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報導 2006-02-20

94學年度教學與行政革新研討會學術副校長馮朝剛分組結論報告

編者按:94學年度教學與行政革新研討會於94年12月2日在淡水校園舉行,上午於會中提出四個專題報告,分別為高教中心副研究員侯永琪的「世界之最—哈佛大學」、教育學院院長陳伯璋的「大學永續發展與淡江第四波」、商學院院長胡宜仁的「扁平世界縱橫觀」、國際研究學院院長戴萬欽的「淡大發展之再定位—世界歷史進程之啟示與文化全球化之機遇」。下午針對這四個主題分成二組討論,由學術副校長馮朝剛、行政副校長高柏園各主持一組,並在綜合座談中將二組討論結果提出報告,本報特別節錄精華,期使全校師生明暸本校求新求變的決心,共同面對新環境的挑戰。

創辦人、校長、高副校長,大家好。針對早上專題報告做出簡要的討論報告,本組共有21個人參與。第1個主題為「世界之最--哈佛大學」,我曾到過哈佛2次,第1次是在獲得博士學位前,第2次則是去年11月期中考時,感覺非常不一樣,哈佛果真是世界名校。第2個主題為「大學永續發展與淡江第四波」,教育學院院長陳伯璋談到如何加強地域學術,他認為淡江現在的規模,在學術上首要加強兩岸四地(大陸、香港、澳門、本校)的合作,研究華人相關教育問題,而華文教育也可以推廣至東北亞、東南亞,再推至其他地區。

理學院院長錢凡之指出,哈佛大學統計教授平均有8篇論文發表,本校平均是0.6篇,教育部今年要各校提報頂尖研究中心的基本要求是0.8篇,錢院長提出是否能加強研究基本的獎勵,如:理工方面,成立學術寶塔,第一層先求量,然後再逐漸增加質,直到七層寶塔;人文方面也應有相同的獎勵措施。

外語學院院長宋美 表示,今年55週年校慶時,美國Dillard University校長Prof. Hughes來訪時特別提到,與社區結合對於大學永續發展的重要,希望今後本校也能加強社區的意識,結合工讀生或有意願的老師,內容涵括語言、資訊的教學,以及社區景觀的營造與美化,達到服務社區的目的。另外高教中心主任楊瑩提出,以往在教學行政革新研討會上,討論許多第二曲線的相關題目,今天創辦人提出不連續的時代,那麼各單位以前所提出的第二曲線規劃,是否要作修改或提出突破創新的新規劃?讓大家來思考有無調整改變的必要。

國際研究學院院長戴萬欽提出,學校是否可考慮容許設立「虛」的、一人研究中心,例如:韓國、非洲、澳洲、印度及加拿大中心等,有這些「虛」的中心能整合校內跨院系的同仁和同學,幫助他們對外爭取資源,學校雖不提供資源,但仍須加以督導與補助。對此,教育學院院長陳伯璋表示,發展周邊組織,最好是跨系所來重新評估研究中心,將鬆散、功能不佳的研究中心予以整併或整合,並擇優(如歐盟中心)給予較多資源與期許。因為增設研究中心很容易,但是裁撤單位很難。

對於原有的研究中心,學校應鼓勵開創新局或改名,例如:「課程與教學研究中心」可改為「華人地區課程與教學研究中心」,伸向另一新舞台。此時學校要有整合能力、重點突破,建議利用LAB、工作室的方式取代設置新的研究中心,等到該項專案計畫、工作室有了特色,再提升為研究中心。

如何兼顧社會職責與市場機伶,教政所所長蓋浙生表示,大學主要功能即肩負社會職責,如:人才的培育、文化的傳承等,此一功能可從market 1(正規教育)及market 2(在職教育)下進行,核心課程、全人教育仍須加強。前者本校雖已恪盡其責,但是市場機伶(market smart)在全球化趨勢下亦無法避免,涉及到學校的財務結構及競爭力。可以從market3(65歲以上的老人教育)及market4(遠距教學)方面再努力(例如:美國鳳凰城大學),以因應社會與市場需求。他認為未來的市場需求要加強終身學習、遠距教學,及政治、經濟、文化能整合成大型的研究中心。

創業發展學院院長李培齊提出,目前學校的發展瓶頸在於教育部、國科會等外部環境的限制,例如:SSCI等有關「I」的評比,是會有盲點的,我們要走出自己的路,如何在既有限制下,能兼顧到淡江大學領導未來的願景,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

如果一個系所沒有優勢是否有新的前景?我認為弱者沒有悲觀的權利,要想辦法轉弱為強,創新突破;我常鼓勵工學院同仁們,資源有限但腦力無窮。同時我也希望弱勢單位要做個與眾不同的單位,不是標新立異、耍小聰明,而是要用智慧。

第3個討論的主題為「扁平世界縱橫觀」,地球是圓的是不可否認的事實,「扁平」是因為現在網路資訊的發達,外語學院院長宋美華提出,世界是扁平或是尖的,是很弔詭的,現在有很多超級文化霸權,例如英文。

遠見雜誌報導英文授課的學校有元智、銘傳,卻沒有淡江,這代表我們起步慢了!去年提出英文授課還遭人反對,但別人早就推動了;另外國際觀方面,教師出國沒有限制,只要有國科會、國家補助等國際會議,都會鼓勵老師出國參加,但要衡量回來之後對於授課的影響,回來當然要補課,因為這是老師的責任,學生的權益。教政所教授吳明清提出,要更重視學生實際學習的狀況,我特別強調老師是以教學為最重要,站在講台上做一個老師就該以身作則。吳清山教授是哈佛大學教育學院畢業的,在那裡看到教授們的學術氣質、風度和專業,讓他感到enjoy learning!我也希望本校同學上老師的課能enjoy learning,這樣的話不用靠拿教育部的補助,本校就是教學卓越、永續經營。東南亞所所長高崇雲提到,希望學校能多設置研究中心,加強週邊組織,成立建教合作中心以及企業合作。

第4個主題為「淡大發展之再定位」,教政所所長蓋浙生希望,本校能夠提供姊妹校院系所相關資料,國交處剛編完姊妹校相關資料會提供給院系所,讓大家對姊妹校有更進一步的了解。

歐研所所長鄒忠科提到要強化系所領導,也要強化週邊組織的效能,希望多延聘學者專家,提高本校知名度,或者是將本校學術刊物,向國外各學校推廣。最近歐研所舉辦歐盟相關研討會,之前也邀請了奧地利前副總理來訪問,回國之後將來淡江的經驗與國內分享,這就是一種很好的交流。英文系主任黃月貴提出,如何提升本校學生英文能力是一項重要課題,英文系成立英文閱讀網站「News of the week」,希望同學可上網瀏覽,而各院系所的學生也應當提升英文,加強國際觀。加強英文能力方面,聯合報每週一有英文報,淡江時報社長馬雨沛提出,淡江時報這學期在三版已增加全民英檢的專欄,電子報有中、英文兩版,各位有興趣可參考。師培中心主任李麗君也提出學生應增加英文競爭力,多鼓勵學生參加全民英檢的考試。教務長葛煥昭提出,教育部要求本校提報通過全民英檢中高級學生人數資料,本校通過率是12%,希望可增加到20%;另外,希望教職員能夠提升英文能力,否則國外打電話來,語言上會造成困擾。同時也提到永續發展,未來招生是嚴重的問題,少子化現象本校會遇到,早日未雨綢繆。系所要自己努力,弱勢的系所沒有悲觀的權利,否則會面臨退場機制。

最後一點,英文系主任黃月貴提出教育部全民英檢的要求不一定很合理,但真正還是要提升學生有良好的英文閱讀習慣,要用功才能有競爭力。我常告訴同學英文要唸出來,就如數學是用算的,常在課堂上抽學生起來唸英文,而學生培養閱讀習慣是很重要的,系所要增加學生學習英語的機會。謝謝各位。

NO.633 | 更新時間:2010-09-27 | 點閱:1473 | 下載:

  • 版權所有:淡江時報與媒體中心
  • 電話:02-26250584
  • 傳真:02-26214169
  • 建議使用 Chrome 瀏覽器
  • 個資相關問題請洽受理窗口,分機2799
  • 管理者:潘劭愷 / 建置單位:淡江大學資訊處
  • 更新日期:2025-01-03 09:11:03
  • 線上人數:9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