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專載 2004-10-04

《社論》強化師生倫理,建構和諧校園

教學是大學最重要的任務,而教學活動的主體是老師和學生,所以師生的和諧是大學辦學成敗與否的重要關鍵。只是,隨著時代風氣的推移,人與人之間關係的疏離也表現在校園部分師生關係上。尤其教育商品化之後,部分偏差的觀念使得校園淪為販賣常識的職場。部分教師只負責課堂上的講解以賺取鐘點費,部分學生也以消費者花錢當老大的心態面對知識。雖然各取所需卻使得校園倫理遭到嚴重扭曲,隱然成為另一種形式的補習化教學。因此,重新省思校園師生關係,及其衍生而來的應對倫理並付諸實踐,將是在現今大學紛立的高等教育環境裡,樹立校園文化傳統、建構和諧校園環境、強化辦學績效的重要議題。

我們非常樂於見到學生事務處在今年的工作計畫中,將十月份的宣導重點放在師生倫理的議題上,並有一連串的重點推展工作。對於執事者的思考與用心也都表達感佩之意。因此,我們願意在深化師生關係的思考下,提出以下幾點看法:

第一,因為時代觀念的更迭,我們必須體認老師不再是權威的來源,尤其在知識文明之下,老師也應當更謙卑的扮演傳道、授業、解惑的角色。應知道:教育的目的不在於突顯老師自己的偉大與權威,而是要看到學生茁壯成長,並活在理想的生活型態下。所以,要讓學生敬重老師就必須付出更多的愛心與耐心,使學生得到充分的養分,而不是一味的以先知的態度指導學生的一切。

第二,學生應該以更恭敬的心面對老師的教導。由於大學的浮濫擴張,使得有些大學生已不太珍惜求學的機會,認為只要有錢就能要到文憑,更何須尊重既無權位名利,又無腰纏萬貫的老師,也因此使得師生關係更加疏離。曾幾何時,上課先幫老師擦黑板、見面噓寒問暖等基本禮儀,也都成為少數學生才會做的特殊行為。試問:面對傲慢、無禮,凡是以自我為中心的學生,老師如何能用更多的心思教授其高深的知識。我們也絕對相信面對謙恭有禮的學生,教師們也都樂於傾囊相授。

第三,雖然說師生親密關係的建立需要靠兩造發自內心的作為,但學校也可以藉由某些外在的行為規範,讓師生習慣於某些基本禮儀行為,進而強化互動,建立深厚的情感基礎。學務處對該工作的推動,既不是形式化的公式業務,也非了無新意的無趣事項。相反地,是積極扮演橋樑角色的進取行為,全校師生都應該支持。

師生關係可以是父子關係,也可以是朋友關係,但必須是真誠的互動、無私的付出,才會有其牢不可破的倫理價值。我們非常希望在花園化的美麗校園裡,時時可以看到老師和同學們密切又有意義的互動,那淡江大學又將更往前邁進,成為多數人理想的高等教育學府。

NO.583 | 更新時間:2010-09-27 | 點閱:1321 | 下載:

  • 版權所有:淡江時報社
  • 電話:02-26250584
  • 傳真:02-26214169
  • 建議使用 Chrome 瀏覽器
  • 個資相關問題請洽受理窗口,分機2040
  • 管理者:潘劭愷 / 建置單位:淡江大學資訊處
  • 更新日期:2024-04-18 13:34:22
  • 線上人數:4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