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黃怡玲專訪】人生當中有多少個1.2億?我們願意捐出多少財產回饋社會?畢生都在投資理財的管理科學研究所校友徐航健,今年5月將投資所得1.2億挹助淡水校園國際會議中心興建計畫。簽約儀式中管科系主任帶領管科所學生出席,會中學弟妹無不引頸仰望學長風範。張校長讚揚徐航健不僅孝敬尊長、關懷行善,也是公民實踐的最具體表現。
徐航健鉅額回饋母校的美談,引起平面、電子、財經等多家媒體採訪,他不吝於分享理財秘法。身價數億的中實戶,源自於規律生活、持續探究市場變化,這更是他熱情之所在。71歲的徐航健說:「我每天都看工商時報、經濟日報、中國時報,然後7點到元大看盤,直到股市收盤。」閱覽報章雜誌,掌握整體經濟及產業的動態脈絡,連在接受採訪時,也盯著股價紅綠指數,不時拿筆勤做筆記。
出身於軍人家庭的徐航健沒有富裕家境,「我的第一雙皮鞋還是高中時期,媽媽在地攤買的」,徐航健記憶猶新,但人窮志不窮!也不因窮困而喪志,「我從不認為自己很窮、會賺不到錢!」徐航健用知識賺進財富,只因擁有不平凡的人生態度。
「因為家窮,『賺錢』成了我兒時最大的夢想,也是我努力的動力。」因為希望改善家境,童年時的徐航健天真地想著:「如果賺到500萬,就可以藉著利息,錢滾錢!」投資理財的觀念從小根植於心,家庭背景也為徐航健上了一課。大學時期他開始自學投資法,就讀管科所時,他專心於系統及財務分析學習,將管理科技與理論運用在股市分析上,開始了投資股票的人生。
徐航健提及投資路深受《帕金森法則:管理課上教不到的人性工作學》啟發,「這是到現在影響我最深的一本書,我的成功,都因著這本書。」徐航健眼睛發亮地提到,這本書是從組織的核心是從人出發,剖析人性的弱點如何影響自己在組織內的命運、左右組織的存亡。將帕金森法則運用在投資上,徐航健認為,在看企業財務報表的同時,更需重視人格特質:「老闆人品很重要,投資其實是在選好公司,且好的老闆會讓公司成長,造就一支長紅股票。」因此,他投資公司的負責人都擁有極好的經營品德。
另外,「投資理財最重要的是存錢!有了多餘的錢,才能投資。」徐航健強調,致富的要點就是「省錢」,並進一步說明,任何成功的投資都不是一蹴可幾,「我開始買股票時也虧很多,後來才賺回來的!而存錢的好處是失敗了有勇氣再重來!」
談到為什麼選擇投資股票,徐航健笑著說,「我一直相信股票最能賺錢!」他從民國65年開始投資人生的第一檔股票,「一開始因為不懂股票,整整賠掉兩棟房子。後來去補習,自己研究、作筆記,還是虧本,最後才了解投資股票沒有真正的程式。」幾次慘賠後,徐航健悟出道理,每天勤於記錄買賣股票的進出狀況,並定時檢討錯誤,「在筆記中發現,同樣的錯誤自己竟犯了4次。」想起失敗經驗,徐航健依然氣憤。慢慢地,他從錯誤中學習「對」的方法,「當你發現犯錯減少時,就是開始賺錢的時候了!」笑容裡盡是倒吃甘蔗的甘甜。
徐航健樂於分享理性分析與經驗累積的投資心得,因為了解自己性格,知道弱點和強項,「所以我不跟林書豪打籃球!因為這樣我一定輸嘛!」用詼諧的比喻帶出避強擇弱的股票哲理。他專挑成交量小,卻又具有潛力的冷門黃金股,「因不容易賣出,所以可以避開大買賣型的投資商,又可以跟散商競爭。就跟挖金礦一樣,越多人挖的熱門股,賺到的錢就越少。」不汲汲營營地追求熱門股,強調持股關鍵在長線操作,「只賺公司成長的錢。」
若投資失利,「那就砍掉,認賠,然後重新來過。」這位投資達人更深層表達,人生也一樣,不要害怕犯錯及認輸,重來就好。徐航健將從股市中悟出的道理,實踐在人生,「贏的比例大於輸,就是贏,失敗沒關係,重點在有沒有進步。」徐航健贏在管理層面的學識及精闢分析,同時保持心理的平和寧靜,堅信信念,這就是他成功的要素。
徐航健以已故父親徐守謙先生之名,為國際會議中心命名,他感傷地說:「以前家裡很窮,父親一生都很辛苦,到了家中兄弟姊妹賺到錢時,父親已過世了,所以我想以回饋母校的方式紀念父親。」在感念父親的同時,期望以實際捐款行動,喚起年輕人對理財規劃的重視。他表示:「希望此舉能拋磚引玉,讓淡江校友共襄盛舉,為學弟妹打造更優質的環境!」在功成名就的同時,不忘回饋母校,顯現出他飲水思源的謙遜態度。
談到給社會新鮮人的職場建議,他強調冷靜、理性,並懇切地說:「在社會上會經常遇到不合理的事情,必須回頭抽絲剝繭分析,要以理服人。」也勉勵學弟妹,「投資理財非常重要!」並呼籲省錢、存錢,長期投資,才能為人生帶來財富。(攝影/劉代揚)