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報導 2006-10-23

社會經濟未來 3天精論

I. Tigers and Dragons and the Effect on the Eagle in the Future

演講者:Marvin Cetron, founder and president of Forecasting International

tigers指的是印度,dragons是中國, Marvin Cetron以金磚四國(巴西、俄羅斯、印度和中國)為背景,強調印度和中國未來對全球的影響,預測中國和印度的強盛經濟將會取代美國的地位,引領全球的經濟發展與潮流,但也指出中國的集權主義、貧富不均、貪污、環境汙染以及印度的政治紛擾將有可能阻撓它們實現稱霸全球的美夢。

與會的同學裴于雯提出反思,從過去的亞洲四小龍,到今日金磚四國,不難發現大家都在尋找下一個投資標的。然而,在一片投資熱潮的聲浪當中,我們是否該提出理性的質疑;而不是盲目地追隨所謂的趨勢或潮流?

II. Codes of Culture, Global Maps, and Human Emergence: Meshing Science, Consciousness, and Common Sense

演講者:Don E. Beck, founder of Center for Human Emergence

主講者Don E. Beck將八種影響社會文化的因素加以符碼化,而每一種符碼也都各有其代表的顏色;Beck解釋其為文化的DNA,也就是所謂的”meme”(忞因)。這是由human emergence中心所發展出的一套技術,進一步運用方法及軟體來分析事物的發展過程,找出核心價值及變動的因素的過程,正如同未來學中的趨勢預測方法一樣。

裴于雯回憶說,這個場次最令她感到震撼,因為Beck藉由科學的方法進而闡述社會文化,而透過忞因的演進過程,便可以了解到在不同的時空背景之下,其文化符碼所代表的意義及其消長關係。會議當中有許多人提出質疑,科學是否可以完整地呈現出社會文化的面向。她說:「姑且不論這樣的觀點是否能讓大家接受,但透過Beck本身是從事科學研究的背景,讓我們發現其他領域的學者如何看待社會變遷的進展,我想也是一種新的刺激與嘗試。」

III. Redesigning Democracy: Alternatives for the Future

演講者:Mika Mannermaa, president of Futures Studies、Pentti Sydaenmaanlakka, founder of Pertec Consulting Oy、Linda Groff, Director of Global Options Consulting、Walter Anderson, President World A-cademy of art and science以及本校未來所助理教授紀舜傑。

與會的講者分別提出在全球化的影響下,未來促進世界和平的幾項重點:

(1) 跨國的非營利組織(INGO),必須要橫跨國家的界線,以宏觀的眼界,整合全球的資源、醫療、經濟、科技,讓每個人可以公平地獲得所需。

(2) 911事件考驗民主體制,聯合國已失去它的作用,這個世界沒有一個有效的法律去管制美國、中國或是其他使用武力戰爭的中東國家。而石油的資源分配也將會引起另一波戰爭,而將重新排列全球的權力次序。

(3) 人類應該培養理性的態度,對於世界的和平應該付出多一點的關心和包容。

紀舜傑老師透過兩岸關係,闡述了台灣人的政治立場;藉由講解台灣文化和歷史脈絡,讓外國人更加了解兩岸之間政治問題的癥結,以及台灣目前的處境。邱湘媛得意地表示:「即使現在兩岸的關係敏感,我們還是擁有五千年歷史的薰陶,我很自豪的說我是中國人。」

IV. Top 20 Trends: Transforming the Lives of the World’s Consumers

演講者:Tom Conger, futurist and founder of Social Technologies, Washington D.C.

講者以人口、消費、科技、價值為切入點,提出可能會影響這個世界的多項趨勢,包括老化、家庭結構的改變、人口成長、流動性的提升、都市化、女權上漲等現象。這些趨勢除了可以提供新興的商機以外,也隱含未來20年的重要發展與影響。Conger強調了市場的重要性,期望大家了解社會、科技、經濟、環境與政治的變化之後,進而洞燭先機開發新的市場。

林欣潔發現討論後的結果會依照每個與會者的背景、年齡、國家而有不同的選擇,以日本人而言,可能認為人口老化影響日本最大,而對於台灣而言,已慢慢的進入移民國家,外籍新娘、外籍勞工將會是台灣要正視的問題,人口的移動可能會讓台灣的家庭、經濟產生轉變。

NO.657 | 更新時間:2010-09-27 | 點閱:1195 | 下載:

  • 版權所有:淡江時報社
  • 電話:02-26250584
  • 傳真:02-26214169
  • 建議使用 Chrome 瀏覽器
  • 個資相關問題請洽受理窗口,分機2040
  • 管理者:潘劭愷 / 建置單位:淡江大學資訊處
  • 更新日期:2024-03-29 08:19:20
  • 線上人數:3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