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寶旭大傳系校友澤東電影有限公司台灣辦公室總經理
從媒體上的報導、校內提供的完善設備,都能明顯感受淡江用心辦學,老師們亦十分重視與業界的連結,每當進行課程設計時,也會和業界的學長姐討論是否合時宜,此舉令人感動。學弟妹們,學校就是Buffet,有各式各樣美味的知識佳餚擺在眼前,重要的是你得主動「嚐」,才能獲得專業和獨特性,成為某一領域的專才,而非什麼都只會一點的庸才。
回想起當年傳播界蓬勃發展,令我心生嚮往,原就讀淡江日文系的我便轉系進入大傳。從小就很喜歡看電視節目和電影,上大學後,每週至少花二至三天前往台北的電影資料館。那個年代沒有捷運,從淡水出發總要花上好幾個小時,但能看到有別於主流電影的藝術片和歐洲片,數小時的交通往返也都值得了,因為我認為,感到興趣就該全心投入,變成專家。
大二時加入淡江電視台的助理組,記得指導我們的趙雅麗老師與關尚仁老師總是充滿熱情,傳授電視與廣播的專業毫無保留。淡江電視台重視實務面的操作,所以影棚的訓練十分紮實。畢業後雖先擔任中國時報記者,我卻深深體會傳播本是相通,無論電視、報紙、廣播等形式,穩固基本功夫就能融會貫通。
但進入職場多年後,深感某些領域的知識不足,譬如財務、管理、法律等方面。所以除了精於本科系的課程外,其他學院的通識課程也應多多涉獵,特別是大量的閱讀,由於技術和實務日新月異,而文化涵養是各類技能背後的最大後盾,因此我認為,無論同學就讀哪個科系,都要持續不斷地接受藝術與文化的薰陶,這將會影響你一輩子。
我所見過的好導演,皆從最基本的工作做起,循序漸進累積實力。藉此機會建議學弟妹們,大一時需敞開心胸,感受全新的視野,嘗試全新的事物;大二就開始尋找自己想要的未來是什麼,試著思考希望十年後是在哪裡工作。一旦你有了目標,大三、大四就朝著確立的方向邁進,並積極準備相關作品;若有實習機會也盡力爭取,練習不輟。務必想盡辦法讓每件事情做到最極致,嚴格要求自己,杜絕得過且過的心態,不讓自己輕易過關。(文�林芳如整理、攝影�劉瀚之)
NO.757
| 更新時間:2010-09-27
| 點閱:1808
|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