  • 電話:02-26250584
  • 傳真:02-26214169
  • 建議使用 Chrome 瀏覽器
  • 個資相關問題請洽受理窗口,分機2040
  • 管理者:潘劭愷 / 建置單位:淡江大學資訊處
  • 更新日期:2024-04-25 19:16:22
  • 線上人數:5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